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0:45
......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杭?氏、壚畢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淑清而尚愛,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勵於民,而治亂不患。故曰賢。
及¨¨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
孝。始方爲三遒,救聽之紀。東方爲三遒,西方爲三遒,南方爲三遒,北方爲三遒。以越於溪谷,濟於廣川,高山登,蓁林入,焉以行政。
於是乎始爵而行祿,以讓於有虞迵。有虞迵曰:「德速衰矣。」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飼人,道路無殤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世。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貞。禽獸朝,魚鱉獻。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又七年而終。
昔堯處於丹府與藋陵之間。堯戔施而?賽,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而民服。於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爲天子。
於是乎方圓千里,偫板正位,四向委禾,懷以來天下之民。是以視賢,履地戴天,篤義與信。會在天地之間,而包在四海之內,畢能其事,而立爲天子。
堯乃爲之教,曰:「自納焉,余穴窺焉,以求賢者而讓焉。」堯以天下讓於賢者,天下之賢者莫之能受也。萬邦之君皆以其邦讓於賢者,......¨¨¨賢者,而賢者莫之能受也。於是乎天下之人以堯爲善興舉賢,而卒立之。
昔舜耕於歷丘,陶於河濱,漁於雷澤,孝養父母,以善其親,乃及邦子。堯聞之而美其行。
堯於是乎爲車十又五乘,以三從舜於畎畝之中。舜於是乎始免笠建耨,?菅而坐之。堯南面,舜北面。舜於是乎始語堯天地人民之道。與之言政,敓和以長,與之言禮,敓博以不逆。堯乃敓悅。堯
......堯乃老,視不明,聽不聰。堯有子九人,不以其子爲後。見舜之賢也,而欲以爲後。舜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
舜聽政三年,山陵不處,水潦不清靖、靜,乃立禹以爲司空。禹既已受命,乃草服箁箬、冒蒲笠,手足胼胝,面皯皵,脛不生之毛,闓灑激流。
禹親執畚耜,以陂孟諸之澤,決九河之遏,於是乎夾州、徐州始可處。禹通准與沂,東注之海,於是乎競州、莒州始可處也。禹乃通蔞與易,東注之海,於是乎耦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三江、五湖,東注之海,於是乎荊州、揚州始可處也。禹乃通伊、洛,並廛、澗,東注之河,於是乎豫州始可處也。禹乃通涇與渭,北注之河,於是乎���州始可處也。禹乃從漢以南爲名谷五百,從漢以北爲名谷五百。
天下之民居虞,乃飭食,乃立后稷以爲田。后稷既已受命,乃食於野,宿於野,復谷豢土,五年乃穰。
民有餘食,無求不得,民乃僿,驕態始作,乃立阜陶以爲理。阜陶既已受命,乃辨陰陽之炁而聽其訟獄,三年而天下之人無訟獄者,天下大和均。
舜乃欲會天地之炁而聽用之,乃立質契以爲樂正。質契既受命,作爲六律六呂,辨爲五音,以定男女之聲。當是時也,癘疫不至,妖祥不行,禍災去亡,禽獸肥大,草木?長。昔者天地之佐舜而祐善,如是狀也。
舜乃老,視不明,聽不聰。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爲後。見禹之賢也,而欲以爲後。禹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不得已,然後敢受之。
禹聽政三年,不製革,不刃金,不略矢。田無蔡,宅不空,關市無賦。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封邑者而繁實之,乃因近以知遠,去苛而行簡,因民之欲,會天地之利,夫是以邇者悅怡,而遠者自至。四海之內及,四海之外皆請貢。
禹然後始爲之號旗,以辨其左右,使民毋惑。東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鳥。
禹然後始行以儉:衣不襲美,食不重味,朝不車逆,舂不毇米,羹不折骨,制表皮傅。
禹乃建鼓於廷,以爲民之有訟告者訊焉。擊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寒辭,夏不敢以暑辭。身言
......下不亂泉。所曰聖人,其生易養也,其死易葬,去苛慝,是以爲名。
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爲後。見阜陶之賢也,而欲以爲後。阜陶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讓益,啟於是乎攻益自取。
......啟王天下十又六世而桀作。桀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改爲......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師以伐岷山氏,取其兩女琰、琬���。北去其邦,塈爲丹室,築爲璿室,飾爲瑤台,立爲玉門。其驕泰如是狀。
湯聞之,於是乎慎戒征賢,德惠而不?,���三?仁而能之。如是而不可,然後從而攻之。降自戎遂,入自北門,立於中?。桀乃逃,之歷山氏。湯又從而攻之,降自鳴條之遂,以伐高神之門。桀乃逃,之南巢氏。湯又從而攻之,遂逃去,之蒼梧之野。
湯於是乎征九州之師,以���四海之內。於是乎判宗、離族、散群焉備。當是時,強弱不辭讓,眾寡不聽容,天地四時之事不修。湯乃溥爲征籍,以征關市。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乎有喑、聾、跛、瞑、癭、?、僂始起。湯乃謀戒求賢,乃立伊尹以爲佐。
伊尹既已受命,乃執兵禁暴,羕得於民。遂弭天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蒙工鼓瑟,跛躃守門,侏儒爲矢,長者?厇,僂者事數,癭者煮���,?者漁澤,���棄不舉。凡民罷憋者,教而誨之,飲而食之,使役百官而月請之。故當是時也,無並......賊盜,夫是以得眾而王天下。
湯王天下三十又一世而紂作。紂不述其先王之道,自爲改爲。於是乎作爲九成之台,寘盂炭其下,加圓木於其上,使民道之。能遂者遂,不能遂者墜而死。不從命者,從而桎梏之。於是乎作爲金桎三千。既爲金桎,又爲酒池。厚樂於酒,博弈以爲嬉,不聽其邦之政。
於是乎九邦叛之,豐、鎬、���、���、邘、鹿、?、崇、密須氏。文王聞之,曰:「雖君無道,臣敢勿事乎?雖父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紂聞之,乃出文王於夏台之下而問焉,曰:「九邦者,其可凌乎?」文王曰:「可。」文王於是乎素端?裳,以行九邦。七邦凌服,豐、鎬不服。文王乃起師以向豐、鎬。三鼓而進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存,一人無道,百姓其何罪?」豐、鎬之民聞之,乃降文王。
文王時故時而教民時,高下肥墝之利盡知之。知天之道,知地之利,使民不疾。昔者文王之佐紂也,如是狀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武王曰:「成德者,吾敓而代之。其次,吾伐而代之。今紂爲無道,昏屠百姓,桎約諸侯,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
武王於是乎作爲革車千乘,?甲萬人,戊午?之日,涉於孟津,至於共、縢之間,三軍大犯。
武王乃出革車五百乘,?甲三千,以小會諸侯之師於牧之野。紂不知其未有成政,而得失行於民之唇也,又亦起師以逆之。武王於是乎素冠弁,以?吝於天,曰:「紂爲無道,昏屠百姓,桎約諸侯,絕種侮姓,土玉水酒,天將誅焉。吾勴天威之。」武王素甲以陳於殷郊,而殷......
容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