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8 08:50
两年之后,到了公元前359年,秦孝公觉得自己的君位已经稳固,再次和商鞅商量后,准备开始实行变法。
为了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反应,秦孝公先是在朝廷上,举办了一次辩论会。商鞅不是贵族,又没有做官,本来没有资格参加这次朝廷大会,但是为了说服群臣,秦孝公特意将商鞅请来,让他参与辩论。
辩论中,守旧派贵族认为,效法古代,不会有过错;遵循礼制,不会出偏差。秦国自古以礼治国,官吏都很熟悉,百姓也能相安。如果变法,不按祖宗原有的法律办事,毁坏了自古相沿的礼,有可能会造成大乱,所谓“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礼治到了东周,已经变质,而且礼治最重要的核心是尊王攘夷,在战国时期,攘夷的思想仍在,但尊王的思想已经被诸侯公国称王所抹杀,因此,守旧贵族的“遵循礼制”必然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是那些贵族担心变法会损害自己的既得利益。
商鞅义正辞严的反驳:“为了国家的富强,完全不必丝毫不差的按照旧制度办事商鞅的“大国小家”思想切合了秦孝公,但短期触犯了贵族的利益,长期触犯了民本,实际上这是中央集权制的萌芽。而且,说起古礼,夏、商、周三代,礼制各不相同,春秋时期五个霸主,也各有各的制度。如果说效法古代,那么到底要效法哪一个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时代在不断变化,古代的人都能按照当时的情况,订立礼法、制度,我们就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秦国现状的,新的礼法、制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鞅的话,说的守旧派贵族哑口无言。但是他们并没有心服口服。
当时秦国的现状为,即使有国君的支持,但是没有多数贵族的拥护,是很难做成事的。所以秦孝公和商鞅采取了分步变法的决定。
首先,秦孝公选拔了一批有才能、有实干精神,又支持变法的平民为下级官吏,扩大革新派的力量。同时为了不刺激贵族,商鞅暂时还是没有担任官职,而是隐于幕后,负责推荐和培养人才,做好变法的准备。
与此同时,退出“垦草令”,就是鼓励平民百姓开垦荒地。
不明所以的贵族,本能的阻止。秦孝公没有理睬,坚决的推行了下去。
因为这个政令对百姓好处极大,而对贵族几乎没有影响,有些贵族甚至因此而得利,所以慢慢的,贵族的反对声也就小了。
三年之后,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秦国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而贵族们发现变法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害处,对变法的反应也就没有那么激烈了。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正式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全面实行变法。
当时,秦国的官爵分为二十级,一级最低,二十级最高。左庶长是第十级,属于中层,不算很高的官职。
要想实行变法,首先要取信于民,就是要让全国百姓信任官府说的话,改变过去百姓心目中,官员说话不算数的印象。
商鞅采取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一天早晨,商鞅领着几个差役,来到国都南门附近的一个繁华的市场旁边,在一块空地上,立起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的柱子,同时有人宣布:“左庶长商鞅大人有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柱子,从这里搬到北门去,就将给予十两金子的奖赏强国首要是强公室,而强公室在贵族阻力重重的情况下,强民即可赖以突破,然而后期则需弱民以强公室。”
要知道,在当时,十两金子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那根柱子,也并不是太重,力气大一些的壮汉,几乎都能搬得动。
但是大家都认为,这一定又是哪个官老爷想出来的,耍弄百姓为乐的游戏,真搬过去,得不到奖赏不说,说不定还得挨上一顿打,这种事以前可没少发生。因此,一整个上午,没有一个人愿意尝试。
后来,商鞅又将奖赏提高到五十两金子。
这时,一个魁梧的年轻人动心了,扛起了这根柱子,向北门走去。很多凑热闹的人跟在后面,等着看这个年轻人的笑话。
到了北门,商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盒子,打开给大家看,里面果然装着亮闪闪的五十两金子。见到商鞅果然将金子给了那个年轻人,人群轰动起来。很多人都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去试一下。大家一下子,就对商鞅产生了信任。
商鞅接下来宣布,我们说话是算数的,说到的一定会做到,希望大家也信任官府。凡是官府提倡的,做好了有赏;凡是官府禁止的,做了会罚,严重的甚至会杀头。
接下来,开始公布变法的法令。
秦国的变法,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