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故事(青禾田講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發佈:青禾田講古
2022-9-9 09:01
桂陵之戰後,魏國雖然有些傷筋動骨,但是底蘊還在,經過幾年的修整後,隨着軍力的慢慢恢復,再次開始對外用兵。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去侯稱王』,並且在逢澤這個地方舉行會盟,但是這個會盟遭到韓國的反對。韓、魏反目成仇。
按照【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342年,魏國派遣大將穰疵ráng cī攻韓,韓國派將軍孔夜抵擋,連戰連敗,抵敵不住魏國的進攻,無奈,韓國國君韓昭侯派人向齊國求救。
【史記】中多處有關於此戰的記載,但是卻自相矛盾,頗為混亂【史記】如實收錄不同國家的記載,不能稱為自相矛盾。
【史記·魏世家】記載,這裏是魏國進攻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援;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裏面的記載為,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和韓國關係好,因而韓、趙組成聯軍,共同對抗魏國,因為戰局不利於韓趙聯軍,所以韓國向齊國求援,時間也記成了齊威王的兒子齊宣王二年;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裏的記載又為,這一戰是魏國和趙國聯合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而【史記·韓世家】裏面,同一個時間段的記載卻為『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為什麼同一本【史記】,卻在四處,記載同一件事時,出現了四個版本?只能說,司馬遷老人家,寫到這裏時,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
當然,【史記】一書雖然是中國史學上的一座豐碑,但是其中誤差還是在所難免的,不能苛求。說太史公犯暈,笑談而已。
這件事的起因,雖然記載的大相逕庭,但是接下來的發展,史書上的記載大體上還是一致的。
齊國君臣接到韓國的求救信號後,開始商議。如果不去救援,那麼韓國抵擋不住魏軍的進攻,或者投降,或者被消滅,這樣都會使魏國更加強大,所以必須救援。但是如果過早得救援,又成了齊國和魏國的決戰,齊國需要直面魏國巔峯狀態的軍隊,即使最後取勝,損失也一定會非常大,另外如果讓韓國從中漁利,一個強大的韓國,同樣不是齊國所想看到的。
最後,在田忌和孫臏的建議下,齊國君臣決定,救是一定要救,但是要晚一點去救。這樣,韓弱而魏疲,對齊國最為有利。
齊國首先安撫韓國,表示要全力救援。韓國得到這個消息,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擋魏國的入侵。但實力所限,五戰皆敗,國都被圍,隨時有亡國的危險。這時想起,齊國的救兵怎麼還沒來啊?於是韓昭侯急忙派人,第二次告急。
齊國君臣感覺時機已到,正式派兵。公元前341年,齊威王派遣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領齊國大軍,救援韓國。
齊國軍隊在孫臏的調度下,再次採用『圍魏救韓』的策略,齊軍大隊人馬,直撲魏國都城大梁而去。而且這次的態度更加堅決,不是少量部隊的佯攻,而是大隊人馬一起出動,擺出一副決戰滅國的架勢。
魏國君臣氣得幾乎吐血。不予理睬吧,齊國人馬來勢洶洶,自己國內空虛,如果真的發生決戰,危險很大;調兵回援吧,辛辛苦苦營造的局勢,再次毀於一旦,一場辛苦,損兵折將、勞民傷財,卻一無所獲。
最終,魏國國君還是咬着牙調回進攻韓國的主力部隊,畢竟自身安全為重。但是魏國君臣也達成共識,必須給齊軍一個血的教訓,爭取一戰將齊國打服,省得總是在關鍵時刻來給自己搗亂。
進攻韓國的軍隊被迅速撤回,重新整編。等軍隊集結完畢,魏惠王派太子申為主帥,龐涓為將軍,率領魏國傾國的精銳人馬10萬之眾,氣勢洶洶向齊軍殺來,準備與齊軍舉行大會戰,誓要將齊國的威脅一次性徹底解決。
此時,齊國的軍隊深入魏國境內,面對含怒而來的魏軍,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據,形式對齊軍非常不利。
孫臏卻巧妙的利用這種種劣勢,採用『增兵減灶』這裏只減灶,沒增兵的計策,營造出齊軍怯戰,軍心已散,大量逃兵出現的架勢。
魏軍在面對齊國軍隊的時候,本來就有心理優勢,屬於驕兵,齊軍又確實在面對魏軍的時候,經常發生怯戰、逃散的事情,所以魏國主將太子申和龐涓,面對齊軍的『減灶』現象,絲毫沒有懷疑,反而認為理所應當。
為了徹底打痛齊國,消滅齊軍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單單嚇跑了就算,魏軍主力人馬,日夜兼程,在齊軍身後緊緊追趕。為了加快速度,同時也因為覺得齊軍已經失去戰鬥力,對魏軍沒有任何威脅,追到後來,太子申和龐涓丟下大量步兵和輜重,只率領輕裝精銳騎兵,飛速追趕。卻不知,再次中了孫臏的誘敵深入之計。
連續追趕三天三夜後,已經影影綽綽能看到齊軍的後軍了,此時,夜幕降臨。龐涓催促人馬,繼續追趕。忽然前方探馬回報,前面大路被亂木碎石擋住去路。龐涓一笑,認為這是齊軍力竭技窮,拖延追兵的時間而已。數萬大軍面前,幾顆砍到的大樹、幾堆亂石,搬開而已,花不了多少時間。
龐涓親自帶領人馬來到被堵住的路旁,指揮人馬搬開路障,準備繼續追擊。突然看到路旁一顆大樹,上面的樹皮被刮掉了一大塊,上面寫着八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見此,大吃一驚,明白中計,但是為時已晚。四面埋伏的齊軍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龐涓連中數箭,自知智窮兵敗,自身也難以倖免,於是拔劍自殺,臨死前還遺憾的大喊:『遂成豎子之名』。看來,龐涓到死,都沒有醒悟自己敗亡的原因。
這一切,都是孫臏的計策與安排。
齊軍乘勝追擊,接下來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幾近十萬。魏軍的主帥太子申,也被抓住,做了俘虜,害怕受辱,自殺而死或說被殺。
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遠超各國的戰力,相應的,當初屢受魏國侵略的各諸侯國紛紛報仇,魏國國力、軍力持續下滑。『魏惠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裏,南辱於楚,至於國之根本,竟成一俘者,皆因龐涓之一死。』
而齊國,經此一戰,聲威大震,強勢崛起。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為了討好齊國,在徐州尊齊侯為王。齊威王也承認了魏惠王的稱號,史稱『徐州相王』。
此為齊國君主稱王的開始。之後,秦、韓、趙、燕等國才相繼稱王。
史稱,威王時,『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
那麼孫臏後來如何呢?大仇得報後的孫臏,又經過幾番變化後,最終隱居於故鄉,頤養天年,並開始著書立說,教授學生。其所著【孫臏兵法】為了和孫武子所著的【孫子兵法】相區分,又稱為【齊孫子】一書,為兵家學派代表作之一。可惜,在流傳過程中逸失,現存版本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