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8-28 20:51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见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就是商朝的甲骨文。虽然我们知道,在甲骨文之前,一定就有了文字,但因为缺乏考古学证据,所以只能推测。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是商朝中后期王室贵族使用的占卜文字,因其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所以得名为甲骨文。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贵族占卜的记录。
商朝的人大都崇信鬼神,大到祭祀、出征、耕种、渔猎,小到天气、生病、生儿育女等等,都要问卜。占卜的时候,由专门的,被称作“卜人”的巫师,把经过处理的龟甲或者兽骨,放在火上烘烤,然后根据其裂纹,做出“吉”或者“凶”的判断。
占卜完毕之后,还要把占卜结果记录下来,好验证是否灵验。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可惜,甲骨文自己不会给自己卜算一下命运,否则一定伤心不已,因为其命运之艰难曲折,殊为少见。
在历史的演进中,不知从何时起,甲骨文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致使在其后的很长时间内,无人可窥其真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距今只有百年之久的清末,由于一个偶然的、极富戏剧色彩的事件的发生,甲骨文才又重现于人们眼前。
但是,这并不表示甲骨文的命运已经否极泰来,而是从其被重新发现开始,艰难曲折的命运,一直伴随其身边左右。
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何时,目前不得而知,但是直到清末之前,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1899年秋,担任国子监祭酒国立最高学府的校长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于是派人到药店买了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发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开始研究起来。
王懿荣为清末翰林,进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学造诣。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文字,应该是殷商时期的。
然而,王懿荣尚未对这种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就在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自杀殉国。
人们尊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学者为“甲骨文之父”。
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又出土了大批龙骨。
开始,这些龙骨还没被外界所注意时,被当地人挖掘出来后,都当作药材卖给了药店。因为药店不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村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再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就这样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了肚子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在被外界发现其价值之后,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又经历了更多的坎坷和磨难。世界各国的入侵,没落腐朽的朝廷,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民族,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这些国宝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村民的私挖滥掘,导致大量甲骨被破坏,“所得者一,所损失千矣”;而且挖出的甲骨,相当大的一部分被商人和外国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走,大量遗落或流失海外。
据学者胡厚宣统计,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发现到现在,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中国大陆收藏97600多片,中国台湾收藏有30200多片;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发现的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其中已解读出的字不超过3000个。还有相当数量的甲骨文字尚未被解读出,或者虽然有人解读,但是没有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
甲骨文的发现,与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被称为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另外,甲骨文与敦煌遗书、汉简和故宫明清档案一起,又被世人誉为近代中国四大学术发现。
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学科,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