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性行雖有所短,必有所長。與人交遊,若常見其短,而不見其長,則時日不可同處;若常念其長,而不顧其短,雖終身與之交遊可也。
翻譯人的性格、品行中雖然有短處,也一定有長處。與人交往,如果經常注意別人的短處,而無視別人的長處,那麼,就連一刻也難以與人相處。相反的,如果常想著別人的長處,而不去計較他的短處,就是一輩子相交下去也能和睦。
評析管仲小時候常常跟鮑叔牙一塊遊玩,鮑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家裡窮,常常欺瞞鮑叔,鮑叔始終待管仲很好,不因此而產生齟齬。以後鮑叔投了齊公子小白,管仲投了公子糾。等到小白成了國君桓公,公子糾被殺死,管仲成了階下囚。鮑叔便推薦管仲給桓公。桓公任用了管仲,讓他當宰相。在他的幫助下,齊桓公成爲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深深地感激鮑叔說:『我家裡貧窮時,曾與鮑叔一同做買賣,分錢財利潤時常多給自己分,鮑叔不因此而說我貪,知道我家窮。我曾與鮑叔謀划著發財,卻因此而更窮,鮑叔不認爲我愚笨,知道天時有有利與不利之分。我曾經三次做官又三次被人驅逐,鮑叔不認爲我不好,知道我不遇時。我曾在三次戰鬥中,三次逃走,鮑叔不認爲我膽小怯懦,知道我顧念老母親。公子糾奪位失敗後,召忽戰死了,我卻甘受幽囚的侮辱而偷生,鮑叔不認爲我無廉恥之心,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不能建功立業名揚天下爲恥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子啊!』天下之人不因管仲有才能而更多的讚美他,卻因鮑叔能夠知人而大加頌揚。老子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孔子說:金無赤金,人無完人,俗語說:智者千慮,終有一失;愚者千慮,終有一得。平原君卒賴雞鳴狗盜之徒得過城門,又賴彈鋏者,爲營三窟而得高枕無憂。由此觀袁氏這段文字,雖無特大新意,終是處己之必備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