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颜回第十八(中)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10-6 18:58

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孔子曰:“武仲贤哉.”颜回曰:“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王曰:武仲为季氏废适立庶.为孟氏所䜛延章曰:谮.出奔于齐.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王曰:武仲与邾战而败绩.国人颂之曰.我君小子侏儒.使我败于邾.吴曰:武仲与邾战而败绩.国人颂之曰.我君小子.侏儒是使.侏儒侏儒.使我败于邾..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杇.恶有未贤王曰:立不杇之言.故以为贤.”孔子曰:“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回曰:“可得闻乎.”孔子曰:“下展禽王曰:展禽.柳下惠也.下.谓知其贤而使在下位.不与立于朝也.置六关王曰:六关.关名.鲁本无此关.文仲置之.以税行者.故为不仁.传曰废六关.非也.妾织蒲王曰:传曰织蒲.蒲.席也.言文仲为国世家.在于贪利也.三不仁.设虚器王曰:居蔡.蔡天子之守龟.非文仲所宜居.故曰虚器也.纵逆祀王曰:夏父弗忌为宋伯.跻僖公于闵公之上.文仲纵而不禁也.祀海鸟王曰:海鸟吴曰: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上.文仲不知吴曰:以为神.而令国人祀之.是不知也.三不智.武仲在齐.齐将有祸.不受其田.以避其难吴曰:难.或作乱.王曰:武仲奔齐.齐庄公将与之田.武仲知庄公将有难.辞而不受也.是智之难也.夫臧武仲之智而不容于鲁.抑有由焉.作而不顺.施而不恕也夫王曰:不顺不恕.为废嫡立庶.文仲之所以然.欲为施于季氏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王曰:今此.在常当顺其事.恕其施也.’”

白话译文
颜回问孔子说:“臧文仲、臧武仲这二人,谁更贤能?”孔子说:“臧武仲更加贤能些。”
颜回说:“武仲被世人称为圣人,而他自身却不能免于罪责,这是他的才智还不足以被称赞;他喜欢谈论兵法和征战,但却在攻打邾国时惨败了,挫伤了锐气,这是他的才智和名声不符。至于文仲,他虽然身死而言不朽,怎能说他不如武仲贤能呢?”孔子说:“文仲身死而言立,所以被称为文仲。然而他仍然有不仁的事三件,不智的事三件,这样他就不如武仲了。”
颜回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孔子说:“他让展禽,即柳下惠居于下位,设置六关来收税,让家里的妾编织草席赚钱,这是三不仁。他非法拥有天子才能有的器物,纵容不合顺序的祭祀,让国人祭祀海鸟,这是三不智。武仲在齐国时,预感到齐国将有动乱灾祸,武仲不接受齐庄公封给他的田地,以此躲避了灾难,这是明智中最难以做到的。臧武仲的才智不被鲁国所容纳,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所做的事有的不顺从事理,施行起来没有以仁义之心对待别人。《夏书》说:‘心里想着这里,就专注在这里,还要顺着事理,施行仁义之道。’”

颜回问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吴曰:博爱于人则近于仁也.延章曰:然爱而不亲则不能孝悌.不能孝悌则不仁.故曰近仁.非必仁也.度近智王曰:度事而行.近于智也.延章曰:无度则无量.无量则无数.无数则智无所由生.⊙度近智:王注:“度事而行,近于智也。”.为己不重吴曰:无私我也.延章曰:不重其私.乃可克己.克己乃谦,谦则得益⊙为己不重:不过度看重自己.为人不轻吴曰:厚待物也.延章曰:不轻人.故能恭宽信敏惠.君子也夫王曰:不重为人.”回曰:“敢问其次⊙次:cì,驻扎,指居于下一位的事物.”子曰:“弗学而行吴曰:质美而未学也.弗思而得延章曰:令回行而后思其次.小子勉之吴曰:勉于学也.”

白话译文
颜回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子说:“能爱人就接近于仁了,能度事而行就接近智了,对自己不要太看重,对别人不能轻视,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君子了。” 颜回说:“那请问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孔子说:“不学习就能去做,不思考就能获得。你要加勉自己,也要努力达到这样的境界啊!”

仲孙何忌问于颜回曰:“仁者一言⊙言:寄寓了一定学术观点的话语,此处指一文之言,也就是一个字的话而必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回曰:“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预⊙预:即豫,能预测事物的发展状态,说明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恕:能恕的人,才不会执著于一己之利,能推己及人,故能仁.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白话译文
仲孙何忌问颜回:“仁者说一个字,会有益于仁智吗? 可以说来听听吗?”颜回:“一个字有益于智的,没有比得上‘预’字,一个字而有益于仁的,没有比得上‘恕’字。只有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才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