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鍵詞之天下為公_馬儒融合論之24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1-5-3 18:12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24〕關鍵詞之天下為公。闡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人生價值觀上融合的第2個關鍵詞: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語出【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原意是指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孔子把天下為公的社會描繪為權力和財物公有、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一心為公、人人各得其所、社會安定有序的『大同』景象。這樣的社會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的一種美好的社會政治理想。凡事出以公心,被視為高尚的品德。『天下為公』,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結出的碩果,是孕育民族之魂的精髓,是塑造民族形象的支柱,是創造大同世界的前提。

近代以來,孫中山把建立『天下為公』的社會作為民主革命最響亮的口號。在傳世的孫中山題詞中,最多的是『天下為公』這四個字。他為之奮鬥的理想與實踐,就是對『天下為公』的畢生追求。這四個字,也因孫中山的推崇而廣泛深入人心。

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宇宙觀來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找到了一條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的正確道路。1941年,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 【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11頁改革開放以來,根據黨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以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嚴峻考驗,我們黨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自己的執政理念,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了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安康而開拓進取,不懈奮鬥。

當今時代,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繫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禮記·中庸】我們黨繼承『天下為公』的優秀文化傳統,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

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古代大同世界理想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向全世界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是着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和熱烈響應。

堅持天下為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為貴』『協和萬邦』『四海之內皆兄弟』等思想,其中蘊含的『和合』理念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習近平多次引用這些典故,賦予中國外交時代內容,作為中華民族與各國和平共處的歷史基因予以廣泛傳播,收到巨大成效。『協和萬邦』,就是要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交往新路。要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積極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堅持天下為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建設普遍安全的世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蘊含着『天下太平』『萬國咸寧』的政治智慧。所謂『萬國咸寧』【易傳·乾卦·彖辭】,就是說萬方都得到安寧,天下就太平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安全相互關聯、彼此影響。沒有一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別國的動盪中收穫穩定,只有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出發,實現『萬國咸寧』,才能找到全球安全治理之道。為此,就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實現普遍安全。

堅持天下為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天下乃公眾所有,而非任何人的一己之私。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中華民族始終崇尚的品德和胸懷。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中國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世界作貢獻。中國堅持合作共贏理念提出的『一帶一路』方案,貫穿始終的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倡導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擯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倡導各國同舟共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倡導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堅持天下為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我們要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平共處、和諧共生。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企圖建立單一文明的一統天下,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不同種族、不同國度、不同信仰的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堅持天下為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源遠流長的『和』文化,蘊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中國哲學最為重要的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統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對把人與自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我們要對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讓自然生態休養生息,讓人人都享有綠水青山。我們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園,共同醫治生態環境的累累傷痕,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人類家園。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必將像陽光那樣普照大地,像雨露那樣滋潤人心。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