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關鍵詞之與人為善_馬儒融合論之27

馬儒融合論作者:賈陸英發布:賈陸英

2021-5-3 18:13

本節探討:馬儒融合論〔27〕關鍵詞之與人為善。闡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在人生價值觀上融合的第5個關鍵詞: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關於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原意是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後人在使用時多指以善意的態度對待他人,為他人着想,樂於助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 『友善』,就是倡導與人為善。

2014年8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的演講中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着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觀念和傳統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

與人為善,包含着豐富的內涵。孔子認為,『善』是一種崇高的品德。【大學】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善』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善心』,如孔子所說仁愛之心,孟子所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二是『善行』,對於為政者來說,要行『仁政』,關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就是要『泛愛眾』【論語·學而】,尊老愛幼,關心他人,體恤弱者,互助互惠,多做好人好事。善心是人自身修養的結晶,是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是善行的內在動力。而善行則是善心的外在表現,是把善心落到實處的具體行動。只有心靈美,行為才會美。

弘揚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也包括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全社會,有賴於黨和政府的正確引導。對於人民內部的不同意見,必須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採取和風細雨的態度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對於學術上的是非,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形成充分說理、民主討論的濃厚氛圍;對於民族關係,必須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方針,實現56個民族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富裕;對於政黨關係,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在處理國際關係上,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協和萬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個層面是公民個人。與人為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行,是蘊藏於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人格力量,也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優良品格。人,總是生活在群體中,怎樣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大學問。古聖先賢傳給我們的與人為善之道,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人生智慧。主要包括:

第一,要心胸開闊,見賢思齊。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又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只有襟懷坦蕩、豁達大度的人,心中才能裝得下他人;只有把真善美的高尚情操當做人生追求的人,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從心底生發出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強烈願望。人人都自覺地這樣去做,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地揚善棄惡,走向光明。小肚雞腸、總是忌妒他人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與人為善的。

第二,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孔子提出的『為仁之方』是忠恕之道。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強調要真誠待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強調要尊重他人,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論語·衛靈公】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而對於他人,則要有寬容之心。修己嚴,待人寬,這正是忠恕之道的要義。

第三,要謙虛謹慎,禮讓為先。孔子倡導謙遜的美德,主張『禮讓為國』【論語·里仁】。毛澤東有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之所以能使人進步,是因為虛懷若谷的人,才能看到他人的長處,吸取他人的優點,從而使自己不斷進步。驕傲之所以能使人落後,是因為狂妄傲慢、目中無人的人,既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又看不到別人的長處,『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內心缺乏前進的動力,長此以往,必然落後。懂得『禮讓』,是一個人文明素質的體現。天下事紛繁複雜,人生之路並不總是平而又平、直而又直。無論國事、家事還是個人的事,有時候往往會『退一步天寬地闊』,我們不僅要學會奮鬥、競爭、衝鋒,也要學會溝通、協調、退讓。人與人之間能夠互諒互讓,才會形成團結和睦、融洽相處的氛圍。

第四,要扶危濟困,助人為樂。孔子學說重視人,但這個『人』不僅僅是個人,更是一定倫理關係中負有某種倫理責任的人。從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到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君子的德性和價值總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在為他人獻愛心做好事的過程中實現的。由此形成了儒家重視群己關係,強調群體利益高於個體利益,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從而使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成為人們追求的美德,深深影響和改變着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影響和改變着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

第五,要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他把『義』作為君子的行為尺度和價值標準,強調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義的,就要努力去做;凡違背道義的,就堅決不做。與人為善是有原則的。我們對待關係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對待困難群體,一定要堅持與人為善的態度,盡心竭力地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對於坑害群眾,違背民族大義,有損國格人格的行為,則要與之進行堅決鬥爭。面對民族危難,面對國家和群眾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更應發揚見義勇為的精神。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主張『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孟提倡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去為正義而戰鬥,也形成了今天我們這個社會中反腐倡廉、除暴安良、扶正祛邪、維護公平正義的力量。這力量的凝聚和壯大,就是社會的光明所向,就是人民的希望所在。

中國共產黨人最博大、最深切、最真摯的愛就是愛人民,這種愛,承載着深厚的民族精神,體現着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是共產黨人優良品質的核心。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作為社會的先進分子,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與人為善傳統美德方面,更應走在前面,作出表率,對祖國、對人民心存大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