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10-22 09:18
随着韩、赵、燕、魏等国的相继灭亡或彻底失去对秦国的威胁,当年叱咤风云的战国七雄,只剩下楚、齐两个国家,横亘在秦国面前。而秦王嬴政,毫不犹豫的将秦国的兵锋,指向楚国。
公元前225年8月秦王嬴政22年,秦王在秦国王宫大宴群臣,贺功的同时, 与群臣讨论伐灭楚国之事。
此时的秦国朝堂,文臣武将,济济一堂。酒酣耳热之际,开始讨论决定楚国命运的策略。
应该不应该攻打楚国,这个早已确定,无需多言。但是该如何攻打,由谁领军?需要出动多少兵马?这些还是需要好好讨论一下的。
秦王首先问起了将军李信。
这位李信,也是秦国年轻一代将军中的佼佼者,也曾经多次领军出征,或者作为王翦之类老将的助手,或者单独领军,也是能征惯战之辈。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李信,见秦王首先问自己,颇感荣耀,热血上涌,当即挺身站起,口出狂言:“现在的楚国,垂死而已。如果让我领军,那么我只需要20万兵马,就能够扫灭楚国,将楚王捉来见您。”
秦王鼓掌大笑,颇为兴奋。转过头来,见老将王翦坐在一旁,沉吟不语,就又问王翦:“老将军,你觉得呢?”
王翦沉吟半晌,仔细计算过后,开口说:“楚国虽然内部混乱,国君黯弱无能,军队中也没有多少出色的将领,但是毕竟是幅员辽阔,兵多将广,不是那么好打灭的。如果让我说,必须要60万兵马,才能确保扫灭楚国。”
秦王一听,大吃一惊,20万和60万,这差距也太大了。于是不高兴的看着王翦说:“我秦国倾国之兵也不过60万,一个垂死的楚国,怎么值得秦国发动如此多的人马?看来,将军你确实是老了,失去当年的锐气了啊。”
转过头,欣赏的看着将军李信说:“还是年轻人有胆量,好。”于是秦王派李信为主将,猛将蒙恬为副将,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
王翦见此,面色平静,一声不吭,既没有解释,更没有争论。而是在退朝之后,以年老多病为由,告老还乡,离开都城,返回老家,悠闲的享受退休生活去了。
秦军兵分两路,在李信和蒙恬的率领下,从两个方向,攻入楚国。
此时的楚国国君,是楚王负刍,楚国的末代君主。
开始阶段,秦军的进攻颇为顺利,捷报频传。李信的军队攻打平舆城,蒙恬的军队攻打寝城,都是大破楚军。接下来,李信又率军攻破鄢郢,并继续西进,直到在城父之地,和蒙恬率领的秦军会师。
这时的秦国大军,在楚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意气风发,大有随时灭楚的豪迈气概。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楚国的精锐之师,早就尾随于秦军之后,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发动致命一击。
楚国的领军主将,是项燕。
项燕,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3年,楚国人。
项燕出生在楚国的军将世家,其家族往上数,皆为楚国将领。
面对秦国大军,楚国朝野,惶惶然不可终日。楚王负刍,也是个无能之辈,昏庸黯弱,贪权争利又贪生怕死。所以楚国上下,是战是和,举棋不定。唯有项燕,坚决主张:打。
项燕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是开始付诸行动。
此时楚国虽弱,但是剩下的兵力还是颇为雄厚。不过糊涂的楚王,并不认为项燕有能力大败秦国的虎狼之师,所以并没有将楚国的大军都交给项燕率领。
兵微将寡的项燕明白,不能与秦军硬碰硬,必须以计谋取胜。
项燕将手下军队隐藏到自己家族的封地项城附近,待机而动。
此时的项燕,在各诸侯国间,名气并不大,所以根本就没入秦国各将领的法眼之中。换句话说就是,李信也好,蒙恬也罢,都根本不知道楚国还有项燕这么一位人物。
此时,李信率领秦军,取得一连串胜利后,正在挥师西进,去和蒙恬的军队汇合。
就在李信的军队通过项城附近之后,项燕悄悄命令自己的军队,尾随秦军而行。
楚军尾随在秦军身后,连续三天三夜,在李信和蒙恬刚刚会师,两军都处于兴奋之中,戒备松懈的时刻,项燕敏锐的抓住机会,从秦军背后,发动猛攻。猝不及防的秦军当即陷入混乱。
项燕率领楚军,攻入秦军的两座大营,杀得秦军是丢盔弃甲,四处奔逃。楚军连斩秦军7员都尉级将领。
一番苦战之后,李信总算是杀出重围,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回秦国。
此一战,项燕威震天下。
当然,对于衰败到极限的楚国来说,此战的胜利,略微延缓了灭亡的时间而已。
这也是楚军获得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的胜利。
感觉重新有了希望的楚王,立刻任命项燕为楚国的大将军,将楚国兵马,都交给了项燕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