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事君章
孝經賞析作者:賈陸英發佈:賈陸英
2020-11-16 15:39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君子之事上也:君子,指有德行者。事,侍奉。上,此處指君主,進思盡忠進思盡忠:進,指在朝廷為官。思,考慮。盡忠,竭盡對國家的忠誠,退思補過退思補過:退,退職閒居家中。補過,彌補國君與國家大事中的不當之處,將順其美將順其美:將,奉行、秉承。順,順從。有使動的意思,不僅自己順從,還要使天下人順從。美,善,匡救其惡匡救其惡:匡,糾正、扶正。救,補救、彌補、制止。故上下能相親也故上下能相親也:上,國君。下,臣僚。詩詩:下文引自【詩經·小雅·魚藻之什】云:「心乎愛矣,遐遐:遠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析【孝經】第17章:事君。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上一章闡述明王之德、應感之美,天下從化,無思不服。這正是天下有道的局面,君子入朝事君恰逢其時。故而這一章以『事君』命名,放在【感應】之後,闡述事君之道。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事上』的『上』,指君王。『事上』,就是侍奉君王。『進』,指上朝進見。『退』,指退朝在家。『將』,指將要,就要。『匡救』的『匡』字,指糾正。『救』字,指終止。『匡救』,就是糾正而使之終止。『上下能相親』,亦如孔子所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同心同德,故而能相互親敬。
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品德高尚的讀書人出來做官,侍奉君王,上朝進見的時候,就想着如何竭盡忠心為國家效力;退朝在家的時候,就想着如何糾正而終止君王的過失。對君王的美德,要順應發揚;對君王的錯誤,要匡正補救。這樣,君臣上下才能夠相互親敬。
接着,孔子引用【詩經·小雅·隰桑】中的詩句說,【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遐不謂矣』的『遐』字,指遠。『遐不謂矣』就是說,忠臣事君,雖然有時會遠離,不在君王左右,但是,其愛君之心並不為遠。詩的大意是,『心中充溢着愛敬的情懷,無論多麼遙遠,這片真誠的愛心永久藏在心中,從不會有忘記的那一天。』
作者引用此詩作為結束語,義在強調臣子忠心事君的必要性。只要真誠的愛心永久藏在心中,那麼,無論在多麼遙遠的地方,都不會有一天忘記對君王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