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利州南渡(溫庭筠)

唐詩三百首作者:【清】蘅塘退士孫洙發布:休竹客

2022-10-29 09:45

dàn然空水帶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譯文
夕陽正斜照在空闊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島連接翠綠的群山。

注釋
澹然:水波閃動的樣子。
帶:一作『對』。
翠微:指青翠的山氣。

波上馬嘶看棹zhào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譯文
江面上傳來馬的嘶鳴看船歸,柳蔭下的人們等待著船靠岸。

注釋
『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著馬鳴舟中,隨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船槳,代指船。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譯文
廣闊沙草從中群鷗四處飛散,萬頃江田上空孤鷺展翅飛翔。

注釋
『數叢』句:指船過草叢,驚散群鷗。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譯文
誰能像范蠡一樣乘著小木船,在遼闊的江湖上面自由飄蕩。

注釋
范蠡:字少伯,春秋時楚國人,爲越大夫,從越王勾踐二十餘年,助勾踐滅吳國後,辭官乘舟而去,泛於五湖,莫知所終。
五湖煙水:據【吳越春秋】稱,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沒人知道他最終到哪裡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幾個湖,這裡泛指江湖。
忘機:舊謂鷗鷺忘機,這裡有雙關意,指心願淡泊,與人無爭。



賞析詩人來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開闊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動,夕陽映照在水中,閃爍不定;起伏彎曲的江島和岸上青翠的山嵐在斜暉的籠罩下,一片蒼茫。這一聯寫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點和時間:日暮時江邊渡口。因爲詩寫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聯從此著筆,起得非常自然。頷聯緊承上聯,寫人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馬也渡,船到江心,馬兒揚鬃長鳴,好像聲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詩人自己歇息在岸邊的柳蔭下,等待著渡船從彼岸返回。這兩聯所寫景物都是詩人待渡時岸邊所見,由遠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靜而動,井然有序。
接下來,頸聯寫渡江,船過沙灘,驚散了草叢中成群的鷗鳥;回望岸上,江田萬頃,一隻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這一聯巧用數量詞,不但屬對工穩,而且深化了詩境。群鷗棲息沙草之間,可見天時向晚,飛鳥歸巢,所以萬頃江田之上只有一鷺飛翔。這幅色彩鮮明的畫面強烈地渲染了江邊的清曠和寂靜。後來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的詞句,其境界正與此聯上句所展示的畫面相類似,而下句江田白鷺的空闊悠深和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積雨輞川莊作】更是神韻同出。
前面三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利州南渡圖,作爲餬口四方、疲於奔走的詩人摹然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不能不觸景生情,遐想聯翩。所以尾聯偶然興起了欲學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願望。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遺世,忘卻機心之志,也沒有人能夠理會。
溫庭筠的詩中曾有『自笑謾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的自負與自嘲,這裡卻浩然有歸隱之志,實際上是失意後的無奈之語。『獨忘機』,其實並不能忘機。這一點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踐難共安樂才辭官隱遁的。所以,兩個人都可謂是極有機心的人。
這首詩描寫行旅在利州南渡時的所見所感,景物描寫江中,岸上交遞著墨,層次分明,色彩清麗,靜中有動,栩栩如生,特別是頸聯,是被人們傳誦的寫景名句。最後觸景興感,自然真切。全詩八句,無不與『水』相關,但清雋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詩別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詩的一般規律,前後四聯,起承轉合,各有所歸。此詩前三聯卻遞相承接,景物描寫得很充分,意境幽遠淡雅。尾聯由寫景轉而遐思,但仍從『舟』、『水』絻結,以致轉中有合,脈絡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說,溫庭筠的以山水、行旅爲題材的詩多感慨深切,氣韻清澈,以這首詩來看,確實如此。


參考資料
1、彭定求等.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8
2、於海娣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85
3、蘅塘退士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70
4、周嘯天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21-622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