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郭店楚墓竹簡【凡學】

儒藏作者:孔門師傳發布:汐木

2022-6-13 21:23

凡學者求其心為難。從其所為,近得之矣,不如以樂之速也。雖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貴。

求其心有偽也,弗得之矣。人之不能以偽也,可知也。不過十舉,其心必在焉。察其見者,情焉失哉?

,義之方也義,敬之方也敬,物之節也篤,仁之方也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

情出於性。愛類七,唯性愛為近仁智類五,唯義道為近忠惡類三,唯惡不仁為近義所為道者四,唯人道為可道也。

凡用心之躁者,思為甚。用智之疾者,患為甚。用情之至者,哀樂為甚。用身之者,悅為甚。用力之盡者,利為甚。

目之好色,耳之樂聲,鬱陶之氣也,人不難為之死。

有其為人之??如也,不有夫簡簡之心則采。有其為人之簡簡如也,不有夫恆之志則慢。

人之巧言利辭者,不有夫詘詘之心則流。人之然可與和安者,不有夫奮作之情則侮

有其為人之如也,弗不可。有其為人之願如也,弗?不足。

凡人偽為可惡也。偽斯矣,斯慮矣,慮斯莫與之結矣。

慎,仁之方也,然而其過不惡。速,謀之方也有過則咎。人不慎,斯有過。信矣

凡人情為可悅也,苟以其情,雖過不惡。不以其情,雖難不貴。苟有其情,雖未之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恆,性善者也。未賞而民勸,含福者也。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賤而民貴之,有德者也。貧而民聚焉,有道者也。獨而樂,有內者也。

惡之而不可非者,達於義者也。非之而不可惡者,篤於仁者也。行之不過,知道者也。

聞道反上,上交者也。聞道反下,下交者也。聞道反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眾近從政,修身近至仁。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以故者也。同悅而交,以德者也。不同悅而交,以猷者也。

門內之治,欲其也。門外之治,欲其也。

凡悅人勿隱也,身必從之,言及則明舉之而毋偽。

凡交毋烈,必使有末。

凡於路毋畏毋獨言獨處則習

父兄之所樂苟無大害,納之可也,已則勿復言也。

凡憂患之事欲任,樂事欲後。

身欲靜而毋遣,慮欲淵而毋,行欲勇而必至,貌欲莊而毋拔,言欲直而毋流。進欲遜而毋巧,退欲肅而毋輕,居處欲逸易而毋慢。

心欲柔齊而泊,喜欲智而無末,樂欲擇而有志,憂欲斂而毋,怒欲盈而毋暴。欲皆而毋偽。

君子執志必有夫柱柱之心,出言必有夫簡簡之信。賓客之禮必有夫齊齊之容,祭祀之禮必有夫齊齊之敬,居喪必有夫戀戀之哀。君子身以為主心。

校對說明:此整理本以郭店楚墓簡本為主,上博戰國楚簡補善之。郭店本內容更多。

評價:此篇學界主要定此為【性情論】下篇,我以為應屬於論語此類記載,大概性情為當時儒者所談重點,所以性情之談較多,故暫定為【凡學】。前後語句斷章之處應有許多可待修改地方,然而戰國文字難識,文義古奧,實有難度,待以後有更多研究成果或者出土文獻再整理完善。

提要:

1.「身欲靜而毋遣,慮欲淵而毋偽」至「怒欲盈而毋暴。欲皆而毋偽。」此兩段兩本語句極為錯亂,單獨而論又無嚴密關係,故試綜合整理出一個較可德順序。其中郭店本多出幾句,而上博本亦有一兩句郭店本沒有的句子。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