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10:09
原文註譯
人人情之事兄,不可同於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劉璡,嘗與兄𤩽連棟隔壁。𤩽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𤩽怪問之,乃云:向來剛剛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譯文
人情上事待兄長的悌,不可能同等於事待父親的孝,為何要怨恨兄長愛護弟弟比不及愛護他的孩子呢?父子之孝與兄弟之悌本就不能等同。這是以事父之孝反照事兄之悌而導致的不明其中情理差異啊。沛國的劉璡,曾與兄長劉𤩽房屋連成一棟隔壁居住。一日,𤩽叫璡數聲都不回應,好久𦆵回答,𤩽感到奇怪,問璡不答應的原因,璡就說:『剛才未着衣服戴帽,所以未回應。』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兄長,可以免除其中情理差異而導致誤會,甚至破壞兄弟友悌了。
江陵王玄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尤其相愛友,所得甘旨美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勤力篤愛孜色顏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沒,玄紹以形體魁梧,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並命爾。
譯文
江陵的王玄紹,弟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尤其親密友愛,得到甘美的新鮮奇異食物,除非聚在一起吃食,否則誰也一定不率先品嘗。篤實互愛的樣子,相見就像不能足夠一樣。直到西台淪陷,玄紹因為身形魅梧而為士兵圍困,兩個弟弟爭相抱護兄長,各自但求代替兄長而死,最終不能解困,於是並同絕命。
正體原文
人之事兄,不可同於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劉璡,嘗與兄瓛連棟隔壁,瓛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荅。瓛怪怪古字問之,乃雲,向來未着衣㡌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愛友,所得甘㫖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及西台䧟沒,玄紹以形體魁梧,為兵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並命爾。
評析
兄弟篇論述家庭關係,認為兄弟之情是除夫妻情、父母子女情之外,人際間最為深厚的感情。兄弟之間的相愛相挈對於家族的團結和睦、興旺發達是十分重要的。作者以其之親歷,敘述了影響兄弟之情的一些不利因素,並提出了防範的辦法。
延章按
兄弟之義,不可違公悖正也。否則,孝悌不持,娣姒有議。使娣姒有議,則子孫有隙矣,子孫有隙,合不能三代。公正之則,非不別長幼也,利責權罰相衡,不失其度而已也。嫡長之權,正嗣也,其利厚矣,則其責必也重哉,弟之事兄也,猶兄之挈弟也。事挈之失,既往不咎,不咎自改,改而不再,再而當罰。
娣姒之義,猶兄弟之義矣,娣姒後來,多不能親親,不能備義,則須教導之,以入於家室也。而賢良淑女,知書識禮,不教而自有其義,不教而自入家室,其親嘗篤於兄弟者,剔間補隙而知之合,雖罕矣不可不傳也。
白話解說
孝悌之間,父子之孝最易行,大概是因為父子之間既有輩分之差,也有嚴慈之威。而兄弟之悌,最為難行,至於成家立室,又有家產利益之衝突。如家風少論兄弟之貴,則兄弟間的關係就往往平淡化、甚至逆反而終不如一外人。為何會如此呢?大抵人們所理解的兄弟之悌,往往重於利,而略於義:既為我兄弟,則當常為我着想此類思維,只着眼於兄弟對自己之利益,以為兄弟之悌,就該時常讓利於己,卻未曾為兄弟切實地付出過。
悌義,與孝義、忠義相類,乃事人之意,何謂事人呢?事人就是為人辦事。即便是江湖『義氣』,亦強調我『事人』,而非『人事我』,如謂宋江有義氣,即指宋江事人大方、殷勤。若不熟知此條,便容易犯錯,以為兄弟之悌在於兄弟是否『事我』。孝悌,俱是基於血緣所建立之親親關係,是人所特有之緣分,此緣分唯一而不可求,其寶貴之處在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兄弟之悌,少着眼於小利,多強調悌義,即兄弟之合作,千金亦易得。以此而求於朋友、陌人,卻必不可能得。大概是由於兄弟之間,多論其悌義,則長久相處,必相親相愛,互為知己,亦容易同心同力,而朋友陌人,相處也短暫,所求亦莫出於利,因此即便有合作,亦不能深入、互信、長久吧。
再者,鑑於古今中外,凡富貴之人,必雞犬升天,這是因為共富貴的人,可以相互庇佑扶持。那些自己富貴而親人貧賤的,多數富貴不能超出三代人,這是因為沒有人能為之守財。就像一棵大樹立於平原,風易摧毀之,而使周邊有差不多高的樹林,風就會減小,而大樹的枝葉就不會容易被折損。回顧一下周邊的大富大貴之人,誰不是有一群人跟着他發達的呢?
因此,人若能習慣於照顧兄弟悌義,不但自己能得到兄弟的鼎力相助,也必將吸引更多的人幫助他,共同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