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十三讲 广至德章

孝经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5:38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君子之教以孝:君子,由下文看,此处君子指天子。教以孝,以孝行教,指用孝道去教化民众,非家至而日见之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非,不是。家至,到家,即一家一户都亲自拜访。日见之,每天都见他,即每天都当面指教为人子者如何行孝。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所以,表示原因。教育天下人尊敬为人父者的方法,除了前章说,天子要尊敬自己的父母以作出表率外,另一种方法就是敬老。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汉书·高帝纪》:“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教以臣:臣,此处指作为臣下的品德和行为要求,即忠诚与敬仰。教以臣,指天子以如何作臣的道理教化臣下,其具体方法是在祭天和祭祖时作出为臣的榜样,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诗: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泂酌》。据说,此诗是西周时召康公为了戒勉周康王所作云:‘恺悌恺悌:和善安详、平易近人的样子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孰,谁、何。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指顺应万民都有的孝敬父母的本心?”

《孝经》第13章:广至德。这一章,紧接上章“所敬者寡,而悦者众”,进一步说明第一章提出的“至德”的意义,以及实行的途径。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意思是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唐玄宗作注说:“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这里的“内”字,指朝廷之内。“外”字,指普天下的城郊、乡村、街巷。“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是说,孝悌之道一旦发之于朝廷,孝的观念、行为和风俗就能够流行于普天下城郊、乡村、街巷的广大百姓之中,体现在成效上就是“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意思是说,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行悌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行臣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都能受到尊敬。因此,圣人君子教人行孝,“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靠的是自己以身示范,率先行孝。
孔子在阐述了至德的实现途径、意义及成效之后,引用《诗经·大雅·泂jiǒng酌》中的诗句说:“恺kǎi悌君子,民之父母。”这里的“恺”字,指快乐,和乐。“悌”字,指平易。诗的大意是,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引在这里意在说明,君王以乐易之道顺民心而行教化,所以能成为天下苍生的父母。接着,孔子用一句高度赞美的话结束全文:“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意思是说,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如此伟大呢!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