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9 01:16
黃以方問:『先生格致之說,隨時格物以致其知,則知是一節之知,非全體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淵泉如淵」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面前見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見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為許多房子牆壁遮蔽,便不見天之全體,若撤去房子牆壁,總是一個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於此便是一節之知即全體之知,全體之知即一節之知,總是一個本體。』
譯文
黃直問:『先生格物致知的主張,是隨時格物以致其知。那麼,這個知就是部分的知,而非全體的知,又豈能達到「溥博如天,淵泉如淵」的境界?』
先生說:『人心是天淵。心的本體無所不容,本來就是一個天。只是被私慾蒙蔽,天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沒有止境。本來就是一個淵。只是被私慾窒塞,淵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統統蕩滌乾淨,心的本體就能恢復,心就又是天淵了。』先生於是指着天說:『例如,現在所見的天是明朗的天,在四周所見的天也仍是這明朗的天。只因為有許多房子牆壁阻擋了,就看不到天的全貌。若將房子牆壁全部拆除,就總是一個天了。不能以為眼前的天是明朗的天,而外面的天就不是明朗的天了。從此處可以看出,部分的知也就是全體的知, 全體的知也就是部分的知。 知的本體始終是一個。』
評析
人的心,性與天原為一體,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時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屬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質的內容。所以,心只有一個,天只有一個,知的本體 ~ 天也就只有一個。
先生曰:『聖賢非無功業氣節。但其循着這天理,則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氣節名矣。』
『「發憤忘食」,是聖人之志如此。真無有已時。「樂以忘憂」,是聖人之道如此。真無有戚時。恐不必雲得不得也。』
譯文
先生說:『聖賢不是沒有功業和氣節,只是他們能遵循這天理,這就是道。聖賢不是因為功業氣節而聞名天下。』
『「發憤忘食」,因為聖人的志向就是這樣,從來就沒有終止的時候。「樂以忘憂」,因為聖人的道就是這樣,從來就沒有憂鬱的時候。只怕不能用得與不得來闡釋了。』
評析
聖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從發用上看,只是一種品行,從本體上看,這種品行並非作做,亦非勉強而為之,更非他人強令其而為之,這是聖人『良知』的表現,有良知即為有道,道在心中,憂可以轉化為樂,苦可以轉化為甘,禍可以轉化為福。這就是聖人遵循天理的緣故。 孔子讚揚弟子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的物質生活很匱乏,但是,由於他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了一種極高的人生境界,所以能充分體會人生的樂趣而沒有煩惱和憂愁。
先生曰:『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才是精一功夫。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相傾上,便浸壞他了。』
譯文
先生說:『我們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別人探討學問,也必須依據他的能力所及。這就如同樹剛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澆灌。樹芽稍長了一點,再多澆一點水。樹從一把粗到雙臂合抱,澆水的多少,都要根據樹的大小來決定,剛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就會把它泡壞了,又有何益?』
評析
這裡闡釋的是一個『致知』必須循序漸進的問題。【荀子·勸學】中說:『學習,從哪兒開始呢?到哪兒終結呢?答曰:依其順序來說,就是從【尚書】開始,到讀【禮經】終結;依其意義來說,就是從成為學士開始,到成為聖人終結。』又說:『誠心積累,功夫持久,就鑽得進去;必須學到至死,這才算是盡頭。』
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數、草木鳥獸之類,不勝其煩。聖人須是本體明了,亦何緣能盡知得。但不必知的,聖人自不消求知,其所當知的,聖人自能問卜。如子入太廟,每事問之類。先儒謂「雖知亦問,敬謹之至」。此說不可通。聖人於禮樂名物,不必盡知。然他知得一個天理,便自有許多節文度數出來。不知能問,亦即是天理節文所在。』
譯文
有人就知行合一的問題請教於先生。
先生說:『這需要首先了解我立論的主旨。如今的人做學問,因為把知行當兩回事看,所以當產生了一個惡念,雖未去做,也就不去禁止了。我主張知行合一,正是要人知道有念萌發,也就是行了。若產生了不善的念頭,就把這不善的念頭克去,並且需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從胸中剔除。這方是我立論的主旨。』
『聖人無所不知,亦唯知一個天理罷了;無所不能,亦唯能一個天理罷了。聖人的本體晶瑩亮潔,所以,對每件事他都知道天理所在,因而去窮盡其中的天理。並非等本體晶瑩亮潔後,天下的事物才能知道,才能做到。天下的事物,比如名物、度數、草木、鳥獸之類,不計其數。聖人的本體雖晶瑩亮潔,對所有這些事物又怎能全部知道?只是無需知道的,聖人就自然不想知道,那麼應該知道的,聖人自然打聽明白。例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必問。而朱熹認為,孔子雖然全部知道,他還是要問,是一種恭敬謹慎的表現。這種觀點不正確。禮樂、名物方面,聖人不必全知,他心裡只要一個天理,這樣,自然會有許多規章制度出來,不知就問,這也正是天理所要求的。』
評析
聖人心中唯有一個『天理』在,所以無所不知。君子的學問,進入耳、目,明通於心,融貫全身,表現於行。心體晶瑩亮潔,說話端端莊莊,行動和和緩緩,時時、處處皆可作眾人之表率。
問:『先生嘗謂善惡只是一物。善惡兩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謂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體。本體上才過當些子,便是惡了。不是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也。故善惡只是一物。』
直因聞先生之說, 則知程子所謂有 『善固性也, 惡亦不可不謂之性。』又曰:『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於本性上過與不及之間耳。』其說皆無可疑。
譯文
黃直問:『先生曾認為善惡只是一個東西。善惡如同冰炭不相容,如何能說是一個東西呢?』
先生說:『至善,是心的本體。本體上稍有閃失就是惡了。並不是有了一個善,就有一個惡來與它相對立。所以說善惡只是一個東西。』
黃直由於聽了先生的這番解釋,也就明白了程顥所講的話,它們是『善固性也,惡亦不可不謂之性』,『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於本性是過與不及之間耳』。黃直認為這些言論不可置疑。
評析
心之本體原無善惡,善與惡本不是客觀本體的表現。違背本體,就產生憎嫌之情,於是有了惡;順符本體,就產生仁愛,仁愛之心即為善。善與惡是人心性本體之外的兩種對立的屬性。世間上沒有純善之人,也沒有淨惡之徒。再善的人也有責己之心,再惡的動物也有舔子之情。所以,善與惡既是實在的,又是虛幻的。
先生嘗謂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直初聞之,覺甚易,後體驗得來,此個功夫着實是難。如一念雖知好善惡惡,然不知不覺,又夾雜去了。才有夾雜,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的心。善能實實的好,是無念不善矣。惡能實實的惡,是無念及惡矣。如何不是聖人?故聖人之學,只是一誠而已。
譯文
先生曾這樣說過,人只要好善如同喜愛美色,憎惡如同討厭惡臭,他就是聖人了。
黃直開始聽到這話時,認為很簡單。後來經過親身體會,覺得這個功夫原本很難。例如,一個念頭雖明白應該好善憎惡,但在無知覺中又有別的摻雜進去。稍有摻雜,就不是好善如同喜愛美色、憎惡如同討厭惡臭了。對善能切切實實的喜愛,就不會有不善的念頭了。對惡能切切實實的憎恨,就不會有邪惡的念頭了。如此,又怎能不是聖人?所以,聖人的學問也只是一個『誠』字罷了。
評析
陽明心學認為,心之本體就是一分『誠』,心誠則善生,誠失則惡生。心原本為一個純淨的本體,惡念生於邪念,邪念生於雜念,雜念不生,心之為淨、為誠。所以,聖人的學問只是一個『誠』字罷了,『誠』不變,則善惡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