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布:青禾田講古
2022-9-6 08:34
大敗之後的夫差,不但沒有幡然悔悟、銳意進取,反而因爲經受不起沉重打擊,由狂妄自大變得畏首畏尾、自暴自棄,更加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再加上內有西施,外有伯嚭,另外這幾年,吳國又連續發生自然災害,所以吳國的國力,持續而穩定的下滑著。
吳王夫差十八年公元前478年,吳國發生大規模災荒。越王勾踐趁機再次伐吳,夫差鼓起餘勇,親自領軍迎擊來犯之敵。雙方在笠澤之地隔江對峙,然後展開決戰。
越軍趁著黑夜,兩翼兵馬佯裝渡河進攻。夫差中計,調動吳軍主力,兵分兩路迎擊敵人。越軍主力部隊趁亂渡河,秘密接近吳軍大營,發動猛烈進攻。吳軍中軍倉促迎戰,很快被打得大敗,四散潰逃。派去迎擊越軍渡河的兩路吳軍急忙回援,又被隨後跟進的兩路越軍佯裝渡河進攻的那兩路隨後殺來,前後夾擊下,也大敗潰逃。
不過吳軍畢竟身經百戰,敗不多遠,開始整頓隊伍,準備再戰,結果再次陷入包圍,再次大敗。夫差見無力挽回敗局,只得引敗兵退回吳國都城附近。
笠澤之戰後,吳越之間的軍事力量,發生根本性變化,越國不論國力、軍事力量,都占到了絕對的上風。吳國到此,已經無力反攻,吳王夫差,坐等死亡而已。
越王勾踐二十二年吳王夫差二十一年,公元前475年,勾踐再次伐吳。吳軍已經無力迎戰,只得退守都城姑蘇城。
因爲吳國都城城牆又高又厚,再加上城內糧草充足,所以很難短時間內攻打下來,於是勾踐命令越軍在吳國都城外築造簡易城池,做好長期圍困的準備。
這場戰爭打了差不多三年。期間,夫差多次派人求和,言辭一次比一次謙卑,但是都被越國拒絕。後來勾踐都有點動心了,想要像當年夫差對自己那樣,暫時放過夫差,范蠡反對,認爲:『當年天以越賜吳,吳不取,才有今天亡國之禍。現在天以吳賜越,我們怎麼能不取,難道想等著吳國翻過身來再滅掉越國嗎?』
勾踐比夫差好就好在,此時的勾踐還能聽得進忠言,於是繼續進攻。
最後關頭,夫差給范蠡寫信說:『我聽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覆滅,謀臣必亡。現在吳國已經對越國沒有任何威脅,難道你就不替自己想想,留下苟延殘喘的吳國,好給自己留條後路嗎?』
范蠡知道夫差說的有理,但是並沒有按照夫差的想法去做,而是不斷督促越軍進攻,直到公元前473年,吳國都城被攻破。
而這一切,都應驗了當年伍子胥的判斷。
夫差見大勢已去,活路已斷,舉劍自刎而死。死前後悔當年不聽伍子胥的忠言,反而逼死伍子胥,遂以袖蒙面,表示死後無顏見伍子胥。
至此,吳國滅亡。
而那位吳國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的伯嚭,到這時還是得意洋洋的,認爲自己有大功于越國,雖然吳國滅亡了,但自己在越國一樣能吃香的喝辣的。他卻不知道,除了昏聵至極的國君,誰會用這些禍國之人啊。在夫差自刎後,勾踐毫不猶豫的殺了伯嚭。
滅吳後的勾踐,挾大勝之威,趁勢北上爭霸。諸侯懼其威勢,奉其爲霸主。
此時的勾踐,脫掉臥薪嘗膽的外衣,展現出不可一世之態。
范蠡早有去心,見此,與勾踐請辭,飄然離去。臨走前給文種寫信說:『我聽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越王其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可與履危不可與安。我要離開了,我勸你也離開吧,不然勾踐一定放不過你。』
然而文種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認爲自己這麼全心的輔助勾踐,勾踐怎麼會對不起自己呢?不過心理也有點不踏實,於是稱病不朝。
終日疑心重重的勾踐,本來就對雄才偉略的文種很是不放心,現在看文種不來上朝,認爲文種有了異心,加上身邊的佞臣一頓讒言,於是招來文種,對他說:『當年你給我獻破吳七策,我只用了三策,就滅了吳國。還有四策沒有使用,浪費了太可惜,你說那四策怎麼用好呢?』文種搖頭,表示不知道。勾踐接著說:『這樣吧,乾脆你帶著那四策,去地下幫助我的先王戰勝吳國的前人吧子爲我從先王試之。』然後將夫差賜死伍子胥的那把屬鏤劍賜給了文種。
文種至此才明白,勾踐是要讓自己自殺。後悔不聽范蠡的勸告,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啊。於是文種也用屬鏤劍自刎而死。
那麼,西施的結局又如何呢?沒有定論,屬於歷史上的一個謎團。
有說法認爲,西施在迷惑夫差的過程中,真的愛上了夫差。一面是自己的祖國,一面是自己的愛人,西施很苦惱。在幫助越國滅掉吳國後,感覺對不起夫差,於是自殺了,去陰間找真愛夫差去了。
還有說法是,因爲西施太漂亮了,勾踐自己,或者勾踐的夫人,或者范蠡,怕勾踐會被西施迷惑,反過來殃及越國,就將西施沉於太湖中溺死。
還有一種比較美好的結局是,范蠡當年剛剛見到西施時,二人就心心相映,互相愛上了對方,但是爲了國家,不得不勞燕分飛。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就找到了西施,然後和西施一起,悄然隱遁,駕扁舟消失於煙波浩渺之中,成了神仙眷屬,從此過上了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當然,越國也沒有逃脫衰敗、滅亡的命運,一百多年後的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上了齊國的當,攻打楚國。楚國也早有滅越之心,早有準備。
此一戰,越王無疆戰死。因爲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無疆的幾個兒子爭奪越國君主之位,各自建國,導致越國分裂。大量領土被楚國吞併,越國從此徹底衰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