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黃以方錄之一草一木皆有理之一

傳習錄作者:王陽明發佈:延章

2022-5-9 01:42

黃以方,生平不詳。

黃以方問:『「博學於文」為隨事學存此天理,然則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其說似不相合。』
先生曰:『【詩】、【書】六藝皆是天理之發見,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詩】、【書】六藝,皆所以學存此天理也,不特發見於事為者方為文耳。「餘力學文」亦只「博學於文」中事。』
或問『學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為而言,其實思即學也。學有所疑,便須思之。「思而不學」者,蓋有此等人,只懸空去思,要想出一個道理,卻不在身心上實用其力,以學存此天理。思學作兩事做,故有「罔」與「殆」之病。其實思只是思其所學,原非兩事也。』

譯文
黃以方 ( 黃直 ) 問:『先生主張「博學於文是依事去學存此天理,然而,孔子講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與先生的見解好象不一致。』
先生說:『【詩】、【書】等六經均是天理的顯現,文字都包含在其中了。對【詩】、【書】等六經進行研究,均是為了學會存此天理,文並非僅表現在事上。有多餘的精力去學文,也是包含在「博學於文」中間了。』
有人就【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請教於先生。
先生說:『這句話也是有針對性而說的。其實,所學的思就是學,學習有了疑問,就要去思考。「學而不思」大有人在,他們只是漫無邊際地思考,希望思索出一個道理來,而並非在身心上着實用功以存此天理。把思和學當兩件事來做,就存在「罔」和「殆」的弊端。說穿了,思也僅是思他所學的,並非兩回事。』

評析
孔子說:『只顧讀,而不思考、體會,就會越讀越糊塗;只顧思考,而不讀書、求教,那就要想入非非,是更為危險的。』【朱子語頰】說:『「學而不思」,如讀書不思道理是如何;「思而不學」,如徒苦思索,不依樣子做。』又說:『學不止是讀書,凡做事皆是學。且如學做一事,須是更經思量方得。 然只管思量而不學, 則自家心必不安穩, 便是殆也。』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所;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心之本體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體上何處用得功?必就心之發動處才可着力也。心之發動不能無不善,故須就此處着力,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無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誠意。工夫到誠意,始有着落處。然誠意之本,又在於致知也。所謂人雖不知而己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擴充到底,則善雖知好,不能着實好了,惡雖知惡,不能着實惡了,如何得意誠?故致知者,意誠之本也。然亦不是懸空的致知,致知在實事上格。如意在於為善,便就這件事上去為,意在於去惡,便就這件事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於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於正也。如善此,則吾心良知無私慾蔽了,得以致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無有不誠矣。誠意工夫實下手處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也。』

譯文
先生說:『程、朱主張格物就是格盡天下的事物。天下事物如何能格盡?比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如今你如何去格?草木即便能格,又怎樣讓它來「誠」自我的意呢?我認為「格」就是「正」,「物」就是「事」。【大學】中所謂的身,就是指人的耳目口鼻及四肢。若想修身,就要作到:眼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養這個身,功夫怎麼能用在身上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雖然能看,但讓眼睛能看到的是心;耳朵雖然能聽,但讓耳朵能聽到的是心;口與四肢雖然能言能動,但讓口與四肢能言能動的是心。所以,要修身,就需到自己心體上去領悟,常保心體的廓然大公,沒有絲毫不中正之處。身的主宰中正了,表現在眼睛上,就會不合於禮的不看;表現在耳朵上,就會不合於禮的不聽;表現在口和四肢上,就會不合於禮的不言不行。這就是【大學】中的「修身在於正心」。但是,至善是心的本體,心的本體如何會有不善?現在要正心,豈能在本體上用功呢?因此,就必須在心的發動處用功。心的發動,不可能無不善,所以,必須在此處用力,這就是在誠意。若一念發動在好善上,就切實地去好善;一念發動在憎惡上,就切實地去憎惡。意所產生處既然無不誠,那麼,本體如何會有不正的?所以,要正心就在於誠意。工夫在誠意上方有落實處。但是,誠意的根本表現在致知上。「人雖不知而己所獨知」這句話,就正是我心的良知所在。然而,如果知道善,但不遵從這個良知去做,知道不善,但不遵從這個良知不去做,那麼,這個良知被蒙蔽了,就不能致知了。我心的良知既然不能完全擴充,即便知道好善,也不能切實去鍾愛,即便知道憎惡,也不能切實地憎恨,又怎能使意誠呢?所以,致知是誠意的根本所在。但是,並非無依靠的致知,它要在實事上格。例如,意在行善上,就在這件事上做,意在除惡上,就在這件事上不去做。除惡,固然是格去不正以歸於正。從善,就是不善的得到糾正了,也是格去不正以歸於正。如此,我心的良知就不被私慾蒙蔽,可以到達極限,而意的產生,好善除惡,沒有不誠的了。格物就是誠意工夫切實的下手處。格物若能如此,則人人都可為。【孟子】上所謂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其正是這個原因。』

評析
石頭可以破碎,但不能改變堅硬的性質;硃砂可以研磨,但不能改變它的紅色。堅硬和紅色,是本性中具有的。豪傑之士潔身自好,不可用骯髒的東西去玷污的本性,也像這樣;聖人君子誠意正心,不可用私慾去蒙蔽的本性,也像這樣。

先生曰:『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着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裏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譯文
先生說:『世人總認為對格物的闡釋要以朱熹的觀點為標準,他們又何嘗切實運用了朱熹的觀點?我確實真正地引用過。早些年時,我和一位姓錢的朋友探討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現在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力量?我指着亭前的竹子,讓他去格。錢友自早到晚去窮格竹子的道理,費神傷力,第三天時,竟過度勞累臥床不起。當時,我認為他精力不足,自己去窮格,從早到晚仍不理解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與錢友一樣而臥床不起。因而我們共同慨嘆,聖賢是做不成的,主要是沒有聖賢如許大的力量去格物。後來我在貴州龍場呆了三年,深有體會,此時才明白,天下之物本無什麼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自身心上做。我堅信人人都可做聖人,於是就有了一種責任感。此番道理,應該讓各位知曉。』

評析
陽明先生學朱學之時,最疑惑之處是朱子對『格物』的解釋。朱子認為天下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務必格盡天下之物,才能全知。而陽明先生認為既說連一草一木都有自然之理,憑一己之力如何盡天下之事理?陽明先生為了解開這一謎團,曾經親身實驗。據說有一次,王陽明約了朋友,二人預備實驗朱子格物致知的說法,於是選擇庭院裏的竹子為目標,想要窮究竹子之理。二人面對竹子靜坐默思,思想竹子所隱含的自然之理。三日後,友人因精神衰弱而先放棄,七日後王陽明自己也病倒了。經過此番折騰,他若笑着對友人說,『要想刻意去行聖人之道,卻也受制於愚笨的資質無法如願。』

門人有言邵端峯論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灑掃應對之說。
先生曰:『灑掃應對,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灑掃應對,就是致他這一點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長者,此亦是他良知處。故雖嬉戲中見了先生長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師長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又曰:『我這裏言格物,自童子以至聖人,皆是此等工夫。但聖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費力。如此格物,雖賣柴人亦是做得,雖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譯文
弟子中有人說,邵端峯主張小孩子不能格物,只能教導他們灑掃應對。
先生說:『灑掃應對本身就是一個物,由於小孩的良知只能到這個程度,所以教他灑掃應對,也就是致他的這一點良知了。又例如,小孩敬畏師長,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因此,即使在嬉鬧時看到了先生長者,他照樣會作揖以表恭敬,這就是他能格物以致他尊敬師長的良知了。小孩子自然有他們的格物致知。』 先生接着說:『我這裏所謂的格物,自小孩子到大聖人,都是這樣的功夫。但是,聖人格物就更為純熟一些,毫不費力。如此格物,就是賣柴的人也能做到,自公卿大夫到皇上,也都能這樣做。』

評析
做事情從根本做起,經過一段時間必定有所收穫;從枝節做起,必定勞而無功。『根本』的東西寓於萬事萬物之中,並不因事大則『根本』就一定大,事小其根本就一定小。即使象掃地、灑水這樣的小事,象小孩子這樣的對象,其『根本』之點也未曾離開『良知』,時時注意從小事上去體認『良知』才是事情的『根本』。

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艱』二句為問。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艱,行之惟艱」。』
門人問曰:『知行如何得合一?且如【中庸】言「博學之」,又說個「篤行之」,分明知行是兩件。』
先生曰:『博學只是事事學存此天理,篤行只是學之不已之意。』
又問:『【易】「學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
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學存此天理,則此心更無放失時,故曰:「學以聚之。」然常常學存此天理,更無私慾間斷,此即是此心不息處,故曰「仁以行之」。』
又問:『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行卻是兩個了。』
先生曰:『說「及之」,已是行了。但不能常常行,已為私慾間斷,便是「仁不能守」。』

譯文
有位弟子感覺知行不能合一,他向先生請教『知之匪艱』。
先生說:『良知自然能知,本來很簡單。只因不能致這個良知,因而就有了「知之匪艱,行之惟艱」的說法。』
有弟子問:『知行如何能合一?例如,【中庸】上講「博學之」,又講一個「篤行之」,分明是把知行當兩件事看。』
先生說:『博學僅是每件事學會存此天理,篤行僅是指學而不輟的意思。』
弟子又問:『【易傳】中不僅說「學以聚之」,又說「仁以行之」,這是怎麼回事?』
先生說:『也是這樣。若每件事都去學會存此天理,則此心就沒有放縱的時候,因此說「學以聚之」。然而,經常去學存此天理,又無任何私慾使它間斷,這就是此心的生生不息,因此說「仁以行之」。』 又問:『【論語】中孔子曾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與行不就成為兩件事了?』
先生說:『說「及之」,就已經是行了。但不能常行不止,被私慾阻隔了,也就是「仁不能守」。』

評析
【周易·乾】中說:通過學習來培植自己的德性;通過質疑問難來弄懂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用對待事物的仁愛之心來支配自己的行動,並使天下百姓受到恩惠。這段話是講進德、修業的具體方法和待人處世的原則的。認為,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要通過學習的辦法來解決;弄懂疑難問題要通過詢問、商討的方法來解決。為人處事必須遵循仁義的原則。這樣,就可以給天下百姓帶來利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