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布政.房心.致理參伐.參伐則益州分野.以東井.南股.距星為界.東井.南股.距星連鉞者是也.觜星度在參右足.玉井所銜星是也.西距星即參中央三星西第一星是也.按【職方】則雍州之境.據【禹貢】則梁州之域.地方五千裏.提封四十郡.實一都會也.常璩【國志】云:『蜀其卦直坤.故多斑彩之章.其辰直未.故尚滋味.【詩】稱文王之化.被於江漢之域.有文王之化焉.秦豳同詩.秦蜀同分.故有夏聲』雲.故古稱『天府之國』.沃野千裏.其有以矣.
按語
房、心、參、伐,都是星宿名,伐包括在參星之內,房心的分野是豫州,參伐的分野就是益州。以東邊的井星、南邊的股、距二星為分界,東邊的井星和南邊的股、距二星連帶鉞星這個範圍就是參星。觜星應在參星的右邊,玉井星所含的就是這個星。
西邊的距星就是參星中心西數第一顆星。蜀地按照【職方】記載在雍州境內,根據【禹貢】記載是梁州地域,方圓有五千餘裏,境內共有四十多個郡縣,可以算得上一個諸侯國了。常璩【國志】稱蜀地按八卦方位論恰好屬坤,所以那裏多有五彩斑瀾的修飾;按十二干支屬未,所以那裏的人喜好美味。【詩經】說周文王的德化澤及到了長江、漢水流域,所以那裏已經接受了周文王的教化了。秦地和豳地有同樣的詩風,秦地和蜀地是同等的,所以共有華夏的音樂』等等。所以,古代把益州稱為『天府之國』,是因為它不僅土地肥沃廣大,而且已經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了。王莽末.公孫述據蜀.術字子陽.扶風茂陵人也.王莽時為道江卒正.治臨邛.及更始立.豪傑各起其縣以應漢.南陽人宗成略漢中.商人王岑亦起兵於洛縣.自稱定漢將軍.以應成.述聞之.遣使迎成.成等至成都.擄掠暴橫.述意惡之.召縣中豪傑謂曰:『天下同苦新室.思劉氏久矣.故聞漢將軍到.弛迎道路.今百姓無辜而婦子系獄.室屋燒燔.此寇賊.非義兵也.吾欲保郡自守.以待真主.諸卿欲併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豪傑皆叩頭願效死.述於是使人詐稱漢使者自東方來.假述輔漢將軍.益州牧.乃選精兵千餘人而擊宗成等.破之.別遣弟恢於綿竹擊更始所置益州刺史張忠.又破之.由是威震益部者也.益部功曹李熊說述曰:『方今四海波盪.匹夫橫議.將軍割據千裏.地什湯武.若奮發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業成矣.
今山東饑饉.人民相食.兵所屠滅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裏.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饒.不可勝用.
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漕之便.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隘.東守巴郡.拒捍關之口.地方數千裏.戰士不下百萬.見利則出兵而略地.無利則堅守而力農.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揚.所謂用天因地.成功之資.今君王之聲聞於天下.而位號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遠人有所歸依.』述曰:『帝王有命.吾何德以當之.』熊曰:『天命無常.百姓與能.能者當之.王何疑焉.』遂然之也.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為天子.號『成家』.色尚白.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處捍關.於是盡有益州之地也.
白話
王莽統治末年,公孫述佔領蜀地。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人。王莽時是道江軍中長官,管轄着臨邛。劉玄建國後,各地的英雄豪傑紛紛起兵響應漢軍,南陽人宗成佔據了漢中,商人王岑也在洛縣起兵,自稱為定漢將軍,響應宗成。公孫述聽說後,派使者迎接宗成到成都。宗成等人進成都後擄掠燒殺,無惡不作,公孫述十分痛恨。就把縣中豪傑召集起來說:『現在天下的百姓都深受王莽新政統治之苦,盼着漢室復興,所以聽說漢將軍到,都出城迎接,但是宗成屠殺無辜百姓,所到之處變成一片廢墟,這是賊寇的所作所為,並不是我們所盼的義軍啊!我想守住我們的郡縣等待有道明君的到來,大家想助一臂之力的就留下,不願效力的可以離開。』豪傑們紛紛叩頭,表示願意跟隨公孫述效死力。公孫述於是派人詐稱是從東方來的漢朝使臣,任命公孫述為輔漢將軍、益州牧。然後,公孫述選派精兵一千多人去攻打宗成,打敗宗成後,又派他的弟弟公孫恢打敗了綿竹的漢更始將軍劉玄所封益州刺史張忠。於是公孫述的名聲便威震益州地區了。益州功曹李熊勸公孫述說:『當今全國動盪,眼光短淺的人只懂得空談,將軍你割據的千裏之地,十倍於商湯和周武王。如果能夠奮發有為,取信於民,利用天賜良機,就可以成就王圖霸業。現在山東正鬧饑荒,老百姓骨肉相殘,遭過兵禍的城邑變成了廢墟。蜀地廣闊的肥田沃土,盛產各種水果,百姓即使無糧也可以填飽肚子,女工紡織的衣服,足夠天下人的穿用,名貴的木材、竹子和各種豐富的器械,用也用不完。人民還有打漁、製鹽、冶銅煉鐵和水上運輸的便利條件。在軍事上,向北可以憑藉褒城、斜谷的險阻,向東可以佔據巴郡,把守住捍關。我們有方圓千裏的土地,有不低於百萬的雄兵,抓住有利時機,可以出兵攻城略地,沒有機會就堅守城池,發展農業;出兵漢水可以伺機奪取秦地,順江東下,可以威懾荊揚,這就是所說的取得成功所依靠的大時和地利。現在你的聲名天下人都知道了,但是帝位還未建立,有才能的人還在猶豫不決。你應當及早建位稱號,使人們找到歸順的依託。』公孫述說:『帝王都有天命,我有什麼才德去擔當呢?』李熊說:『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百姓擁護有才德的人,有才德的人就應該擔當天下重任,你又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公孫述於是就同意了他的話。東漢建武元年四月公孫述就自立為天子,改國號『成家』,以白色為貴。派將軍侯丹駐守白水關北的南鄭地區,派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鎮守東邊的捍關,於是公孫述全部佔領了益州的地盤。自更始敗後.光武方事山東.未遑西伐.關中豪傑多擁眾歸述.其後平陵人荊邯見東方將平.兵且西向.說述曰:『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廢也.隗囂遭遇這會.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加山東.不及此時摧危乘勝.以爭大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武王復出也.令漢帝釋關隴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使西州豪傑.咸居心於山東.發間使.招攜貳.則五分而有其四.若舉兵天水.必至沮潰.
天水既定.則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內奉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將有王氏自潰之變.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人之望未絕.豪傑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定.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震搖.冀有大利.』
述以問群臣.博士吳柱曰:『昔武王伐紂.八百諸侯不期同辭.然猶還師以待天命.未聞有左右之助.而欲出師於千裏之外.以廣封疆者也.』邯曰:『今東帝無尺寸之柄.驅烏合之眾.跨馬陷敵.所向輒平.不亟乘時與之爭功.而坐談武王之說.是效隗囂欲為兩伯也.』范曄說:『援旗糾族.假裝明神跡.夫創圖首事.有以識其風矣.終於孤立一隅.介於大國.隴坻雖隘.非有百二之勢.區區兩郡以御堂堂之鋒.則知其道有足懷者.所以棲有四方之傑.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釁生.回成喪而為其議者.或未聞焉.
若囂命會符運敵非天力.坐論西伯.豈多嗤乎.』
述不聽邯計.光武乃使岑彭.吳漢伐蜀.破荊門.長驅入江關.
岑彭為蜀刺客所殺.吳漢並將其軍.入犍為界.諸縣皆城守.漢乃進軍攻廣都.拔之.遣輕騎燒成都.市橋.陽武以東諸小城皆降.光武戒漢曰:『成都十萬眾.不可輕也.但堅據廣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若不敢來攻.轉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漢乘利將步騎二萬餘人進逼成都.去城十餘裏.阻江北為營.作浮橋.使副劉尚將萬餘人屯江南.相去二十餘裏.
光武聞之.大驚.讓漢曰:『賊若出兵綴公.而以大眾攻尚.尚破.公即敗矣.幸本無他者.急引兵還廣都.』詔書未到.述果使其將謝豐攻漢.使別將劫劉尚.令不得相救.漢乃閉營三日不出.多樹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尚軍合.豐等不覺.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將攻江南.漢破之.斬謝豐.於是引還廣都.以狀聞光武.報曰:『公還廣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擊公也.若先攻尚.公從廣都五十裏悉步騎赴之.適當值其疲睏.破之必矣.』自是.漢與述戰於廣都之間.八織八克.遂軍其郭中.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人.以配延岑.岑於市橋偽建旗幟.嗎鼓挑戰.而潛遣奇兵出吳漢軍後.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述乃自將攻漢.三合三勝.自旦及中.軍士不得食.並疲.漢固命壯士突之.述兵大敗也.
軍至成都.述出戰.兵敗被刺.洞胸死.夷述妻子.焚其宮室.光武聞之.怒以譴漢曰:『城降三日.吏人服從.一旦放兵縱火.良失斬將.吊人之義也.』乃下詔慰之.其忠節志義之士並蒙旌顯.李育以有才幹擢用之.於是西土感悅.莫不歸心焉.范曄曰:『昔趙陀自王番禺.公孫亦竊帶蜀漢.推其無他功能.而至於後亡者.將以邊地處遠.非王化之所先乎.不能因隙立功.以會時變方.乃坐飾邊幅.以高深自安.昔吳起所以慚魏侯也.及其謝群臣.審廢興之命.與夫泥首銜玉者.異日談也.
白話
從劉玄失敗後,光武帝劉秀正在山東積蓄力量,還沒有顧上征討西南,關中的英雄豪傑大多歸順了公孫述。在此之後,平陵人荊邯看到如果劉秀平定中原,大軍立即就會討伐西南,勸公孫述說:『軍隊是古今帝王成就大業的關鍵,不能輕易放棄不用。隗囂乘此機會,割據了雍州,兵強馬壯,有志之士都願意投奔,正威懾山東的劉秀,你不在這個時候乘勝出兵,與劉秀一同爭奪天下,卻退守西蜀,遲疑不進,想效仿西伯侯的做法,不事習武用兵,謙卑地侍奉漢君,慨嘆漢君劉秀是周武王復出。現在劉秀放下漢中、益州的憂患,一心一意在平定山東之亂,天下已經得到了四分之三,致使西部州郡的英雄豪傑,都對山東的劉秀心嚮往之,劉秀派出離間的使者,招收心懷二心的人,天下實際已經得到了五分之四。劉秀如果派兵攻打天水,必然會使我方土崩瓦解,天水關一旦被佔領,天下已經得到九分之八。君王你依靠梁州的土地,負擔國家機構的各項開支和三軍的糧餉,老百姓貧困不堪,怨聲載道,將來恐怕會發生王鳳那樣的內亂。依我的愚計,趁百姓還沒有對你徹底失望,英雄豪傑還可以招納這個時候,趕快派遣國內精兵,命令田戎鎮守江陵,在江南憑藉巫山天險,堅固城池,把征討的文書發到吳楚一帶,長沙以南地區,一定會聞風歸順。命令延岑出兵漢中,平定三輔,天水、關西地區的人民必然拱手稱臣,這樣一來,就會使全國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就有可能形成極為有利的局面。』
公孫述問計群臣,博士吳柱說:『從前周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恰好不約而同地都跟從了他,但是仍然還師等待天命。沒聽說過只靠左右的幫助,就想出兵千裏之外以拓展疆域的。』荊邯說:『現在東帝吳王劉秀沒有一點兒權力,指揮烏合之眾,跨馬殺敵,所向披靡。如果不立刻抓住時機與他爭功,卻坐談武王之事,這是效仿隗囂,想要做西伯侯那樣的人。』范曄說:『舉旗起兵,假借神諭,開始創業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他的風範了。最後終於自立於西南一角,在大國之聞生存。隴坻雖然地小勢微,卻能以區區的兩個郡去抵禦劉秀的大軍,就知道他的政德有足以感化人的地方,所以能籠絡四方的豪傑。功德圓滿名譽就會顯著,功業衰敗則戰亂興起。迴避成敗的問題而進行討論,還沒有聽說過!如果象隗囂那樣假借符命興兵,而非依靠天助,坐論西伯侯周文王的德政是多麼可笑啊!』
公孫述不聽荊邯的計策。後來光武帝劉秀派遣岑彭、吳漢征討蜀地,攻克荊門,大軍長驅直入江關。
岑彭被蜀國的刺客殺死,吳漢把岑彭的軍隊都收編過來,進入犍為地界,各縣都守城不出。吳漢於是進軍廣都,攻取了它,派遣輕騎兵火燒成都,市橋、陽武以東的各小城都投降了吳漢。光武帝劉秀告誡吳漢說:『成都有十萬人口,不可以輕視它。你只管堅守廣都等他們來進攻,不要與他硬拼。
如果他們不敢來攻,就設法逼迫他們,必須等他們精疲力盡,才可以進攻。』
吳漢乘有利時機,率步兵、騎兵二萬多人進逼成都,在離城十多裏的地方,停在江北建立營地,修浮橋。派副將劉尚率一萬多人屯紮在江南,與他相距二十多裏。光武帝聽說,大驚失色,責備吳漢說:『敵人如果出兵牽制住你,而以大隊人馬進攻劉尚,劉尚被攻破,你也就失敗了!僥倖沒有發生意外,趕快率軍回廣都。』詔書還未到,公孫述果然派大將謝豐攻打吳漢,另外遣將劫擊劉尚,使他不能去救吳漢。吳漢就三天閉營不出,樹立很多幡旗,並使煙火不絕。夜裏,率軍銜枚與劉尚的軍隊會合,謝豐等人都沒有察覺。第二天,謝豐才分兵拒守江北,自己率軍攻打江南。吳漢打敗了他,將他斬首。
於是吳漢率兵返回廣都,把情況報告給光武帝。光武帝回答說:『你返回廣都,很合時機,公孫述一定不敢分兵侵犯劉尚,攻打你。如果先攻打劉尚,你從五十裏外的廣都率步兵、騎兵奔赴敵前,正好趕上它疲憊、困頓,擊敗它是必然的。』從此,吳漢和公孫述在廣都之間交戰,八戰八勝,於是就駐紮在城中。公孫述分發黃金、布帛,招募敢死戰士五千人,以配合延岑作戰。
延岑在市橋假裝樹起旗幟,鳴鼓向吳漢軍挑戰,暗地裏卻派奇兵從吳漢軍隊後面襲擊,打敗了吳漢。吳漢墮入水中,拽着馬尾才出來。公孫述於是就親自率軍攻打吳漢,三戰三勝。從早上到中午,軍中戰士沒有吃飯,都疲憊不堪,吳漢於是趁機命令壯士突襲述軍,述軍大敗。到達成都,公孫述出城迎戰,剛一交手就兵敗,被刺穿心肺而死,公孫述的妻子兒女都被俘虜,宮室被燒毀。光武帝聽說這件事,憤怒地譴責吳漢說:『破城三天後,官吏就會服從了。一旦縱容士兵放火,斬殺良將,就違背了道義。』於是下詔安撫百姓。那些忠臣義士都受到表彰。李育因為有才幹,被提拔使用。於是西土之人都心悅誠服,人心歸向。范曄說:『從前趙陀自己在番禺稱王,公孫述也竊取蜀漢的權柄,推想他並沒有什麼才能、卻能最後滅亡的原因,抑或是因為地處邊遠地帶,不能早一點受到君王德政的教化。在這種情況下他卻不能趁機建立功業,因時改變策略,就只知修飾儀表,自以為謀略高深而安於現狀,這是與從前吳起愧對魏侯的情況相同的。如果那時他拒絕群臣,認真審視自己興衰的命運,又和今天頓首至地、國破投降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了。至靈帝時.政理衰缺.王室多故.雄豪角逐.分裂疆宇.以劉焉為益州牧.焉.魯恭王后也.時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
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以焉為益州牧.是時.梁州賊馬相聚疲役之人數千.先殺綿竹令.進攻洛縣.州從事賈龍先領兵數百在犍為.遂糾合吏人攻相.破之.乃選吏迎焉.遂領益州牧也.焉死.子璋立.州大吏趙韙等貪璋溫仁.立為刺吏.初.南陽三輔人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柔寬.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趙韙因人情不緝.乃結州中大姓.
州中人畏見誅滅.乃同心併力.為璋殊死戰.斬趙韙.時張魯亦以璋懦弱.不承順璋.遂自雄於巴蜀也.為劉備所圍.遂降.備迂璋於公安.歸其財寶.後以病卒.
白話
到了東漢靈帝時候,王室衰微,統治不力,地方豪強勢力各霸一方,鬥爭激烈。靈帝封劉焉作益州牧劉焉是魯恭王的後代。當時四面八方都是兵寇,劉焉認為刺史權力小,於是建議改設牧伯,進行統治。恰逢夏清挑選重臣擔任這個職務,便任命劉焉為益州牧。當時,梁州反賊馬相糾結幾千名苦於徭役的役民,殺死綿竹令,然後進攻洛縣。州從事賈龍率領數百名士兵在犍為糾結吏人攻破馬相,派官吏迎回劉焉,劉焉就擔任了益州牧。劉焉死後,他的兒子劉璋承襲了益州牧。益州太吏趙韙等人,因劉璋溫厚仁愛,把他立為刺史。起初,南陽三輔數萬戶百姓流入益州,劉焉把他們全部收為自己的士兵,名為『東州兵』。劉璋性格柔順寬厚,沒有威嚴和謀略,而東州人則性格暴躁。趙韙因為人情不和睦,集結了州中大姓作亂。州中人害怕被趙韙所殺,就同心協力,為劉璋進行殊死戰鬥,殺死了趙韙。當時張魯也因為劉璋懦弱,不歸順他,自己稱雄於巴蜀。後來,劉璋被劉備圍困,投降了劉備。
劉備把劉璋放逐到公安,歸還了他的財產。後來劉璋病死。初.劉備為豫州牧也.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也.少言語.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徐州牧陶謙表先主為豫州牧.後謙病.使人迎先主.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以州與之.』陳登曰:『袁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人.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登亦未敢聽使君.』
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遂領徐州.陳登遣使詣袁紹曰:『天降災戾.禍臻鄙州.州將殂殞.士人無主.恐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昃之憂.輒共奉平原相劉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執事.』袁紹答曰:『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為曹公所破.走屯新野.
時劉表薨.諸葛亮說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荊州臨亡.托我以遺孤.吾不忍也.』荊州人多歸先主.先主日行十餘裏.或曰:『宜速行保江陵.』先主曰:『夫濟大事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何忍棄去.』習鑿齒曰:『劉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視其所以結物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其終濟大業者.不亦宜乎.』聞諸葛亮躬耕南陽.乃三詣亮於草廬之中.屏人言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行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意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名微而眾寡.然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傳】曰:『求諸侯莫如勤王』.此之謂也..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代.國險而民附.賢能為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江.漢.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後.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覽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岨.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不簟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時曹公破荊州.先主奔吳.
先主之奔吳也.論者以孫權必殺之.程昱料曰:『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東.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英雄也.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權必資以御於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不可得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時益州刺史劉璋聞曹公征荊州.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時已定荊州.走先主.曹公不存錄松.松勸璋自絕.習鑿齒曰:『昔齊桓公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漸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數十年之內.棄之於俯仰之頃.豈不惜乎.是以君子勞謙.日昃慮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讓.勢尊而守之以卑.夫然後能有其富貴.保其功業.傳福百代.何驕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也.』
備用亮計.結好孫權.共拒曹公於赤壁.破之.曹公北還.權乃以荊州業備.周瑜上疏諫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室.多其美女玩好之物.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蚊龍得雲雨.非復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故不納也.
白話
當時,劉備任豫州牧。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氏。寡言少語,禮賢下士,喜怒不形於色。徐州牧陶謙上表朝廷請求任劉備為豫州牧。後來陶謙生病,派人迎先主劉備,劉備說:『袁公路近在壽春,這個人世代為官,是天下所歸附的對象,你可以把徐州給他。』陳登說:『袁公路驕縱傲慢,不是能夠平定亂世的君主。現在想替使君你聚集步兵、騎兵十萬人,使你上可以匡扶君主、救濟人民,成就五霸一樣的功業;下可以據守一方,功績留傳後代。如果你不聽從我的話,我也就不能聽從你了。』孔融對先主劉備說:『袁公路難道是憂國憂民、忘掉自身利益的人嗎?他就象墳墓中的枯骨一樣何足掛齒?現在的實情是,百姓擁戴賢能。天賜良機卻不抓住它,會後悔莫及的。』於是劉備就接受了徐州。陳登派使者見袁紹說:『天降災難到我們徐州,徐州將要滅亡。百姓元主,恐怕奸雄會乘機作亂,使盟主你日夜憂慮。
所以就尊奉平原相劉府君為宗主,使百姓有所歸依。如今戰亂頻繁,士兵都顧不上卸下盔甲,姑且派差役把情況報告給你。』袁紹回答說:『劉玄德寬弘文雅,講信義,現在徐州人樂於擁護他,確實能符合他們的願望。』被曹操擊敗,退守在荊州新野縣安身。
時值荊州劉表病死,諸葛亮勸說劉備攻打劉琮,可奪取荊州,劉備說:『劉表死前向我託孤,我不忍心做這種事。』曹操大軍南下,劉備敗逃時荊州百姓跟隨的很多,軍隊一天只能走十多裏路。有人勸劉備把百姓丟下,火速行軍。劉備說:『做一番大事的,都是以百姓為本,現在百姓願意跟隨我,我怎麼能忍心丟下不管呢?』習鑿齒說:『劉備越是在艱難困境中,形勢危急的時刻越講求信義,以民為本,不忘劉表的相助之恩,不舍百姓的追隨之情,甘願和百姓同敗,看他的做法已非一般對下屬同甘共苦,關懷倍致者可比,那麼他最終成就一番大事就是必然的了。劉備聽說諸葛亮在南陽隱居,就三次去請諸葛亮出來輔佐。劉備在茅廬中見到諸葛亮後說:『漢王室衰敗,奸臣竊取了君權,致使君王蒙受了恥辱。我不顧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在天下伸張正義,可是我智謀短淺,才能缺乏,直到現在還是無所作為,請問先生該怎麼辦?』諸葛亮回答說:『從董卓弄權以來,豪傑紛紛起兵,能夠割據州邵的諸侯也有很多。曹操和袁紹相比,名聲小而且兵力少,然而曹操卻能擊敗袁紹,由弱變強,這除了天時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人的智謀啊!現在曹操已經擁有了百萬軍兵,挾天子而令令諸侯,【左傳】說:『謀取諸候不如勤於王事』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形勢下就不能再和它一爭高下了。孫權佔有江東地區,已經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百姓十分擁護,有才能的人都能被重用,它可以成為我們的外援,但不可謀求奪取它。荊州四通八達,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戰略要地,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去守往它,這是上天賜給將軍你的寶地啊!益州險要,與周圍阻隔,肥沃的千裏土地,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漢高祖昔日憑着它成就了帝王的霸業。劉璋懦弱元力,張魯在北面時刻想伺機奪取。益州物產豐富,但劉璋不懂得愛護百姓,有智之士都在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來統治。將軍你是王室的後代,仁德之名天下人都知道,能夠廣召天下英雄,十分重視有才能的人,如果佔有荊州和益州,向西南相鄰的少數民族交好,對外與孫權締結盟約,對內實行仁政,一旦形勢有利,可以派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進攻宛城、洛陽,將軍你自己親率益州的大軍奪取秦川,百姓誰不夾道歡迎你的隊伍呢?如果真能這樣的話,那麼霸業可以成就,漢室就可以復興了。』後來,曹操佔領了荊州,劉備敗退到東吳境內。
先主劉備投奔東吳的時候,人們都認為孫權會殺了他。程呈估計說:『曹操天下無敵,起初攻破荊州,就威震江東。孫權雖然有謀略,也不能單獨與之相抗。劉備是個英雄,關羽和張飛都是能敵萬人的勇將,孫權一定會藉助他們來抵禦我們。等到兩方的戰事平息,劉備便會以此成事,孫權不會殺了他。孫權果然借給劉備許多兵馬,去抵抗曹操。當時益州刺史劉璋聽說曹操討伐荊州,就派別駕張松去見曹操,當時曹操已經平定了荊州,把劉備趕走。
曹操不採納張松的意見,於是張松勸劉璋與曹操絕裂。習鑿齒說:『從前齊桓公居功自傲,有九個國家反叛他;曹操逐漸驕傲自滿而導致天下三分,都是在數十年之內苦心經營,卻在頃刻之間毀棄,豈不可惜嗎?因此君子勤勞而謙虛,日夜思慮禮賢下士,功勞雖高卻謙遜、禮讓,權勢尊貴卻以謙卑的態度守住它,然後才能擁有富貴,保住功業,傳福百代,又有什麼可驕傲自滿的呢?君子因此知道曹操不能馬上統一天下的原因。
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策略,與孫權交好結盟,孫劉聯合,在赤壁擊敗曹操的百萬大軍。曹操退回中原後,孫權就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周瑜上書勸諫說:『劉備是天下的梟雄,而關羽、張飛是熊虎一般的猛將,一定不肯長期屈為人下、被人所用。我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把劉備留在吳中,給他建造華麗的宮室,多給他美女珍玩,使他玩物喪志,樂不思蜀,把關羽、張飛二人分開,讓他們各守一方。派一個象我這樣的人去挾迫他們一起打仗,就可奠定大業了。現在委屈自己割讓土地,作為成就大業的資本,這三個人一旦並肩疆場,恐怕就會象蚊龍得雲雨一樣,不好對付了。』而孫權認為曹操雄霸北方,此時應當廣攬英才,共思抗曹,所以並沒有採納周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