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靈隱寺月夜(厲鶚·清)

古詩三百首作者:發布:延章

2022-11-10 15:05

厲鶚1692-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學家,浙西詞派中堅人物。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屢試進士不第。家貧,性孤峭。乾隆初舉鴻博,報罷。性耽聞靜,愛山水,尤工詩餘,擅南宋諸家之勝。著有【宋詩紀事】、【樊榭山房集】等。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譯文
夜晚寒氣襲人佛寺如霜似雪,山泉如曲與寺門相連。

注釋
香界:指佛寺。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譯文
月亮高懸在眾多山峰之上,泉水在紛亂的落葉中流淌。

注釋
眾峰:靈隱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飛來峰,故云。

一燈群動息,孤磬qìng四天空。

譯文
一盞長明燈襯出萬物俱息,孤獨的擊磬聲瀰漫四方天空更顯得空寂。

注釋
一燈:指佛殿中長明燈。群動息:據陶淵明的【飲酒】詩:『日入群動息』,此謂萬物俱息。磬:佛寺中敲擊以集合僧眾的鳴器。四天:四方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岩下風。

譯文
歸途中擔心遇見老虎,況且聽到岩石下的風聲。

注釋
畏逢虎:擔心路中遇見老虎。據傳靈隱寺一帶有老虎出沒,故又稱虎林。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杭州靈隱寺月夜景色的詩歌。首聯寫了詩人初到靈隱寺的感受,秋葉入山,寒氣襲人,山谷和佛寺都沐浴在白光中,冷泉叮咚,別有一番幽意。頷聯寫了山間的景色,月亮高懸,流水清晰,一片沉靜。頸聯寫寺院,勾勒出靈隱寺一帶的環境,一盞明燈散發微光,襯托四周的靜,孤獨的磬聲瀰漫天空。尾聯寫歸途,詩人畏懼老虎,在山路上聞風色變。全詩寫靈隱寺月夜景象、感覺,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從而抒發了詩人孤獨惆悵處境難耐的心境。寫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首聯寫初到靈隱的感受。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寒』。秋夜入山,自有寒氣襲人,本屬正常。但寒意不僅僅來自秋氣,更多的來自月光。山谷和佛寺都浸沐在白光之中,如霜似雪,如臨冰界,能不寒氣凜然嗎?這個『寒』實際上更多是來自心理上的。第二句的描寫使讀者想起唐代詩人常建的名句『曲徑通幽處』,作者用冷泉曲澗代替了曲徑,別有一番幽意,幽與寒本來是相通的。

頷聯寫山間的景色。首先是月,月已升起,高懸空中,這樣便看見了森然的眾峰。夜間看山,有一種異樣感受,一切都是陌生化的,既覺得有某種親切之感,又覺得十分遙遠,恍如夢境。一切都是月光的溫柔和朦朧造成。然後是聲音,流水之聲分外的清晰,能聽到沖刷落葉的音響,可見眾響都消歇了,寫泉流之聲也就寫出了山間的幽靜,靜得讓人驚奇,讓人超然神遠。

頸聯寫寺院。勾勒過靈隱一帶的環境,寺院的存在就別有意味了佛寺與整個山間的氣氛恰好相通,它沒有歸於沉寂。一盞長明燈發着微光,襯現出它四周的靜,孤獨的擊磬聲瀰漫在夜中,清音裊裊,愈覺空闊,也許這就是佛家的境界吧。禪宗將其妙義真諦比之為燈,喻其能照亮人心,有『心燈』『傳燈』之說。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詩人不由產生萬念俱空之感,王士禛所謂的詩可悟禪,就是指的這種體驗吧。詩人所寫的這種境界美則極美,不免過於孤深。寒意又上來了。

尾聯寫歸途,完成了夜遊的全程。詩人畏虎是有根據的,靈隱一帶古代有異虎出沒,故又稱虎林。想到這一點,在山路上不覺毛骨悚然,聞風而色變。虎其實早已匿跡了,詩人寫畏虎實際上表現了夜遊後的一種感受。作者畢竟是個凡心未泯的人,清冷的月夜,孤峭的山門,畢竟不比家居燈下的溫馨,他不覺生出畏懼孤寂的感覺,歸心油然升起,不可遏制,『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全詩一直寒到了最後。


參考資料
1、董小偉著,中國古代詩歌選注析,天津大學出版社,2017.08,第392頁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鑑賞辭典第1版清、近代,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03,第1247頁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