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9-5 22:49
吳國軍隊在孫武和伍子胥兩大軍事奇才的統領下,軍力飛速增長。
但是楚國畢竟是一個超級大國,不管是國土面積、綜合國力、人口、軍隊數量等,都不是新崛起的吳國所能比擬的。要想打敗楚國容易,佔領幾塊地方也不難,但是要想徹底消滅楚國,那就是任重而道遠了。
伍子胥雖然報仇心切,但是也深深的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和孫武商議一番後,由孫武向吳王闔閭建議,運用疲敵、擾敵之策,就是將自己的軍隊分成三部分,互相輪換,持續不停的對楚國發動襲擊。
楚國軍隊不明虛實,不得不每次都派出大量軍隊前來迎戰。如果哪次楚軍來少了,就可能被吳軍吃掉;楚軍大部隊來了,吳軍就撤退,等楚軍大部隊回去了,吳軍又來了。就這樣持續不斷的消耗楚國國力,在鍛煉了吳國軍隊的同時,還沒有讓吳國的士兵感覺疲憊。另外時間長了,楚國上下都開始麻痹起來,對吳國的進攻不再敏感。
這種騷擾戰,整整持續了六年。
楚國被折騰的是疲憊不堪,軍心渙散,軍隊士兵更是怨聲載道。同時,楚國君臣也錯誤地認為,吳國也就是敢來搗搗亂,屬於打不死你,我噁心死你的類型,整個楚國對吳國的警惕性也降到了最低點。
這時,對楚國的全面戰爭,就差一個契機了。就在這時,機會來了。
楚國的附屬諸侯國蔡國和唐國的國君,一次去覲見楚昭王,結果身邊的寶物被楚國令尹囊瓦看中,於是向二位國君索要。二位國君捨不得,沒給,就被囊瓦以私通吳國的罪名扣押在楚國國都三年。後來沒有辦法,二位國君還是屈辱的將寶物敬獻給囊瓦,才被放回各自的國家。
二位國君不堪此辱,背叛楚國,蔡國國君更是送子為質,與晉國結盟,借兵伐楚。中原各國早就看楚國彆扭,現在得此良機,大規模結盟,晉、齊、魯、宋、蔡、衛、陳、鄭等十八個諸侯國組成盟軍,準備共同討伐楚國。蔡國為表示決心,率先攻打楚國的另一個附屬小國,沈國。
楚國發現形勢不好,於是先發制人,發兵攻打蔡國。
而諸侯聯軍規模雖大,但是人心不齊,辦事拖沓,一直沒有實質性的行動。蔡國感覺形勢危險,約好唐國,向吳國求援。
吳王闔閭找來孫武、伍子胥商量,君臣都覺得全力進攻楚國的時機到了,可以進兵了。於是吳國以救援蔡國的名義,由吳王闔閭親自領軍,由孫武、伍子胥為領軍將領,率領吳國所有的精銳人馬約三萬人,在蔡國、唐國的掩護下,直插楚國防禦薄弱的東北部。
楚國軍隊急忙回防。
此時的孫武又用奇謀,選出3500名精銳士兵為先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穿插,深入楚國腹地,僅用幾天時間,就到達漢水東岸,對楚國實施奇襲。
這一下,楚國君臣徹底慌了手腳,幾乎派出傾國之兵,來到漢水西岸,與吳軍對峙。
接下來,吳軍又在孫武的指揮之下,誘敵深入,以逸待勞,與楚軍交戰中三戰三勝,最終楚軍軍心混亂,全軍潰敗,在爭相渡過漢水逃命時,被吳國軍隊大量殺傷、俘虜。
獲得大勝的吳軍毫不停留,直撲楚國都城郢都而去,年幼的楚昭王嚇得棄城而逃。
至此楚軍全線潰敗,吳軍順利攻入楚國都城郢都。
史稱此次戰役為『柏舉之戰』,以孫武為主將的吳軍,3萬人對陣楚軍20萬人,以完勝而告終,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被史學家稱之為『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
這場戰役發生在吳王闔閭九年,就是公元前506年。其中,孫武功勞巨大,【史記】稱讚孫武:『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吳軍攻佔郢都之後,以佔領軍的姿態,燒殺搶掠,無所不為。
孫武認為不可能一下子徹底佔領楚國,勸闔閭立太子建的兒子勝為楚國國君就是和伍子胥一起逃亡到吳國的那個,這樣等於變相的收服楚國。闔閭卻貪心想一下就滅掉楚國,沒有聽從孫武的建議。
伍子胥這時什麼也不管了,直接領人找到楚平王之墓,掘開墓葬,毀掉棺槨,拉出楚平王的屍首,用銅鞭鞭屍三百下,然後將楚平王的屍骸棄於荒野。至此,伍子胥終於算報了父兄之仇。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聽到楚國國都被攻破,伍子胥開棺鞭屍的消息,痛心不已。派人勸阻伍子胥,伍子胥根本不聽。想去求援,遍觀中原各諸侯國,都是楚國的敵對國家,只有秦國態度模稜兩可,而且楚昭王的生母,就是秦國秦景公的女兒孟嬴,也就是說楚昭王是現在秦國國君秦哀公的外甥。於是申包胥出發前往秦國求援。
然而秦哀公也不是什麼明君,對於楚國更是沒什麼好感,開始的時候,根本不予理睬。申包胥在秦庭外哭泣七天七夜,水米未進,眼中直至流出血淚。
申包胥的忠誠終於打動了秦哀公,認為:『楚雖無道,有臣如此,可無存乎。』於是派大將率領兵車五百乘救楚。
此時楚國國內,因為吳軍殘暴不仁,激起楚國上下同仇敵愾,紛紛反抗吳軍的暴行。楚國君臣在敗逃過程中,也開始聚攏殘兵敗將,實力慢慢有所恢復。恰在此時,秦兵趕到。吳軍反而陷入秦楚包圍之中。
在與吳軍交戰時,申包胥身先士卒衝殺在前,極大的帶動起秦軍的士氣。反觀吳軍,從進攻楚國開始,已經超過一年,士兵疲憊,軍心思歸,再加上各個燒殺搶掠,集聚財富無數,都想着回家過好日子,哪個還肯拼命,於是被秦軍殺得大敗。
由於闔閭長時間留在楚國,吳國的宿敵越國,趁機發動對吳國的進攻,連戰連勝。吳國內部又發生叛亂,闔閭的弟弟夫概趁哥哥不在吳國,自立為吳王。
處於內憂外亂中的闔閭,在公元前505年9月,在佔領楚國國都將近一年之後,不得不下令吳軍退出楚國。撤退途中,伍子胥命令拆毀昭關。
回國後的闔閭,輕鬆擊敗夫概,夫概逃到楚國去了。
越國看到吳國大軍回歸,也停止入侵,雙方恢復對峙局面。
吳國雖然沒有徹底佔領楚國,但畢竟是一場空前絕後的勝利,而且繳獲、劫掠來的財物、人口等不計其數,所以穩定下來後,大肆封賞以孫武為首的功臣。
楚國經歷幾乎滅國之危,最後在申包胥求來的秦軍幫助下,總算成功復國。
申包胥不負前言,實現了當初和伍子胥說的『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的承諾。
楚國復國,申包胥當為首功,楚昭王要獎賞申包胥,申包胥卻堅辭不受,後來帶領全家,隱居山中。
楚國雖然元氣大傷,但是畢竟國力雄厚,基礎牢固,並且楚昭王也算得上一代明君。在楚昭王帶領下,楚國很快從滅國之痛中崛起,打敗周圍的敵人,重新進入超級大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