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說之難,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亂。未可直至也,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傭。善者於是間也,亦必遠舉而不繆,近世而不傭,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嬴絀,府然若渠匽、隱栝之於己也。曲得所謂焉,然而不折傷。故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抴音裔,引而致之。度己以繩,故足以爲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抴,故能寬容,因眾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詩】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謂也。
現代漢語
大凡勸說的難處是:懷著極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對待那些極其卑鄙的人,帶著最能將國家治理好的政治措施去接觸那些最能把國家搞亂的人,這是不能直截了當達到目的的。舉遠古的事例容易流於謬誤,舉近代的事例容易流於庸俗,善於勸說的人在這中間,必須做到舉遠古的事例而不發生謬誤,舉近代的事例又不顯得庸俗;說話內容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動,隨著世俗的變化而抑揚;是說得和緩些還是說得急切些,是多說一些還是少說一些,都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能像阻攔流水的渠壩、矯正竹木的工具那樣控制自己;婉轉地把所要說的話都說給了對方聽,但是又不挫傷他。所以,君子律己像木工用墨線來取直一樣,待人像梢公用舟船來接客一樣。用墨線似的準則律己,所以能夠使自己成爲天下人效法的榜樣;用舟船似的胸懷待人,所以能夠對他人寬容,也就能依靠他人來成就治理天下的大業了。君子賢能而能容納無能的人,聰明而能容納愚昧的人,博聞多識而能容納孤陋寡聞的人,道德純潔而能容納品行駁雜的人,這叫做兼容並蓄之法。【詩】云:『徐國已經來順從,這是天子的大功。』說的就是這種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