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作咸·井鹽

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發佈:懋基

2022-10-15 23:46

凡滇、蜀兩省遠離海濱,舟車艱通,形勢高上,其成脈即蘊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周圍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性鹵性:鹽層,故造井功費甚難。

譯文雲南和四川兩省,離海濱距離很遠,交通也不便利,地勢又很高,因此那兩個省的鹽就蘊藏在當地的地下。在四川離河不遠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鑿井取鹽。鹽井的圓周不過幾寸,鹽井的上口用一個小盂便能蓋上,而鹽井的深度必須要達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鹽滷水層,因此鑿井的代價很大,要花費很長時間,也很艱難。

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上舂鑿成孔。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譯文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鐵錐,鐵錐的形狀很像碓嘴,要把鐵錐的尖端做得非常堅固鋒利,才能用它在石上沖鑿成孔。鐵錐的錐身是用破開兩半的竹片夾住,再用繩纏緊做成的。每鑿進數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長。起初的這一丈多深,可以用腳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樣。再深一些就用兩手將鐵錐舉高然後再用力夯下去,這可能把石頭舂得粉碎,隨後把長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鐵勺,把碎石挖出來。打一眼深井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而打一眼淺井一個多月就能夠成功了。

蓋井中空閱,則鹵氣游散,不克結鹽故也。井及泉後,擇美竹長丈者,鑿淨其中節,留底不去留底不去:此長竹的最後一節不鑿透。其喉下安消息其喉下安消息:在最後一節的上部,安裝閥門,吸水入筒,用長縆長縆ɡēnɡ:長繩系竹沉下,其中水滿。井上懸桔槔、轆轤諸具,制盤駕牛。牛拽盤轉,轆轤絞緶,汲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只用中釜中釜:中號的鍋。牢盆則太大了,不用牢盆,頃刻結鹽,色成至白。

譯文如果井眼鑿的過大,鹵氣就會游散,以致不能凝結成鹽。當鹽井鑿到滷水層能打出水後,挑選一根長約一丈的好竹子,將竹內的節都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節,並在竹節的下端安一個吸水的單向閥門以便汲取鹽水入筒。用長繩拴上這根竹筒,將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內就會汲滿了鹽水。井上安裝桔槔或轆轤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動轉盤而帶動轆轤絞繩把鹽水汲上來。然後將滷水倒進鍋裏煎煉只用中等大小的鍋,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結成雪白的鹽了。

西川有火井火井:即今之天然氣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滷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

譯文四川西部地區有一種火井,非常奇妙,火井裏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沒有一點熱氣。但是,把長長的竹子劈開去掉竹節,再拼合起來用漆布纏緊,將一頭插入井底,另一頭用曲管對準鍋臍,把滷水接到鍋裏,只見熱烘烘的,滷水很快就沸騰起來了。可是打開竹筒一看,卻沒有一點燒焦的痕跡。看不見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這真是人世間的一大奇事啊!

凡川、滇鹽井逃課掩蓋至易,不可窮詰。

譯文四川、雲南兩省的鹽井,很容易逃避官稅,難以追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