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 18:08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18〕关键词之选贤任能。阐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社会历史观上融合的第五个关键词: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意为选拔任用有贤德、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出自《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其含义与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讲的“选贤与能”一脉相承,是上古以来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政策。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提出后继人问题,大家推荐舜。于是,尧把舜放在身边协助他多年,得到各方面锻炼之后,把帝位禅让给舜。舜年老之后,以同样的方式把帝位禅让给禹。孔子所向往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就是依据史书中的这个传说构想而来的。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论语》记载:孔子在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他在这里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用人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举贤才”,也就是要知人善任,把有贤德和才能的优秀人才提拔起来。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让民众服从?孔子的回答是:“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他深知重用有德之人,德政才能推行、民心才能归服的道理,因此告诉哀公,只有把那些正直的人重用起来,放在不正派的人之上,民众才会服从。如果把不正派的人重用起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孔子强调的是,知人善任,重用贤才,就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这对于匡正用人风气、实现政治清明,具有关键性作用。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知人”《论语·颜渊》。为政者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而知人的前提,在于“识人”。
《论语》记载了许多有关孔子 “识人”的论述,其要害集中体现在一个“观”字上。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所谓“视其所以”,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目的和动机;所谓“观其所由”,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所谓“察其所安”,就是要观察他行为的志向和情趣。经过这样全面深入的观察,就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人焉廋哉”就是说,这个人还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谈去识别人。孔子说: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不懂得分辨别人说的话,就不可能识别人。他看中那些诚实勤奋但不善言谈的人,认为“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要求君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他反对那种花言巧语而不干实事的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并警告说:“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花言巧语可以败坏道德。他还反对那种说大话空话的人,认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那些说话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说到做到。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行为去识别人。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这就是说,识别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的言语和行动对照起来加以观察,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孔子提出了一个识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与他的言语没有必然联系。好人难免会说错话,坏人也可能讲几句好话。因此,既不能因为某人说几句好话,就举荐他、提拔他;又不能因为某人品行不端,就把他说的好话也弃之不用。关键是要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就需要用人者出以公心,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对每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过错去识别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因此,一个人的过错,各有其类型。观察他所犯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了。
要通过观察众人的评价去识别人。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敢于为大义而冒天下之大不韪,或者为坚持真理而特立独行,往往因此而“众恶之”。有的人善于投其所好、巴结逢迎、沽名钓誉、八面玲珑,往往因此而“众好之”。这两种人的行为都超乎寻常,因而一定要仔细地考察、辨别。孔子告诉人们:“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对人对事才有是非标准,才敢于坚持原则,既能对符合道义的人和事表示支持,给予帮助;又能对违背道义的人和事表示反对,加以阻止。孔子把那种人人都说好的好好先生称为“乡愿”,并斥之为“德之贱也”《论语·阳货》。
要通过观察某人的家庭道德去识别人。孔子认为,“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也是一个人可以教化的依据。“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孝经》特别强调,那种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他人的人,叫做违背道德;那种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去尊敬他人的人,叫做违背礼法。这种人虽然有可能一时得志,但是君子却并不看重这种卑劣的行为。汉代采用举孝廉的办法考察、识别、任用官员,正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综上所述,孔子“识人”的智慧有一个特点,就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它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切实可行。我们干部考核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也证明,如果失之于大,失之于空,就难免陷入形式主义,走过场。
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队伍建设、选任、考核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若干重要原则,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选贤任能”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这一标准既强调了德与才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德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孔子“举贤才”的主张。强调以德为先,就是在选任干部时,把“德”放在第一位,作为先决条件,干部一旦失去“德”,就失去了被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
在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强大活力;另一方面,消极腐朽的东西也滋生蔓延起来,少数干部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放松党性修养,降低品德操守,甚至走上腐败堕落之路,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越是长期执政,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应当在干部选任上把“德”放在首位,要求干部作风清正廉洁,有更严格的道德操守。无数事实证明,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也主要集中在“德”上,他们对干部的品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们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用人民群众拥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