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處己·財色不可苟得

家風家訓大全作者:華韻書館發布:一葉知秋

2022-10-22 16:34

聖人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翻譯聖人說:『不去看那些可能引起欲望的東西,心裡就不會感到迷亂。

此最省事之要求。蓋人見美食而下咽,見美色而必凝視,見錢財而必起欲得之心,苟非有定力者,皆不免此。惟能杜其端源,見之而不顧,則無妄想,無妄想則無過舉矣。

翻譯這是省去諸多煩惱的秘訣。一般來說,人見了美食就要咽口水,見美色就會注目凝視,見了錢財就會引起貪求的心思,如果不是思想堅定的人,都難免如此。只有能徹底斷絕這些貪慾的根源,對它們視而不見,就不會產生妄想了,沒有妄想就不會在這些事情上犯錯誤了。


評析『不見可欲,便心不亂』,其實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思想。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美食,美色,財物,能引起人的欲求是合乎自然本性的,這些東西在世界上無處不有,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它們本身不是罪惡的根源,況且一個人如何能對這些東西視而不見呢?說是視而不見,只是自欺欺人罷了。世界上能引起欲望的東西太多了,靠躲避來防止犯錯誤是根本辦不到的。要想使人不被那些能引起欲望的東西迷惑而做出不該做的事情來,一方面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覺悟,提高人的道德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建設,提高人的法律意識,讓人們能自覺地依法行事,用法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從這則語錄也可以看出封建社會人們幾乎沒有什麼法律觀念,強調的是修身養性,認為道德修養高了,就可以斷絕各種欲望,人就不會有過錯。可見道德力量在封建社會對人的行為規範是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