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季文子.公孫弘.此二人皆折節檢素.而毀譽不同.何也.』
范曄稱:『夫人利仁者.或借仁以從利.體義者.不期體以合義.季文子妾不衣帛.魯人以為美談.公孫弘身服布被.汲黯譏其多詐.事實未殊而毀譽別者.何也.將體之與利之異乎.故前志云: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校其仁者.功無以殊.核其為仁.不得不異.安仁者.性善者也.利仁者.力行者也.強仁者.不得已者也.三仁相比.則安者優矣.』
議曰:夫聖人德全.器無不備.中庸已降.才則好偏.故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由此觀之.全德者鮮矣.全德既鮮.則資矯情而力善矣.然世惡矯偽.而人賢任真.使其真貪愚而亦任之.可為賢乎.對曰:
吁.何為其然.夫肖貌天地.負陰抱陽.雖清濁賢愚.其性則異.而趨走嗜欲.所規則同.故靡顏膩理.人所悅也.乘堅驅良.人所愛也.苦心貞節.人所難也.徇公滅私.人所苦也.不以禮教節之.則盪而不制.安肯攻苦食淡.貞潔公方.臨財廉而取與義乎.故【禮】曰:『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古語云:『廉士非不愛財.取之以道.』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皆矯偽之謂也.若肆其愚態.隨其鄙情.名曰任真而賢之.此先王之罪人也.
故吾以為矯偽者.禮義之端.任真者.貪鄙之主.夫強仁者.庸可誣乎.
白話
有人問:『季文子、公孫弘這兩個人,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榮顯赫,卻能放下架子,吃穿非常儉樸,然而在當時以至後世,對這兩個人的評價一毀一譽,截然不同,這是什麼道理?』
范曄說:『人對待仁的立場、動機各各不同,有的人看上去做人、做事都有利於仁,可也說不定是拿「仁」做幌子,以「仁」為手段,為在政治上達到個人目的,最終還是為了私利!有的人看上去在身體力行地行義舉,處處講究應不應該,合不合理,可是並不一定希望做得真正合乎義的真諦。
『季文子身為宰相,他的小老婆卻從不穿綾羅綢緞,魯國人談起來,都認為是自己國家的光榮。漢武帝的宰相公孫弘一輩子穿布衣,與他同朝的監察御史汲黯當着漢武帝的面就指責他假裝簡樸。季文子和公孫弘的行為是一樣的,可是在歷史上季文子受到讚譽,公孫弘在當時就受到了詆毀,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行義舉和弘揚仁德的目的不同呢?
『古聖人指孔子說過,仁義的人自己就是仁義的化身,智慧的人一言一行都有利於仁義的教化。害怕觸犯法規的人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勉強去做合乎仁義的事。二者比較起來,為仁為義的行為表面上看去雖然一樣,但仔細考較,就不難發現,各自的心態就截然不同了。天生仁義的人,本性就很善良;言行自覺合乎仁義的人,努力用仁義的標準要求自己,並能身體力行;勉強去行仁義的,是不得已而為之。「安仁」、「利仁」、「強仁」這三者相比,當然是第一種人最好。』
聖人是天生的道德全備,器識、才具、學問、見地、品操,沒有一樣不完美的。聖人以下,中等稟賦的人,就不是德才兼備了,而是各有所長,各有所好,品德、才學都有長有短。孔子批評他的學生時說:柴的缺點是愚笨,參的缺點是魯莽,師不誠實,由太粗俗。由此看來,德才兼備有如聖者那樣的人,實在太少了!既然全德全才的人是少數,一個人要想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只能靠後天的努力,克服糾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和壞習慣,由好的行為習慣慢慢影響心理素質。但是世人又討厭做作,喜歡坦率。不過一個貪愚的人就很坦率,貪得直爽,愚得可愛,可是能因此而聽之任之嗎?能因此而信任他,把責任交給他,認為他是好的嗎?
啊,道理可不能這麼講。人是依照天地的法則、形象生出來的,本身就具備陰陽之性。雖然生下來後有清秀、混濁、賢惠、愚蠢的不同,個性也各各不同,但是追求嗜欲,要吃好的,穿好的,希望榮華富貴,美貌動人..
這種種欲望原則上是相同的。所以男男女女都愛修飾打扮自己,美容化妝,護膚駐顏;大人小孩都想坐高級車,乘駿馬,覺得這樣才風光氣派。與此相反,苦其心志,甘願清貧,在滾滾紅塵中潔身自好,堅守節操,在世道人情上都覺得十分困難。處處為公,大公無私,真要人人做到這一點,是很痛苦的。在理論上是不錯,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個人要做到歷史上所標榜的忠臣孝子,必須按學問道德的標準刻苦修練自己。大多數人並非生來就德才兼備,本性仁慈,假如不在後天用仁、義、禮、智、信教育節制,克服自己的不足,任由人的天性自由發展,就會象流水一樣飄蕩、放浪,怎麼可能吃苦耐勞,安於淡泊,做到忠貞高潔,一心為公,見財不起意,動靜合規矩呢?所以【禮記】上說:『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古人說得好,清正廉潔的官員、名人不是不愛財,而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
經】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叫人用後天努力的慢功,象玉匠琢磨寶石那樣,雕鑿自己,打磨自己,把自己不完善的偽劣的地方去掉,這樣才能成為珍寶。假如任其痴愚之態放肆,隨其鄙劣之情泛濫,還美其名曰『順其自然』而自視其高,認為不用理性加以規範才是不矯情,不虛偽,那麼,古代明君先哲就成了文化罪人了。
因此,我認為用後天的教育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雖然一開始不習慣,不自然,但是通過漸進的矯正改變人性的弱點,這就是禮義的開始,而放任自流,順其天性的結果,人就會被貪婪卑劣所主宰。即使用強制手段讓國民行仁義之道,又怎麼可以稀里胡塗地否定呢?或曰:『長平之事.白起坑趙卒四十萬.可為奇將乎.』
何晏曰:『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其徒酷暴之謂乎.後亦難以重得志矣.向使眾人預知降之必死.則張虛拳.猶可畏也.況於四十萬披堅執銳哉.天下見降秦之將頭顱依山.歸秦之眾骸積成丘.則後日之戰.死當死耳.何眾肯服.何城肯下乎.是為雖能裁四十萬之命.而適足以強天下之戰.欲以一期之功.而乃更堅諸侯之守.故兵進而自伐其勢.軍勝而還喪其計.何者.設使趙眾複合.馬服更生.則後日之戰.必非前日之對也.況今皆使天下為後日乎.其所以終不敢復加兵於邯鄲者.非但憂平原之補縫.患諸侯之救至也.徒諱之而不言耳.且長平之事.秦人十五以上.皆荷戟而向趙矣.夫以秦之強.而十五以上.死傷過半.此為破趙之功小.傷秦之敗大也.又何稱奇哉.』
議曰:黃石公稱柔者能制剛.弱者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柔者人之所助.剛者怨之所居.是故紂之百克而卒無後.項羽兵強.終失天下.
故隨何曰:『使楚勝.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夫楚之強.適足以致天下兵耳.』
由是觀之.若天下已定.借一戰之勝.詐之可也.若海內紛紛.雌雄朱決而失信於天下.敗亡之道也.當亡國之時.諸侯尚強.而白起乃坑趙降卒.使諸侯畏之而合縱.諸侯合縱.非秦之利.為戰勝而反敗.何晏之論當矣.
白話
有人問:『長平一戰,白起活埋了趙國的降兵四十萬,算得上是歷史上的奇將了吧?』
何晏說:『白起活埋趙國的四十萬大軍是個大騙局。他當初答應投降了沒事,結果人家投降了,他又全部活埋,這不單是個殘暴的問題!從此以後,白起再也難以得意了,也增加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困難。假如趙軍在投降之前就知道被活埋,這四十萬人就是沒有武器,赤手空拳抵抗到底,也是很可怕的,更何況這四十萬大軍都是全副武裝呢?普天之下都看見投降秦國的將領被砍下的頭顱堆成山,歸順秦國的士兵屍骨積為丘,從此以後,如果再與秦國交戰,要死就死,反正投降是死,戰死也是死,誰還肯再投降,哪座城還肯歸順!所以白起雖然能一夜之間坑殺四十萬生靈,但是這等於告訴天下人,你們必須決一死戰,絕不可投降。白起為爭一時之功,結果更加堅定了六國保家衛國的決心。從戰略上講,這種做法是在進攻的時候削弱自己的優勢,在軍事上表面勝利了,在政治上、國際上卻破壞了自己的整體計劃。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趙國雖然戰敗了,但並沒有亡國,假如趙國萬眾一心動員起來再戰,趙國的大元帥再出來一個馬服君趙奢那樣的將領,那麼下一次的大戰一起,秦國就不是前一次的對手了。況且從今以後,白起使各國都對秦國同仇敵汽了。後來秦國之所以始終不敢再出兵攻打趙國的邯鄲,並不是因為趙國經此一敗而由平原君趙勝出來當統帥,而是因為秦國害怕各國諸侯聯合起來救趙。秦國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因忌諱不說罷了。
『再說長平之戰在開戰之前,秦國的兵源不足,重新變更法令,規定凡年滿十五歲的青少年都要服兵役,都要拿起武器上前線和趙作戰。以秦國那樣強大的國家,一仗打下來,十五歲以上的軍士死傷過半,因此從長遠來看,長平之戰打敗趙國的功小,秦國大傷元氣損失更大。象白起這種不懂戰略、不懂政治、不懂國家長遠利益的將領,怎麼能稱得上是奇將呢?』
我認為,黃石公所言『柔能制剛、弱能制強』的道理很對。這裡的所謂柔,是指道德上的感化;所謂剛,是指竊賊似的強硬。柔弱的人一般總會得到別人的扶助,而太霸道的人怨恨就會集中到他身上。正是由於這樣的道理,紂王當年百戰百勝,最後還是被周武王徹底消滅了;項羽每次都打勝仗,和劉邦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二仗,七十一次都勝利了,最後一次卻全軍覆沒,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所以漢代的學者隨何說:『全國各路諸侯,都不希望項羽打勝仗。項羽打了勝仗,所有的諸侯都有危機、恐懼感,就彼此結盟,互相援救,所以楚國越強,對劉邦越有利。楚國項羽強大了,只會把全國的軍事力量吸引過來與自己作對。』從這個道理看來,假若天下已定,前面只有一個敵人,只要一戰就能解決問題,那麼使用詐術一舉獲勝是可以的;倘若亂世英雄起四方,鹿死誰手還未定論,就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這個時候,要想獲得徹底的成功,就必須取信於人,真誠相待,否則最後一定要失敗、滅亡。根據這個原則,回過頭來再看長平之戰,當時正是七雄爭霸之際,秦國統一天下的實力還不夠,六國諸侯的力量還相當強大,白起一下坑了趙國四十萬降卒,嚇壞了各路諸侯,趕緊按照張儀的合縱之計組織聯合戰線同心協力抗秦。這樣一來,對秦國非常不利。白起貪求奇功,自以為得計,實為秦國的一次大失敗。因此何晏的觀點是正確的。或曰:『樂毅不屠二城.遂喪洪業.為非乎.』
夏侯玄曰:『觀樂生與燕惠王書.其殆乎知機合道.以禮終始者歟.夫欲極道德之量.務以天下為心者.豈其局跡當時.止於兼併而已哉.夫兼併者.非樂生之所屑.強燕而廢道.又非樂生之所求.不屑苟利.不求小咸.斯意兼天下者也.舉齊之事.所以運其機而動四海也.圍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着於遐邇矣.邁令德以率列國.則幾於湯武之事矣.樂生方恢大綱.以縱二城.收人明信.以待其弊.將使即墨.莒人.顧仇其上.開弘廣之路.以待田單之徒.長容善之風.以申齊士之志.招之東海.屬之華裔.我澤如春.人應如草.思戴燕王.仰風聲二城必從.則王業隆矣.雖淹留於兩邑.乃致速於天下也.不幸之變.勢所不圖.敗於垂成.時變所然.若乃逼之以兵.劫之以威.侈殺傷之殘.以示四海之人.雖二城幾於可拔.則霸王之事逝其遠矣.樂生豈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顧城拔而業乖也.豈不慮不速之致變哉.顧業速與變同也.
由是觀之.樂生之不屠二城.未可量也.』
或曰:『樂毅相弱燕.破強齊.合五國之兵.雪君王之恥.圍城而不急攻.將令道窮而義服.則仁者之師.咸以為謨謀勝武侯也.可乎.』
張輔曰:『夫以五國之兵共伐一齊.不足為強.大戰濟西.伏屍流血.不足為仁.彼孔明包文武之德.長嘯俟時.劉玄德以知人之明.屢造其廬.咨以濟世.奇策泉涌.遂東說孫權.北抗大魏.以乘勝之師.翼佐取蜀.及玄德臨終.禪以大位.在擾攘之際.立童蒙之主.設官分職.班敘眾才.文以治內.武以折衡.然後布恩譯於國中之人.其行軍也.路不拾遺.毫毛不犯.勳業垂濟而隕.觀其遺文.謨謀弘遠矣.己有功則讓於下.下有闕則躬自咎.見善則遷.納諫則改.故聲烈震遐邇也.孟子曰:「聞伯夷之風.貪夫自廉.」余以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節.殆將與伊.呂爭烈.豈徒以樂毅為伍哉.』
白話
公元前285 年,燕國上將軍樂毅聯合趙、楚、韓、魏,合五國之兵攻打齊國。齊軍全線崩潰,最後只剩下莒城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未克。樂毅如果乘勝近擊,攻克這二座城池完全是可能的,但他沒有這樣做,於是有人問:『樂毅不破莒城、即墨,結果喪失了開創大業的最後機會。這是不是他的過錯?』
夏侯玄說:『閱讀樂毅的【與惠王書】,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差不多已經參透了符合大道之玄機、能按禮義善始善終處理大事的人。大凡一個人如果立志要最大限度地貫徹道德原則,把兼濟天下作為理想的時候,怎麼會迷惑於眼前的形勢,僅僅把兼併敵國、稱霸諸侯當做目標呢?樂毅一方面沒有把兼併其它國家看在眼裡,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為使燕國強大而不講道義。
蔑視眼前的利益,不貪求渺小的成就,這表明他的志向是要統一天下。一連攻克齊國七十餘城,是為了運用他的機謀,使四海為之震動;圍攻二座殘城而不傷害百姓,就可以使他的仁善的心胸遠近聞名。通過廣布恩德來影響其它幾個國家,就差不多類似成湯和周武王的做法了。樂毅宏揚他的遠大戰略,用對二城圍而不殲的辦法,以期得到百姓的信任,然後使齊國的殘兵敗將做出什麼錯事,使即墨、莒城的民眾怨恨他們,這樣就可以再放一條寬大的道路等待齊將田單等人歸順了。這時候,他就將用寬容和善的政策,也為齊國上層人物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在東海之濱做出榜樣,在華夏大地收到效果,使我的恩澤有如春風、春雨一樣和煦,讓普天下的人民象春草一樣受到滋潤。
天下老百姓感激燕王的恩德,這二座城他就會聞風而降。這樣一來,帝王之業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樂毅雖然為了這二個城池遲疑滯留五年之久,目的卻是想儘快取得天下。至於後來情況發生了意外變化,燕昭王一死,繼位的燕惠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奪了樂毅的兵權,讓騎劫代替他,這都是無法事先預料的。樂毅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完全是時勢變化造成的啊!如果他不這樣做,而是以狂暴的大軍進逼,用凌厲的攻勢洗劫,屠殺二城的居民,把自己的殘暴不仁暴露於天下,雖然二城也能攻取,但是那樣一來,稱王圖霸的事業就全完了。樂毅怎麼會不知道莒城、即墨可以速戰速決呢?可是他顧忌的是城雖可撥,千秋大業卻被破壞了;怎麼會不知道遲疑不決最後可能有不察風雲呢?
只是因為速戰速決與時局變化,其結果是一樣的啊!
『這樣看來,樂毅不屠滅莒城、即墨,他的心理是不可以用常規去衡量的。』
有人說:『樂毅輔佐弱小的燕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因為齊國過去曾趁燕國內亂侵犯過燕國,燕昭王為此恨極了齊閔王,決心出這口惡氣。樂毅聯合五國的兵力攻齊,想雪洗燕王的恥辱,在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後,包圍了莒城、即墨卻不急於奪取,意欲讓其走投無路之後起義投誠。這樣看來,樂毅所率領的是仁者之師。後人都認為樂毅是有戰略遠見的將才。可是能夠認為他比諸葛亮在謀略上更高明嗎?』
張輔對此的看法是:『聯合五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攻擊一個齊國,不能算是強大;在濟水西岸混戰一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能說是仁義。而孔明呢,文武之德兼而有之,仰天長嘯,待時而發。劉備因有知人之明,三顧茅廬,諮詢濟世創業的謀略,孔明奇妙高超的策略有如泉涌,天下形勢被他分析得清清楚楚,因此劉備拜他為軍師,接着到東吳說服了孫權,聯合抵抗曹操,抓住赤壁之戰的大好形勢,輔助劉備奪取了四川。到劉備臨終之際,把軍政大權委託給了他。孔明在戰亂不息、天下紛擾的局勢下,扶助幼主劉禪即位,統籌建立政府機構,配備各級官員,調整安置各種人才,在國內使用仁德的教化,運用軍事謀略和武裝力量保衛國防,然後廣施仁政,使全國老百姓都受到實惠。諸葛亮行軍打仗的時候,路不拾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可惜就在他大功告成之際不幸謝世。閱讀他的遺文【出師表】,就可以明白他的志向、謀略是多麼宏偉遠大了。他立身處世的原則,總是有功勞計在下屬身上,部下有失誤就引躬自責,看到別人有長處就服從,聽了正確的意見就改正,所以他的聲譽才會那麼有力量,不論遠近,他的影響都那麼強烈、久遠。孟子說過:「懂得了伯夷的氣節,貪婪的人應當自覺地變得廉潔。」我覺得了解了孔明之忠烈,奸臣也應當立刻變得有氣節。孔明幾乎是可以和伊尹、呂望一爭高下的名臣,怎麼能和樂毅相提並論呢!』或曰:『商鞅起徒步干孝公.挾三術之略.吞六國之縱.使秦業帝.可為霸者之佐乎.』
劉向曰:『夫商君.內急耕戰之業.外重戰伐之賞.不阿貴寵.不偏疏遠.雖【書】云「無偏無黨」.【詩】云「周道如砥.其直知矢」.【司馬法】之厲戎士.周后稷之勸農業.無以易此.此所以並諸侯也.故孫卿曰:
「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夫霸君若齊桓.晉文者.桓不倍柯之盟.文不負原之期.而諸候信之.此管仲.咎犯知謀也.今商君倍公子卬之舊恩.棄交魏之明信.詐取三軍之眾.故諸侯畏其強而莫親信也.藉使孝公遇齊桓.晉文.得諸侯之統.將合諸侯之君.驅天下之兵以伐秦.秦則亡矣.天下無桓.文之君.故秦得以兼諸候也.衛鞅始自以為知王霸之德原.其事不倫也.
昔周召公施美政.其死也.後世思之.【蔽芾甘棠】之詩是.嘗舍於樹下.不忍伐其樹.況害於身手.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戶.無怨言.衛鞅內刻刀鋸之刑.外深斧鉞之誅.身死車裂.其去霸者之佐亦遠矣.然孝公殺之.亦非也.可輔而用.使衛鞅施寬平之法.加之以恩.申之以信.庶幾霸者之佐乎.』
議曰:商鞅初因景監求見秦孝公.說以帝道.孝公意不入.時時睡.後又與鞅語.不知膝之過席.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君歡甚也.』鞅曰:『始吾說公以帝道.而曰:「久遠矣.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子孫成事乎.」吾又說以伯道.其意欲之而未能也.吾又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悅之.然亦難以比德於殷周矣.』
昔齊桓公與魯莊公會於柯而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反魯侵地.桓公許之.後悔.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沫.管仲曰:『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
於是與曹沫三敗所亡之地.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而還.燕莊公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君.令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諸侯聞之皆從.齊桓公於是始霸.由此觀之.商鞅深刻棄信.非霸者之佐明矣.然孝公欲速.不從鞅言.孝公過也.商鞅牽於世.迫於君.不得行其志耳.劉向以鞅無霸王之術.謬矣.
白話
商鞅原是魏國旁支的後代,因不被魏惠王重用,他便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千里迢迢去遊說秦孝公,準備了帝術、王術、霸術三種方法和吞併六國的縱橫捭闔策略,終於使秦成就了霸業。他能算作霸者的良師嗎?
劉向認為:商鞅為使秦國富強,在內政方面抓緊發展農業,在軍事方面重視讓有戰功的人受賞進爵以鼓勵將士。在執行新法的過程中,對朝廷里的權貴寵臣不留情面,對普通百姓不分親疏遠近。【尚書】所說的『沒有偏心,不結私黨』,【詩經】所說的『周朝的治國之道象盤石一樣公平坦白,象箭一樣正直無私』,就是象齊景公時的名將司馬穰苴那樣善於激勵將士,象周朝的創始人后稷那麼善於發展農業,對商君制定的一系列新法也不能再改變了。這一切,都為秦國後來兼併六國奠定了基礎。所以荀子說:『秦國四代人都有超過別國的地方,不是靠幸運,是治理得法的必然結果。』譬如曾稱霸一時的齊桓公能信守諾言,歸還了占領的魯國土地,自柯邑會盟之後,各同諸侯無不佩服桓公的信義;晉文公在圍攻原邑的時候,與城中居民約定,三日城不下,就領兵而去,決不為奪城池殺傷居民,後來果然如期退兵。文公的這種作法,取得了各國諸侯的信任,所以贏得了盟主地位。桓公、文公所以能受諸侯擁護,應當歸功於桓公的謀臣管仲和文公的謀臣咎犯即狐偃,文公重耳的舅父的智謀。
可是商君變法成功以後,在攻打魏國的時候,魏使公子卬領兵迎敵,兩軍對峙,還沒有交鋒,商鞅投書給魏公子,大談昔日在魏時的友情,並約定兩人會面暢飲後,各自罷兵。結果商鞅不守信義,在會談時埋伏武士俘虜了公子卬,襲擊了魏軍。各國諸侯因此畏懼秦國的強暴無信,誰都不敢與之建立友好關係。假如秦孝公遇到的對手是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霸主聯合各路諸侯的將領,統帥天下的軍隊討伐秦國,秦國滅亡定了。只因為當時天下已經再沒有齊桓、晉文那樣的國君,所以才使秦國逐一兼併各國諸侯。商鞅自以為懂得王霸的道理,實際上就他所做的事來看,完全是南轅北轍。
從前周朝的召公實施仁善的政治,死了以後,後世的人們思念他的恩德,做了【蔽芾甘棠】的詩來歌頌他。曾經在甘棠樹下住的人,因懷念他的賢德都不忍心伐樹,更不用說會傷害召公本人了。晉文公因管仲有大功於國,把伯氏的駢邑三百戶賞給了管仲,伯氏毫無怨言。如今商鞅對內實行嚴酷無情的殺人、斷趾等刑法,對外窮兵贖武,東征西伐,而他自己從被封於商、於之地後,儼然一國之君,被朝中貴族和曾被他的新法處罰過的權貴聯合誣陷,最後車裂身死。這樣看來,他離做霸者的良相還差得遠呢!
不過秦孝公殺他也不對。他應當在重用商鞅的同時,施行寬容平和的法律,再配合使用恩德,處處能證明一切措施都言而有信。這才差不多是真正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的作法。
歷史上還有一種不同的看法是:商君起先通過秦廷姓景的太監見到了秦孝公,給他講述帝王之道,孝公聽不進去,不時打瞌睡。最後一次與商鞅交談,商鞅給他談霸王之道,他越聽越感興趣,兩膝不知不覺往前移,乃至跑到了坐席下面。退出後,景監問商鞅:『你是用什麼辦法打動大王的,大王興奮極了!』商鞅說:『第一次我對他講帝王之道,大王說:「這太遙遠了,哪能悶悶不樂的等上幾百年,慢騰騰的打基礎,讓子孫後代去成就事業呢?」我又向他講做諸侯盟主的謀略,大王也想這麼做,可是做不到。最後我給他講富國強兵、統一天下的權術,他非常高興,打定主意就這麼幹了。但是他要達到殷商、周武那樣的德行,很難啊。』
從前齊桓公與魯莊公會盟於柯邑,莊公手下的曹沫用匕首逼迫桓公歸還被齊國侵占的土地,桓公當時答應了,過後又反悔,不但不想歸還瀋陽等地,而且要殺曹沫。管仲勸他說:『這樣做在各路諸侯面前失去了信譽,以後誰都不會再幫助我們。千萬做不得。』於是桓公把魯國三次打了敗仗失去的土地悉數歸還。消息傳到各國諸侯那裡,對齊國產生了信賴,都想依附了。
齊桓公在位的時候,燕國受到山戌的侵犯,燕莊公向齊國求援。桓公幫燕國打退了山戌,領兵歸國時,燕莊公因對桓公感激之至,送桓公到了國境,仍然戀戀不捨,不知不覺進入了齊國領地離國界五十里的地方。桓公說:『按禮儀來說,如果不是送天子,送諸侯不該出國境。你今天把我送到這裡,我不能對燕國不講禮節,那麼從今以後就從這裡算做咱們兩國的國界吧。』於是以燕莊公送他所到之地為界,把齊國北邊五十里以外的領土都給了燕國。
又因燕國是周召公的後代,桓公囑咐燕莊公復興召公的政治,向當時在位的周平王進貢稱臣,有如周成王、康王時那樣。諸侯聽到這件事後,紛紛追隨齊桓公,桓公從此建立了霸業。
從這些歷史經驗來看商鞅,他對內立法嚴酷苛刻,對外背信棄義,算不上霸主的良相是很明顯的。不過話說回來,秦孝公急功近利,只求速成,因而使商鞅的帝王之道不能實行,商鞅是屈從於當時的形勢和當權者的主觀願望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劉向認為商君不懂真正的霸術是錯侯的。諸葛亮以馬謖敗於街亭.殺之.後蔣琬謂亮曰:『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來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哉.』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者.用法明也.是以楊干亂法.魏絳戮之.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耶.』
習鑿齒曰:『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宜哉.夫晉人視林父之後濟.故廢法而收功.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令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國.而殺其俊傑.退收駑下之用.明法勝才.不師三敗之道.將以成業.不亦難乎.』
晉侯使荀桓子與楚戰於邲.桓子敗歸而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曰:『不可.城濮之役.晉師三日館穀.文公猶有憂色.左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公曰:「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曰:「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
今天或者大警晉也.而又殺林父.以重楚勝.其無乃不競乎.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保也.君若之何殺之.夫其敗也.若日月之蝕.何損於明.』晉侯使之復其位也.
白話
諸葛亮因馬謖失守街亭,按軍法論斬。事後蔣琬對諸葛亮說:『戰國時楚晉交戰,楚國因元師得臣兵敗被逼自刎,晉文公得信後很是高興。可見往事不可不引以為戒。現在天下未定,處死馬謖這樣有智謀的大將,豈不可惜?』諸葛亮淚流滿面說:『孫武所以能克敵制勝,是因為軍法嚴明,也正因為此,晉悼公伐鄭戰於虎牢時,楊幹仗着是悼公的弟弟,不聽軍令,被司馬魏絳以軍法論處。如今四海分裂,戰爭剛剛開始,如果廢止了刑法,還怎麼討伐賊寇呢?』
晉代史學家習鑿齒說:『諸葛亮不能兼併魏國,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昔日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看到荀林父沒有及時過河,文公沒有按軍法處置他,結果取得了成功;楚成王不理解得臣是為了他才失敗的,殺了得臣後導致了更大的失敗。當時蜀國的疆域狹窄荒僻,人才比不上魏圖興旺,再把馬謖這樣的俊傑殺了,無可奈何收羅起用才德都較差的人,很明顯是把法律看得比人才更重要。這種不記取三次北伐失敗之教訓的做法,還想成就大業,不是勉為其難嗎?』
還有一件戰國時的故事可以作為這一觀點的參考。
公元前597 年,晉景公命令荀林父即桓子率軍與楚國在邲地今河南滎陽東北打了一仗,晉軍大敗。荀林父回國後請求處死自己。晉景公想答應他,士貞子勸阻說:『不可以。晉楚城濮之戰時,晉軍取勝之後,占領了楚軍大寨,寨中屯積着大量的糧草,晉軍整整吃了三天。晉文公仍舊神色憂鬱。左右隨從說:『有喜事還憂慮,如果有了憂愁還能高興嗎?』文公說:
「楚國的元師得臣還活着,總是憂心忡忡,高興不起來。困獸猶鬥,何況是一位國相呢!」等到楚國殺了子玉即得臣,晉文公喜形於色,說:「這是晉國的再一次勝利,楚國的又一次失敗呀!」從那以後,楚國有兩代之久國力衰弱。現在上天或許是要給晉國一個嚴重警告吧!再把林父處死,讓楚國得到雙重的勝利,晉國從此以後大概再不會有與其它國家抗衡的力量了吧?荀林父事奉你大王,處理國務的時候竭盡忠誠,回家休息的時候想着稱補過失。他是國家的楝梁啊!這樣的忠臣,為什麼要殺他呢?他這次失敗,如同日月有日蝕、月蝕,怎能損害其光明呢?』晉景公聽從了這一意見,恢復了荀林父的職權。漢代以周勃功大.霍光何如.
對曰:『勃本高帝大臣.眾所歸向.居太尉位.擁兵百萬.既有陳平.王陵之力.又有朱虛諸王之援.酈寄遊說.以譎諸呂.因眾之心.易以濟事.
若霍光者.以倉卒之際.受寄託之任.輔粥幼主.天下晏然.遭燕王旦之亂.誅除凶逆.以靖王室.廢昌邑.立孝宣.任漢家之重.隆中興之祚.參聲伊周.為漢賢相.推驗事效.優劣明矣.』
袁盎問漢文帝曰:『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也.』
盎曰:『可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者.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劉氏不絕如帶.絳侯為太尉.主兵柄不能正.呂氏崩.大臣相與誅諸呂.太尉主兵適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也.』
白話
漢代的周勃在漢高祖死後,平定了呂后亂政,恢復了劉家的天下,歷來被人們認為功勞很大,霍光比起他來怎麼樣?
對這兩個人應當這樣看。
周勃是劉邦的老鄉,在劉邦南征北戰打天下的時候,就是劉邦的功臣,眾望所歸,很受群眾擁護。後來他官居太尉,手握軍權,統率着百萬大軍,既有陳平、王陵這樣的謀士幫助他,又有朱虛侯劉章等王子的援助,再加上酈寄在呂氏權臣的圈子裡周旋遊說,搞些陰謀詭計為他通消息,放煙霧,由於朝野上下人心所向,所以很容易成功。
可是霍光呢,是在漢武帝突然病重,事出倉促,將輔助八歲幼主漢昭帝的重任託付給他的。在他獨攬朝政,輔佐幼主期間,整個國家被治理得很好,全國一片安定繁榮的景象。後來發生了燕王劉旦的叛亂,他將一幫參與策劃叛亂的人全部處死滅族,肅清了朝廷里的反對勢力。
昌邑哀王劉賀,是武帝的孫子,漢昭帝在位十三年去世後,因無親生兒子繼位,就推擁劉賀當了皇帝。可是這位公子一進長安,登上寶座後就淫亂昏憒,令人不堪。霍光與朝中文武百官商量後,廢掉了劉賀,迎立流落民間的皇曾孫劉洵為漢宣帝。霍光肩負着漢家劉氏的重任,執掌大權先後二十年,威震朝野,名滿天下,使漢朝中道興隆,皇權延續,名聲與伊尹、周公不相上下。作為漢代有賢名的輔相,從他對當時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強盛所做的貢獻看,與周勃相比,其優劣是很明顯的。
關於對周勃的評價,袁盎和漢文帝有這樣一段對話。袁盎問漢文帝:『陛下認為絳侯周勃是怎樣的一個人?』文帝說:『是社稷之臣。』袁盎說:『可以說是功臣,還算不上社稷之臣。能稱得上社稷之臣的,應當做到與主同在,與主同亡。在呂后篡權的時候,劉氏的子孫還很多,當時周勃身為大尉,握有兵權,可他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不去制止。等到呂后死了以後,文武大臣一致要求誅滅呂氏家族,太尉又擁有兵權,正碰上這種機會,所以才能大功告成。因此說他是功臣,不是社稷之臣。』後漢陳蕃上疏薦徐稚.袁閎.韋著三人.帝問蕃曰:『三人誰為先後.』
蕃曰:『閎生公族.聞道漸訓.著長於三輔.禮義之俗.所謂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於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傑出.宜當為先.』
白話
後漢的太尉陳蕃向漢桓帝推徐稚、袁閎、韋著。桓帝問他:『這三個人誰更好一些?』陳蕃說:『袁閎出身於權貴大家,通曉了安身立命之道後,潔身修行,品操越來越合乎聖人遺訓;韋著很適於做京官,為人處事很有禮義,這種修養仿佛已經變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他是那種人們常說的「不扶自直,不鏤自雕」的人;至於徐稚,他是南昌人氏,家境清貧,持身恭儉,卓然不群,在當地很有名聲,應當說數他最為傑出。』或曰:『謝安石為相.可與何人為比.』
虞南曰:『昔顧雍封候之日.而家人不知.前代稱其持重.莫以為偶.
夫以東晉衰微.疆場日駭.況永固符堅字也六夷英主.親率百萬.符融俊才名相.執銳先驅.厲虎狼之爪牙.騁長蛇之鋒鍔.先築賓館.以待晉君.
強弱而論.鴻毛太山.不足為喻.文靖深拒桓沖之援.不喜謝玄之書.則勝敗之數.固已存子胸中矣.夫斯人也.豈以區區萬戶之封.動其方寸者歟.
若論其度量.近古已來.未見其匹.』
白話
東晉時的謝安字安石作為晉孝武帝的宰相,可以和誰相比?
虞世南說:『從前東吳的宰相顧雍受封為侯的那一天,連家屬都不讓知道,前代的人們說起來都稱讚他質樸穩重,無人能及。在東晉那種整個社會混亂衰敗的時代,王朝日漸沒落,全國戰火四起,百姓常年驚恐不安。公元383 年,曾經消滅了前涼、前燕等六個少數民族國家的前秦皇帝符堅字永固親自統帥百萬大軍,又有符融這樣英姿勃發的丞相指揮精銳部隊為前鋒,一百萬由青壯年組成的大軍水陸並進,如狼似虎,浩浩蕩蕩,直逼江南。符堅自恃兵強將猛,還未開戰,就在淝水西岸修建了一處賓館,準備安頓被俘的晉朝皇帝。就當時秦、晉兩國的軍事實力的強弱而論,用鴻毛與秦山來比喻也不過分。而謝安能在這大軍壓境、旦夕即亡的關頭,依舊泰然自若,悠閒自得,下圍棋,賭別墅。五州都督桓沖提出派三千鐵騎支援他,他堅決拒絕;他的侄子謝玄擬定了一份詳盡的作戰方案給他,他閱後不置可否,圍棋如故。他的這些行為許多人都不能理解。實際上對於如何破敵,如何取勝的整體構思,這時他早已成竹在胸了。象謝安這樣的人才,怎麼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萬戶侯的封誥,就能讓方寸大亂呢?就其度量之大、安如秦山的素養而論,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人能比得上他。』按語
南北朝時東晉與前秦符堅的淝水之戰,在我國的戰爭史上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極其有名的戰役。毛澤東在論述中國革命戰爭問題時說:『..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走,後法制人,因而戰勝的。』淝水之戰之所以能大獲全勝,全憑『論其度量,近古以來,來見其匹』的軍事謀略家謝安指揮若定的儒將氣量。
謝安字安石,是東晉王朝最有勢力的士族。謝安自幼聰明好學,他和著名的書法家王羨之是好朋友。他們倆經常在會稽遊山玩水。謝安無意於仕途,屢次謝絕舉薦,但是他的才幹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當時的士大夫中曾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直到四十歲時,謝安因為弟弟謝萬被罷官,他考慮到謝家的權勢將要逐漸衰亡,這才應大將軍桓溫之邀,作了桓溫的司馬。當時的東晉王朝因為桓溫的獨攬朝政而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簡文帝去世之後,謝安等朝臣乘桓溫不在京都之機,立皇太子司馬曜為皇帝,並請桓溫輔政。桓溫見不讓自己做皇帝,十分惱火,認定是謝安等人從中作崇,惱羞成怒,於公元373 年2 月親率大軍,殺氣騰騰地返回建康。
桓溫先將大軍駐紮在城外,晉帝無奈命侍中王坦之和吏部尚書謝安前往城外迎接。桓溫欲殺二人以泄憤,遂在帳後埋伏下武士。謝安進帳後,見營中戒備森嚴,殺氣逼人,他從容就坐,對桓溫說:『我聽說有道的諸候為國戍邊,而大司馬你入朝,召見大臣,在帳後布置下人馬,不知為了何故?』
謝安的鎮定自若鎮住了桓溫,他趕緊令人撤走武士,並陪笑說:『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啊!』
於是,謝安與桓溫談天說地,歡度一天,東晉王朝的政變危機才算倖免。
由於謝安的極力輔佐與謀劃,東晉王朝的政權鞏固了。晉帝加封謝安為中書令,後又加封侍中,總攬東晉的軍政大權。
公元383 年,前秦王符堅以符融為前鋒,親自統率騎兵27 萬、步兵60萬南下攻晉。這支號稱百萬的大軍,旌旗相望,綿延千里,大有把東晉搗為粉末之勢。消息傳來,東晉朝野震動。
當時手握軍政大權的謝安可指揮的只有8 萬人馬。在這大軍壓境,人心惶惶,勢如危卵的情勢下,謝安在幹什麼呢?誰也沒想到,他正一副悠閒的樣子,每天依舊下棋,遊山玩水。謝玄向謝安問計。謝安卻象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只說了一句:『我早已安排好了。』謝玄以為謝安還會囑咐一些什麼,可是謝安卻命謝玄坐下,要和他下一盤棋,謝玄棋藝本來比謝安高,可是由於憂慮戰事而分心,他連輸三局。之後,謝安又命備車馬,與謝玄等諸位將領一同去山間的一間別墅,整整玩了一天才返回城裡。
五州都督桓沖深為戰事憂愁,向謝安提出願派三千精騎入援。謝安態度明確地加以拒絕,告訴桓沖:『戰事朝廷已有安排,兵甲無缺,你應該原地留守,加強西線的防禦。』
再說符堅到了壽陽,和先鋒符融登上壽陽城樓,遠望東晉的軍事設施。
只見東晉軍隊排列整齊,精神煥發,鬥志昂揚,符堅眼前不知不覺的模糊起來,結果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成了晉兵,回頭對符融說:『沒想到晉朝會有這麼多的勁兵。』但他仍然命令官兵把軍隊拉到淝水岸邊,作好交戰準備。
謝玄派使者對符融說:『你們遠道而來,利於速戰,但你們逼近水濱妄營紮寨,這是持久戰的陣勢,而不是速決戰的陣勢。請你們把陣營向後撤退一下,在水邊騰出一塊空地作為戰場,讓我們晉軍渡過淝水,再與你們決一勝負。』符堅計劃把他的軍隊向後撒退一下,乘東晉軍渡河之際,派騎兵衝殺,心想這樣沒有不勝的。符融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下令向後撒。誰知這一撒,秦軍立刻大亂,謝玄乘機率晉軍渡過淝水,攻上岸來。符融來到陣前,想壓住陣腳,坐騎竟被亂兵撞倒,他自己也被攻上來的晉兵所殺。秦軍失去主帥,全線潰敗。晉軍乘勝追殺,秦軍自相踐踏,屍體蔽野塞川。
前奏其他各路軍隊,聽說前鋒潰敗,都調頭逃跑,聽到風聲鶴唳,也疑心是追趕的晉軍來了,晝夜不息地逃奔,依附於前秦的各少數民族也紛紛叛離,因此秦軍損失十分之七八。符堅身中流矢,單騎落荒而逃。
淝水一戰,晉軍大獲全勝。當捷報傳至謝安手中時,他正在與客人下棋,只平靜地看了一遍,就將其隨手放在了茶几上。客人知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忙問是何消息,謝安只是淡淡地說:『孩子們終於將秦軍打敗了!』隋煬帝在東宮.嘗謂賀若粥曰:『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其間優劣何如.』對曰:『楊素是猛將.非謀將議曰:膽氣果敢.猛將也.淵而有謀.謀將也.韓擒虎是斗將.非領將議曰:奮捷矯悍.斗將也.御軍齊肅.領將也.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議曰:領一偏師.所向無故.騎將也.包羅英雄.使群才各當其用.大將也.』太子曰:『善.』
白話
隋煬帝在東宮做太子時,有一次問將軍賀若粥:『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都被譽為良將,該怎麼評價他們的優劣?』
賀若粥回答說:『楊素是猛將,不是謀將膽量過人,果斷勇敢是猛將;精通兵法,胸有謀略的才是謀將。韓擒虎是斗將,不是領將鬥志沖天,行動敏捷,矯健驟悍的是斗將;統帥軍隊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雄壯肅穆的才是領將。史萬歲是騎將,不是大將只能率領一支部隊,作戰所向無敵的是騎將;能聚集英雄豪傑,並使之人盡其才的才是大將。
隋煬帝心懷叵測地回答道:『說得好!』後來他一即位,對賀若粥非常猜忌,就藉故把他殺了。故自『六正』至於『問將』.皆人臣得失之效也.古語曰:『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闔廬以吳戰勝.無敵於天下.而夫差以見擒于越.穆公以秦顯名尊號.而二世以劫於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跡不等者.所任異也.是以咸王處襁褓而朝諸候.周公用事也.趙武靈王年五十而餓死於沙丘.任李兌也.故魏有公子無忌.削地復得.趙任藺相如.秦兵不敢出.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位.齊有田單.而襄王得國.因斯而談.夫有國者.不能陶冶世俗.甄綜人物.論邪正之得失.撮霸王之餘議.有能立功成名者.未之前聞.
故知量能授官.至理之德也.
白話
我們從六種『正臣』研究到隋煬帝的『問將』,目的在於總結當官的人品、業績對國家興衰之影響的經驗。古人說:『大禹使夏朝興旺,桀王卻使之滅亡。成湯使商朝興旺,紂王卻使之滅亡。』闔廬使吳國戰無不勝,無敵於天下,而夫差卻被越王勾踐俘虜,國破人亡。秦穆公使秦國顯赫於諸侯,得到了周王的封疆,秦二世卻遭受了怨聲載道的難民的洗劫。當皇帝的,名號、權勢雖然相同,然而功過、成敗卻各各不同,根本原因就在於用的人各各不同。正因為此,周成王即位時雖然還不過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由於有周公的輔佐,各國諸侯照樣要朝拜他;趙武靈王在五十歲上被公子成、太傅李兌圍困在沙丘宮,活活餓死,就是由於任用了李兌這樣的人;魏國因為有了公子魏無忌,被侵削的國土才一一收復;趙惠文王因為任命藺相如出使秦國,才使秦國不敢再出兵攻打趙國;楚國因為有了申包胥去秦國哭了七天七夜,求到了救兵,才使被吳國打敗流亡他國的楚昭王回國復位;齊國因為有了田單用火牛陣打敗了燕國,才使齊襄王得到王位。
總結這些歷史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得到了國家權力的君王,如果不能領導國家移風易俗,搞好思想道德的建設,網羅、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辨別正義和邪惡的得失,綜合吸取霸業和王業的經驗教訓,而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功成名就,永垂青史的,在歷史上還從未聽說有過這種先例。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根據一個人的才能授於他能勝任的職權,是治理國家的最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