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4 22:51
公曰:“何谓圣人.”孔子曰:“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延章曰:德不违天地之德.吴曰:其德可配天地也..变通无方吴曰:随时变通.不执滞也.穷万事之终始吴曰:穷万物之本末.协庶品之自然吴曰:合众物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其性延章曰:率性之谓道.明并日月延章曰:其明哲照人可并比日月之光.化行若神吴曰:神化行于天下.如神不可测.下民不知其德延章曰:民见不能深广.故不识圣人之德.吴曰:民囿于德化之中.不知其有德也.睹者不识其邻延章曰:以近之而凡视.王曰:邻.以喻界畔也.此谓圣人也.”
白话译文
哀公又问:“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圣人呢?”
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他们的品德符合天地之道,变通自如,能探究万事万物的终始,使万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依照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来成就它们。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灵。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公曰:“善哉吴曰:公叹曰.善哉.夫子之言非凡可比.非子之贤.则寡人不得闻此言也.虽然.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延章曰:悯也.未尝知忧.未尝劳.未尝知惧.未尝知危.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教.若何.”孔子对曰:“如君之言.已知之矣.丘亦无所闻焉王曰:君如此言.已为知之.故无所复言.谦以诱进哀公矣.”
白话译文
哀公说:“好啊!不是先生贤明,我就听不到这些言论了。虽然如此,但我从小生在深宫之内,由妇人抚养长大,不知道悲哀,不知道忧愁,不知道劳苦,不知道惧怕,不知道危险,恐不足以实行五仪之教。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从您的话中可以听出,您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我也就没什么可对您说的了。”
公曰:“非吾子.寡人无以启其心.吾子言也.”孔子曰:“君子入庙.如右吴曰:君入太庙.从右而入.⊙君入庙,如右:君:指国君。如右:《荀子·哀公》作“而右”,指从右边走。古人以右为尊.登自阼阶吴曰:由东阶而升.仰视榱桷吴曰:举目视梁.俯察机筵吴曰:下视祖宗神位.⊙机筵,流行本作“机筵”:筵席。也作“几筵”.其器皆存吴曰:祭器皆在.而不睹其人吴曰:不见祖宗之主.君以此思哀.则哀可知矣.昧爽夙兴吴曰:未明时起.王曰:爽.明也.昧.明始明也.夙.早.兴.起.正其衣冠吴曰:整理其衣服冠.平旦视朝吴曰:平明时临朝.⊙平旦:清晨.虑其危难吴曰:思其危亡之患.一物失理.乱亡之端吴曰:有一物不待其道.则乱之自此始.君以此思忧.则忧可知矣.日出听政.至于中冥王曰:中.日中.冥.映中.吴曰:日出聴事于殿庭至晚也.诸侯子孙.往来如宾吴曰:诸侯子孙来朝如客.行礼揖让.慎其威仪吴曰:以礼相逊.正其威仪.君以此思劳.则劳亦可知矣.缅然长思延章曰:深思貌。⊙缅然:悠思貌.出于四门吴曰:出国四门之外.周章远望.亡国之墟.必将有数焉王曰:言亡国故墟.非但一.吴曰:观亡国定域.必有定数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夫君者.舟也延章曰:君犹舟.庶人者.水也延章曰:民犹水.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君既明此五者延章曰:哀忧劳惧危.又留意于五仪之事吴曰:又略留心五仪之事理.则政治何有失矣.”
白话译文
哀公说:“要不是您,我的心智就得不到启发。您还是再说说吧!”
孔子说:“您到庙中行祭祀之礼,从右边台阶走上去,抬头看到屋椽,低头看到筵席,亲人使用的器物都在,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您因此感到哀伤,这样就知道哀伤是什么了。天还没亮就起床,衣帽穿戴整齐,清晨到朝堂听政,考虑国家是否会有危难。一件事处理不当,往往会成为国家混乱灭亡的开端。国君以此来忧虑国事,什么是忧愁也就知道了。太阳出来就处理国家大事,直至午后,接待各国诸侯及子孙,还有宾客往来,行礼揖让,谨慎地按照礼法显示自己的威严仪态。国君因此思考什么是辛劳,那么什么是辛劳也就知道了。缅怀远古,走出都门,周游流览,向远眺望,看到那些亡国的废墟,可见灭亡之国不只一个。国君因此感到惧怕,那什么是惧怕也就知道了。国君是舟,百姓就是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国君由此想到危险,那么什么是危险也就知道了。国君明白这五个方面,又稍稍留意国家中的五种人,那么治理国家还会有什么失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