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关键词之笃信好学_马儒融合论之31

马儒融合论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1-5-3 18:14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31〕关键词之笃信好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人生价值观上融合的第9个关键词:笃信好学。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他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2500多年以前,孔子向身处乱世中的弟子们提出要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表达了君子要信仰坚定、勤奋好学、用生命来捍卫理想的思想。这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勤学尚德、追求真理、人文日新的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坚定的信仰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信仰之根、民族之魂。世界上与华夏民族同时形成的古老民族大都已经衰落、灭亡或被打散,唯有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尤其是面对近代以来深重的民族危机,华夏民族与中华境内各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洗清百年屈辱,走上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之路。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笃信好学,积累起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变革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知行统一的实践观、天下大同的社会观以及主张变易、承认矛盾、追求和谐、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最终为马克思主义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坚定的信仰也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中华民族的先贤们把人生所追求的信仰和境界称为“安身立命之所”。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却表达了他执著而迫切地追求真理的心情。孔子还为自己和学生规定了一个生活的方向,就是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先贤们所追求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现代人叫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精神家园”。

在矢志追求人生信仰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斯诺的《西行漫记》记载了毛泽东关于个人信仰问题的一段谈话,他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笃信与好学是辩证的统一,唯有好学,才会笃信,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仰。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很多人把学习当做“苦差事”、“敲门砖”、谋生工具,孔子却把学习当做人生的乐趣和生活方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就是他的切身感受。孔子虽然信而好古,但并非食古不化。他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注重向他人学习,向实际生活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每事问”《论语·八佾》,就是他的经验之谈。他有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实实在在,言行一致,认为君子的行动比言语更重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就是他的治学风范。他还强调“过则无惮改” 《论语·学而》,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有了错误不改正,才是真正的错误。纵观孔子一生的治学精神,学而不厌的求知欲望,是他学习的动力源;学思结合的求真精神,是他获得真知和智慧的途径;学用一致的求实态度,是他做人做事的根本。

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读书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走上革命道路以后,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他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7页他反对学而不思的陋习,强调学思结合,善于独立思考。他酷爱读史,写下了大量批注,妙语联珠,风趣而有哲理,展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和独到见解。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史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推陈出新,阐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和为政方略。毛泽东反对闭门求学,赞赏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主张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向社会实际学习。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就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他专程赴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多次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的不良作风,号召大家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以此洗刷唯心精神。他强调搞调查研究要有眼睛向下、不耻下问的态度,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毛泽东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他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3页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每当遇到新领域新课题,党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人生来说至关重要。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歌德有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对阅读的重要性更有独到见解:“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读书报国之志。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在回答校长关于“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庄重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发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今日之中国,阅读风气日渐浓厚,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媒体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素养,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阅读的推崇和重视。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洪流中,每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志向的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都应当摒弃浮躁的心态,潜下心来,认真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