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19:29
刘长zhǎng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lǚ痕。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
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白云依静渚zhǔ,春草闭闲门。
译文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注释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译文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译文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赏析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49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5
3、周啸天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