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李商隱)
唐詩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孫洙發佈:休竹客
2022-9-19 07:47
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我還沒有確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已漲滿秋池。注釋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裏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譯文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注釋何當:什麼時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裏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妻子或者友人的信。『夜雨寄北』指的是在雨夜寄託思念於北方的長安,即妻子和友人所在之地。
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表面上來看,是來信者在信中問他什麼時候可歸,但詩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去。這一句既寫出了詩人的期待,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無奈,只因不知歸期。
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這一句承接了第一句中未有期的原因,描寫了他寫信時的環境是夜雨連綿之時,思念就像這雨水都漲滿了秋池,表達了思念之情。
最後兩句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兩句從內容上是承上啟下的關係。詩句所描寫的是將來回到對方身邊時的情景:在他們熟悉的窗下共剪燭芯,促膝長談,以致徹夜不眠。說承上啟下,是因為『卻話巴山夜雨時』與『巴山夜雨漲秋池』彼此照應,反襯此時此刻思念對方的濃濃深情。
而且,這兩句之間又形成鮮明的對比:今夜是如此痛苦,而想像中的夜晚又是多麼的愜意與幸福。而這兩種不同時空的情景與不同時空的感受,不僅外顯於詩句之上,而且同時又內藏於詩人的心目之中。這又是怎樣奇特的情景相融啊?
這首詩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全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着無數讀者,令人百讀不厭。
李商隱約西曆八一三年至八五八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