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4 13:11
长大成人的孔子,开始步入社会。
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当过管理畜牧业的小吏,因为颇有学问、本领,再加上办事认真,所有他负责的事情,都做的非常好,于是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再加上孔子精通周礼,很多人来登门求教,愿意拜孔子为师,慢慢地,27岁左右,孔子开办起了私人学校。
鲁国大夫孟僖子认为孔子是大贤,临死前特意叮嘱自己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去向孔子学习,拜孔子为师。
孔子三十四岁那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经过南宫敬叔的推荐,当时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让孔子到周国都洛邑去进修。传闻的孔子问礼于老子,就是发生在这个时间的事。
正在孔子的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随鲁昭公一起到齐国避难。
后来齐景公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向齐景公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齐景公也非常看重孔子,想要重用于他,但是遭到当时齐国宰相晏婴的反对,齐景公于是没有任用孔子。
孔子一共在齐国待了差不多两年,有齐国大夫要加害孔子,于是孔子离开齐国,回到鲁国,继续教书生涯。跟随孔子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孔子并不是只想当个教师,他有非常远大的政治抱负,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到了公元前501年,已经51岁的孔子,被鲁国当时的国君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负责治理中都这个地方。孔子治理中都一年,政绩卓著,四方敬仰。于是鲁定公提升孔子为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不久又提升为司寇,摄相事。此时的孔子,已经相当于是鲁国的副宰相了。
这年夏天,正好赶上齐、鲁夹谷会盟。
当时的形式是齐强鲁弱,齐国曾经多次侵占鲁国土地。但是齐国在和鲁国交锋中,也是损失惨重,并且,齐国也面临着重重内忧外患,所以,齐景公主动约会鲁定公,要求会盟。当然,齐国也是没安好心,准备趁机要挟,甚至劫持鲁定公,好以之为筹码。
鲁定公接到会盟的信函后,找来孔子商量这件事。
孔子认为应该去,但是必须做好准备。
首先,双方将会盟地点约定在齐、鲁两国交界处的夹谷。
同时,孔子从文、武两方面入手,做好了准备工作。武的方面,鲁定公召集两员大将为左右司马,各自率领兵车五百乘随从保护,又召集另一员将领率领三百胜兵车,距离夹谷十里扎营,以为接应。文的方面呢,自然由孔子负责应对。
到了会盟地点,齐国果然早就做好了安排,图谋不轨。但是见到鲁国文武齐备、军容肃整,也不敢轻举妄动,几番试探下来,武的,由保驾的左右司马保护鲁定公;文的,孔子更是有理、有利、有节,既合乎礼仪,又寸步不让。
孔子先是识破了齐国要借助混乱劫持鲁定公的诡计,并义正言辞的指出,齐景公无奈,只得命人离开。接下来,齐人又借助献乐助兴为由,安排乐工戏耍鲁定公。孔子再一次运用礼仪的规范,进行反击,并命令有关负责人,刀斩了戏耍鲁定公的乐工。
面对毫无破绽的鲁国君臣,最终,无奈的齐景公只得在盟约书上签字,并在事后,按照约定,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可以说,齐国这次是彻底的偷鸡不成蚀把米,鲁国则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上的胜利。
史称此次会盟为“夹谷会盟”。
不过,夹谷会盟后,齐国君臣深刻意识到,有孔子的鲁国是个大威胁,必须将孔子从鲁国赶走。他们想出一个很简单,但是很有效的计策,那就是运用美人计,离间鲁国国君和孔子。
齐国派人给鲁定公送来八十名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女乐。鲁定公非常高兴的接受了。从此,陷入享乐之中不可自拔,将国家大事全都抛到九霄云外。
孔子怎么可能容忍国君如此胡作非为,于是不停的劝谏。开始的时候,国君还勉强应付一下,不外乎太累了,休息休息,过几天就会继续治理国家之类。后来实在是嫌孔子啰嗦,索性就不再见孔子了。
孔子见国君不但不知悔改,还慢慢对自己不理不睬了,也就对国君彻底失望了。
于是,在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那年,带领着自己的众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行。这一走,就是14年,期间虽然曾经短暂回到鲁国,但是不久就又离开。
孔子之所以周游列国,就是希望在别的国家,能找到接受自己的治国理念,赏识自己的君主。
因为孔子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少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孤独、残疾的人有所依靠;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欺诈,没有偷盗,人人讲信用,大家过着和睦安宁的生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就是圣人孔子的最高理想,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