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7 16:04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一作:飛來峰
譯文
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注釋
飛來山:有兩說:一說在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唐宋時其中有座應天塔。傳說此峰是從琅琊郡東武縣飛來的,故名飛來峰。一說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前。
千尋塔:很高很高的塔。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聞說:聽說。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是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注釋
浮云:在山間浮動的雲霧。
望眼:視線。
緣:因為。
賞析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後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在寫作手法上,起句寫飛來峰的地勢,有寫峰上有千尋之塔,足見其高。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云:『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說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里,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本是『先日出,後天雞鳴』,但王安石不說『聞說日升聽雞鳴』,而說『聞說雞鳴見日升』,則是『先雞鳴,後日升』。詩人用事,常有點化,此固不能以強求平仄,或用事失誤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云:『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
用詩歌闡述政治、學術見解,議論時事,評說歷史,這是宋詩中較為普遍的現象。該詩在描寫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詩人沒有記敘登山的過程,也沒有細寫山中之景,而是一開始就把自己置於山上『千尋塔』的最高層,抒寫心中的感受。全詩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寓抽象義理於具體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負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神情狀態,都得到了充分反映。這首詩闡發哲理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哲理是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來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表達的。簡言之,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我們今天來讀這首登高望遠的七言絕句,仍覺意蘊深沉,豪氣滿懷。
參考資料
1、高克勤.王安石詩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8
2、王運熙.歷代詩歌淺解: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216
3、劉永生.宋詩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84
4、王文君.古詩名篇選析:未來出版社,1985:59-60
5、中山大學.王安石詩文選註:廣東人民出版社,1975:207
6、原建平.初中文言文全解: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95
7、雷啟洪.王安石詩文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