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9-6 08:28
夫差其人,恃勇好戰,一直以爭霸中原為目標。以前還擔心越國在背後拉後腿,現在好了,越國已經徹底變成自己人了,不但不是後患,還變成了後援,終於可以放心的大殺四方了。
【莊子】中的那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就是諷刺的這個時期的吳王夫差。
故事說:
一次,夫差要攻打楚國,並蠻橫的告訴大臣,有敢於勸諫者殺無赦。大家明知道現在不是攻打楚國的好時機,但是誰也不敢說話。
吳王的侍從中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想出來一個好辦法。他拿着打鳥用的彈弓,在吳王即將經過的路上,做出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夫差走到他的身邊,看他這麼專注,就驚奇的問他在幹什麼。年輕人裝作才看到夫差的樣子,邊指給夫差看邊說:『大王你看,樹上有一隻蟬,正在一邊喝着露水,一邊高興的唱歌,可是它不知道,在它的旁邊,正有一隻螳螂,舉着兩把大刀要抓住它做早餐呢。而螳螂的眼中只有自己的獵物,沒想到它的後面,正藏着一隻黃雀,已經伸出脖子要啄螳螂。而黃雀的注意力都在螳螂身上,卻沒看到樹下的我,正拉開彈弓準備將黃雀打下來啊。而我呢,光注意黃雀了,沒看到大王您過來,沒給您行禮,我也犯了罪啊。大家都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忘記了身後的禍患啊。』
夫差聽明白了侍從的意思,暫時停止了這次戰爭。
當然,目光短淺的夫差,只是暫時聽進去了勸諫而已,轉臉也就丟到腦後去了。
但是這個成語,這個故事卻一直流傳了下來,警醒後人。
吳王夫差七年,夫差聽說齊國的齊景公死了,齊國內亂,於是派大軍討伐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大患,現在縱容越國做大,卻攻打齊國,是捨本逐末,是很危險的舉動。但是夫差不聽,執意派軍攻齊。
現在的吳國,至少在表面上,確實是兵精將勇,這次攻打齊國,大敗齊國軍隊。
吳王夫差九年,吳國攻打魯國。
十一年,再次攻打齊國。
……
夫差胡作非為的時候,越國一面默默發展,一面用盡手段蠱惑夫差。
伍子胥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一次次的勸諫夫差。而夫差在西施和伯嚭的挑撥下,不但不聽,反而和伍子胥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吳王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實際上,這已經幾乎是明着告訴伍子胥,準備要他的命了。你想啊,派自己國家最重要的領兵大將去苦大仇深的敵對國家,不是送死是什麼?
伍子胥呢,此時也已經對夫差徹底失去了信心,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家族的後事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整個家族都給吳國陪葬,趁着此次出使的機會,伍子胥將自己的一個兒子託付給齊國的鮑氏家族,給自己的家族留下一點香火之意。
正苦於找不到伍子胥破綻的伯嚭,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立刻跑到夫差面前,添油加醋,誣告伍子胥暗中串通齊國,陰謀造反。
早就煩透了伍子胥的夫差,毫不猶豫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寶劍屬鏤shǔ lòu賜給伍子胥,令其自盡。
伍子胥仰天長嘆,追悔不已:『當年如果沒有我,哪來你父親的吳王之位?又哪有你的今天?當年你父親並不欣賞你,立太子時,又是我冒死力爭,你才能戰勝其他幾位公子,立為太子。你剛剛當上太子時,對我是感激涕零,表示將來當了吳國國王后,願意將吳國分一半給我,我拒絕了。你主動給我我都不要,我又怎麼會陰謀造反篡位呢?這是伯嚭讒言陷害,而你卻是非不分啊。還是先王的眼光更準確啊,真不應該將吳國國君之位傳給你啊。』
憤恨之極的伍子胥自盡前留下遺言,讓自己的家人將自己的眼珠挖出,掛在吳國都城的城門上,自己要親眼看着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夫差聞聽伍子胥臨終遺言,怒髮衝冠,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首拋棄在錢塘江中。
傳聞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傳說之一,就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死後,吳國的軍政大權全部落於伯嚭之手。
吳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率領吳國所有精兵,北上與晉國等中原諸侯國會盟於黃池,想爭奪中原霸主之位。夫差走後,吳國只留下少部分老弱殘兵,由太子友坐鎮。
越王勾踐感覺時機成熟,一把撕下謙恭的面具,親自率領四萬普通士兵和六千精銳越軍,悍然攻入吳國。
越軍兵分兩路,一路掐斷吳軍主力回援之路,掩護主力部隊;一路由勾踐親自率領,直撲吳國國都。
吳國太子友一面派人飛報夫差,一面組織人馬對敵。吳國的老弱殘兵哪裏是蓄謀已久的越國的對手,大敗,連太子友都當了俘虜,被殺。越軍趁勢攻入吳國都城。
夫差接到國內的急報時,正是和晉國爭當盟主最緊急的關頭。此時的夫差一方面是好大喜功,一方面也是頗有幾分急智,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受到諸侯夾攻,連斬報信使者七人,暫時隱瞞下國內之亂,從容完成盟約後,引軍徐徐退去。
知道國內大敗的夫差,首先想到的還是自己的面子問題,在撤退回國的路上,還在想要攻打宋國,想用一場勝利來掩蓋國內的慘敗,當然,同時也是為了穩定一下軍心。被伯嚭勸阻。
軍心大亂加上征戰已久,吳軍毫無戰心,夫差不得不放低身段,派人向越國厚幣求和。越王勾踐看到吳軍主力的實力仍在,一味強攻,勝負難料,同時也知道以現在越國的實力,還滅不掉吳國,於是同意了吳國的求和,勝利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