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8-30 17:15
重要的臣子,對於君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不下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歷史故事中就經常形容,每次一有重要的臣子死了,皇帝或者國王都會傷心的說,如同斷掉了自己的一個膀臂。
確實,每個國君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靠自己一個人是鐵定不成的,必須有幾個能力出眾的臣子輔助。那麼,齊桓公呢?齊桓公當然也有很多臂膀,像那兩個上卿,就是幫助齊桓公即位的高傒和國懿仲,像一直輔佐齊桓公的鮑叔牙等都是,而其中最重要的那條,就是差點一箭射死齊桓公的管仲。
管仲本來一直輔佐的是公子糾,在兩位公子爭奪齊國國君之位的時候,更是一箭差點射死齊桓公。後來,齊國打敗魯國後,齊桓公要求魯國將管仲押送回齊國,表示要將管仲碎屍萬段來解恨。管仲則表示願意回齊國受死,甚至在去齊國的路上,為了能早點趕回齊國,還特意編了首曲調激昂的歌曲,教給同行的人唱,好讓大家忘記疲勞,儘快趕路。
管仲這麼急着趕回去送死嗎?當然不是。因為管仲心中明白,自己回去是要被重用,是要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去的。
管仲之所以這麼有把握,是因為鮑叔牙。
鮑叔牙和管仲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堪稱生死之交。管仲堅信,鮑叔牙一定會說服齊桓公,重用自己。因為鮑叔牙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本領。
事實果然如此。在齊軍和魯軍交戰之時,齊桓公想的還是一定要殺死管仲以泄恨。這時,鮑叔牙來找齊桓公,建議齊桓公想辦法將管仲弄回來,委以重任。齊桓公一聽就急了,我正想着怎麼弄死他呢,還委以重任?
鮑叔牙勸齊桓公,說前面那叫各為其主,並不是私人恩怨,又對齊桓公說:『以國君之尊,我已經沒能力再給您增加榮耀了。如果您只要治理好齊國就行,那麼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果您要成就王霸之業,非管仲不可。管仲輔佐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一定會強盛起來。』
齊桓公不愧為雄才偉略的人物,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因為擔心魯國也知道管仲的大才,而扣留或者殺死管仲,為了讓管仲能安全返回齊國,齊桓公才特意在給魯國的信中表示,要親自殺死管仲以解心頭之恨。
聰敏無比的管仲早就看穿了這點,所以才急急忙忙的趕回齊國。
果然如同管仲所料,剛進入齊國不久,鮑叔牙就趕到了,親自幫他除掉戴在身上的刑具,齋戒沐浴後,拜見齊桓公。齊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用非常隆重的禮節接待管仲。和管仲一番促膝長談後,發現管仲果然有曠世奇才,於是拜管仲為相,共同振興齊國。管仲也欣然應允。
管仲又向齊桓公推薦了幾個人才,就是號稱『齊國五傑』的五位傑出的人才,分別是:隰xí朋、寧戚、王子成父、賓須無、東郭牙。齊桓公也全都封為重臣。從此,齊國展開了騰飛的翅膀。
那麼管仲既沒有為自己的死去的君主公子糾自殺,也沒有替他報仇,甚至連離開齊國去別的國家做官或者隱入山林都沒有,還特別痛快的輔佐了公子糾的對手齊桓公,是不是表示管仲對公子糾不忠心呢?
這麼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盡然。
因為管仲有更高的目標,那就是『定國家,霸諸侯』。
況且,在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賢士們的思想還沒那麼多的束縛,很多賢士都是抱着成則留不成則去,或者誰能給我提供施展才華的場地,就輔佐誰的觀點,像我們所熟知的孔子、孟子,都曾經周遊列國。為什麼周遊列國?到處推銷自己的治國理念唄。哪個國君接受,就在哪個國家留下來,不接受,就繼續下一站。像孫武、商鞅、孫臏、李斯、韓非等等,都曾經在不同的國家當過官或者成名,其中,甚至有很多是自己出生國家的敵對國家。當然,一般都會優先考慮自己出生的國家,但是如果不行,也就毫不留戀的轉身掉頭而去了。
這些人不太在乎金錢、名利、爵位,更在意的是能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能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顯然,管仲就是這類人。
所以,這裏管仲只是從齊國的一個公子,投靠到另一個公子而且當時已經是正式的齊國國君了手下,確實算不上什麼大事。
在齊桓公的帶領,在眾多臂膀的輔佐之下,齊國一飛沖天,很快就成為了天下霸主國。齊桓公也成為了中原第一個霸主,並受到周天子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