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由無生。
有天有命,有物有名。
天生鯀,人生卯。
有命有文有名,而後有鯀。
有地有形有盡,而後有厚。有生有知,而後好惡生。
有物有繇有?,而後教生。
有天有命,有地有形,有物有容,有稱有名。
有物有容,有盡有厚,有美有善。
有仁有智,有義有禮,有聖有善。
天生百物,人為貴。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
由中出者,仁、忠、信。由......
仁生於人,義生於道。或生於內,或生於外。
......生德,德生禮,禮生樂,由樂知刑。
知己而後知人,知人而後知禮,知禮而後知行。
其知博,然後知命。
知天所為,知人所為,然後知道,知道然後知命。
禮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者也。
善理而後樂生。
賢者能理之。
禮生於莊,樂生於諒。
禮齊樂零則戚,樂禮零則?。
【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
【詩】,所以會古今之志也者。
【春秋】,所以會古今之事也。
【禮】,交之行述也。
【樂】,或生或教者也。
【書】,......者也。
凡有血氣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莊。其體有容有色,有聲有嗅有味,有氣有志。凡物有本有末,有終有始。
容色,目司也。聲,耳司也。嗅,鼻司也。味,口司也。氣,容司也。志,心司。
義亡能為也。
為孝,此非孝也;為悌,此非悌也;不可為也,而不可不為也。為之,此非也;弗為,此非也。
政其,然而行治焉爾也。政不達文,生乎不達其然也。學,學其也。
政其,然而行治焉。
其為生也,亡乎其形。
知禮然後知刑。
刑非?也。
上下皆得其所之謂信。信非至齊也。
察天道以化民氣。
父子,至上下也。
兄弟,至先後也。
無物不物,皆至焉,而無非己取之者。
悲,喪其所也,無非是。
之弗也。
受,??不逮從一道。
¨¨¨,義然不然。
仁,人也。義,道也。厚於仁,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薄於仁,尊而不親。
¨¨父,有親有尊。長弟,親道也。友君臣,無親也。
人無能為。
有察善,無為善。
察所知,察所不知。
勢與聲為可察也。
君臣、朋友,其擇者也。
賓客,清廟之文也。
多好者,無好者也。
數,不盡也。
缺,生乎未得也。
愛善之謂仁。
仁義為之?。
備之謂聖。
?由敬作。
有生乎名。
喪,仁之端也。
求者,無有自來也。
盈聽之謂聖。
權,可去可徙。
凡同者踴。
禮不同,不豊,不殺。
凡物由望生。
物各止於其所,我行皆有之。
決與信,器也,各以譫詞毀也。
?與容與夫其行者。
食與色與疾。
......止之。
......樂政。
評述:此篇為郭店【語叢一】,學界定【語叢】同有四篇,其中【語叢四】非儒家學說,故不錄。【語叢】語句零散故研究難度極大,字義多有不明者,僅順便將少部分用紅色標識,可讀性不高,待後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語叢三】有一些語句和今本論語孔子所說語句相同,暫不清楚其中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