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命途多舛的甲骨文│08

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布:青禾田講古

2022-8-28 20:51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見到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就是商朝的甲骨文。雖然我們知道,在甲骨文之前,一定就有了文字,但因為缺乏考古學證據,所以只能推測。

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甲骨文是商朝中後期王室貴族使用的占卜文字,因其鐫刻在龜甲或獸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所以得名為甲骨文。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貴族占卜的記錄。

商朝的人大都崇信鬼神,大到祭祀、出征、耕種、漁獵,小到天氣、生病、生兒育女等等,都要問卜。占卜的時候,由專門的,被稱作『卜人』的巫師,把經過處理的龜甲或者獸骨,放在火上烘烤,然後根據其裂紋,做出『吉』或者『凶』的判斷。

占卜完畢之後,還要把占卜結果記錄下來,好驗證是否靈驗。這些記錄下來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可惜,甲骨文自己不會給自己卜算一下命運,否則一定傷心不已,因為其命運之艱難曲折,殊為少見。

在歷史的演進中,不知從何時起,甲骨文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致使在其後的很長時間內,無人可窺其真顏。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距今只有百年之久的清末,由於一個偶然的、極富戲劇色彩的事件的發生,甲骨文才又重現於人們眼前。

但是,這並不表示甲骨文的命運已經否極泰來,而是從其被重新發現開始,艱難曲折的命運,一直伴隨其身邊左右。

甲骨文最早出土於何時,目前不得而知,但是直到清末之前,歷代學者都沒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1899年秋,擔任國子監祭酒國立最高學府的校長的王懿榮得了瘧疾,於是派人到藥店買了一劑中藥。王懿榮無意中發現其中的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面,刻畫着一些符號。對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榮便開始研究起來。

王懿榮為清末翰林,進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學造詣。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確信這是一種比較完善的文字,應該是殷商時期的。

然而,王懿榮尚未對這種文字進行深入研究,就在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自殺殉國。

人們尊稱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學者為『甲骨文之父』。

後來,人們找到了龍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陽小屯村,又出土了大批龍骨。

開始,這些龍骨還沒被外界所注意時,被當地人挖掘出來後,都當作藥材賣給了藥店。因為藥店不收上面有刻畫痕跡的龍骨,村民就用小刀將上面的痕跡刮掉,再賣給藥鋪。於是許許多多的商代史料就這樣被磨成粉,當作藥吃進了肚子裡,這就是所謂的『人吞商史』。

在被外界發現其價值之後,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又經歷了更多的坎坷和磨難。世界各國的入侵,沒落腐朽的朝廷,處於生死存亡關頭的民族,動盪不安的局勢,使得這些國寶沒能得到應有的保護。村民的私挖濫掘,導致大量甲骨被破壞,『所得者一,所損失千矣』;而且挖出的甲骨,相當大的一部分被商人和外國人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走,大量遺落或流失海外。

據學者胡厚宣統計,從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發現到現在,共計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中國大陸收藏97600多片,中國台灣收藏有30200多片;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到目前為止,學者們發現的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 4500個,其中已解讀出的字不超過3000個。還有相當數量的甲骨文字尚未被解讀出,或者雖然有人解讀,但是沒有得到眾多學者的認可。

甲骨文的發現,與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遺蹟,被稱為中國考古的三大發現。另外,甲骨文與敦煌遺書、漢簡和故宮明清檔案一起,又被世人譽為近代中國四大學術發現。

如今甲骨學已成為一門世界性學科,它對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