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屈原之死│122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13 08:35

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后,一直没有屈服,并寻找机会,伺机逃回楚国。因为楚国已经立了新的国君,这个老国君的地位和重要性都大大降低,所以秦国对他的管束,也慢慢松懈下来。

公元前298年,在威胁楚怀王未果,派人直接找楚国新国王讨要,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秦国派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十六座城池。

公元前297年,在被关押了两年左右,楚怀王终于找到机会,逃出秦国都城。秦国派兵封锁住逃往楚国的路线,无奈之下,楚怀王逃往赵国。

此时的赵国,正是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共同执掌赵国的时候,当时赵国的主要目标还是消化刚刚被灭国的中山国。赵武灵王连自己筹谋已久的奇袭秦国的计划都暂时搁置了,又怎么肯为了一个对赵国毫无价值的楚怀王而同秦国发生矛盾,引起秦国对自己的注意?所以,赵国没有收留楚怀王。楚怀王在转道逃往魏国途中,被秦军追兵抓回。

此后的楚怀王再没找到逃跑的机会,在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病死于秦国都城咸阳。秦国将楚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

可怜的楚怀王!

按照史料来看,楚怀王在当楚国国君的前十几年里,还算是有些做为,楚国也发展的不错。但是在其后期,昏聩不明,没有主见,并且不能识人,对错不分。对于佞臣靳尚、宠妃郑袖的话是言听计从,不听屈原、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两次受张仪所骗,相信素以不讲信义著称的秦国君臣的承诺,最后只落得身死国外,只能魂归故里的结局,可悲,可叹。

对于公子兰等人的行为,屈原非常痛恨,对于楚怀王的死,既悲哀、痛心,又怨其不分忠奸,不辨贤愚。屈原认为,楚怀王的死,是由于内受郑袖迷惑,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忠臣而信任奸佞如上官大夫和公子兰等人,才落得楚国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自己也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耻笑的结果。这些都是因为不知人引起的祸患啊。

公子兰听闻屈原如此直截了当的责骂自己,气急败坏,当即指令上官大夫去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本来就不喜欢屈原,正想找屈原的茬,好把他赶走,这下正好有理由了,于是『怒而迁之』,就是再次把屈原流放。

这次屈原被流放到了江南的荒僻地区,直到屈原于公元前278年自沉汨罗江而死的十八年间,屈原都再没有机会,回到楚国都城郢都。而也正是在这十几年的流放生涯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楚辞作品。

然而,再多的期待和痛苦,再伟大的作品也挽救不了逐渐滑向深渊的楚国。国君的昏庸无能,臣子的贪婪无厌,秦国的步步紧逼,使得楚国一步步的走向灭国的深渊。而身处其中的屈原,眼见着这一切的发生却无能为力,更加痛苦不堪。

公元前280年,秦国派将军司马错攻楚,楚国君臣丧胆,割让上庸和汉水以北之地给秦,秦国退兵。

公元前279年,秦国再派将军白起攻楚,夺取楚国鄢、邓等五座城池。

转过年来,白起更是率领秦军,直扑楚国腹地,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都,并继续进兵至竟陵。在此过程中,楚军是一败再败,溃不成军。

丧魂落魄的楚顷襄王带领着手下群臣,狼狈不堪的一直被秦兵追赶着逃跑到陈这个地方,才算收住脚,『保于陈城』。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并将其改名,仍然称作『郢』,然后收集残兵败将,仅仅剩下十余万人。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楚国几乎是一蹶不振。

看到自己的祖国,就这样眼睁睁的走向灭亡,彻底伤心、失望的屈原,在极度苦闷、绝望之中,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沉于汨罗江中

当年的屈原,虽然知道楚国的复兴与强大之路,是漫长、曲折,甚至是渺茫的,但是至少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看到如今的楚国,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边缘,而举国上下,还不知幡然悔悟,冒死一搏,而是还在苟延残喘,得过且过,此时的屈原,彻底的绝望了。

屈原之死,是因为看到自己所挚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偏偏自己又无力拯救,满腔热血,一腔豪情,却不得施展,理想彻底破灭之后的必然结果。

那么屈原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楚国呢?屈原为什么不像孔子、孟子、吴起、孙膑、商鞅、庄子、苏秦、张仪等人那样,合则留不合则去呢?

如果说,孔子等人是翱翔于九天的鸿鹄的话,那么屈原就是植根于楚国的大树。鸿鹄翱翔于天空,自由地选择着自己理想的沃土;大树则扎根于大地,默默的守护着自己深爱的家园。

屈原身为楚国三大姓之一的屈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与国君同姓的王族后裔,生于斯,长于斯,自己所有的理想、追求,所有的家人、朋友,所有的爱与恨、成功与失败,都植根于此,怎么可能是一句『不合』就潇洒离开呢?

屈原死后的几十年,楚国日益衰落,最终被秦国所灭。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