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立孝,愛是用,禮是貴。
故為人君者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不與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也。
故為人臣者言人之臣之不能事其君者,不與言人之君之不能使其臣者。
故為人父者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不與言人之子之不孝者。
故為人子者言人之子之不孝者,不與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
故為人兄者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不與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者。
故為人弟者言人之弟之不能承兄者,不與言人之兄之不能慈弟者。
故曰:與君言,言使臣。與臣言,言事君。與父言,言孝父。與兄言,言慈弟。與弟言,言承兄。反此亂也。
君子事父母,無私樂,無私憂。父母所樂樂之,父母所憂憂之。善則從之,不善則止之。止之而不可,隱而任之,如從己起。
君子曰:孝子,父母有疾,冠不綄,行不容,不卒立,不庶語,時昧攻禜,行祝於五祀,豈必有益,君子以成其孝。
不可,雖至於死,從之。孝而不諫,不成孝。諫而不從,亦不成孝。君子曰:孝子不食,若在腹中,巧變,故父母安
是謂君子。君子曰:孝子事父母以食,惡美下之......
君子曰:俤,民之經也。在小不爭,在大不亂。故為少必聽長之命,為賤必聽貴之命,從人歡然,則免於戾。
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