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勉学第八·学贵童蒙至老不辍

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发布:延章

2022-12-27 10:53

原文注译

人生小幼,精神专专一,集中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如废物般处置,放在一边不读,便至导致荒芜矣。然人有坎𡒄坎坷不平,喻遭遇不顺利,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接受教化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看不到前方,喻没有眼光,见识不广,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译文
在小的时候,精力集中,思想敏锐,长大以后,脑子就开始迟钝了,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育,不要错过时机。我在七岁时,读过《灵光殿赋》,到了今天,即使每隔十年才读一次,也不会忘记它。二十岁以后读的书,隔上一个月不读就会忘记。然而人生总会有坎坷,在年青时未能专心读书,即使上了年纪,也应努力学习,不能自暴自弃,孔夫子所谓“五十岁时候再学习《易》,就不会有大过错了。”曹操,袁遗,老了还更加勤奋读书,这都是从小到老一直坚持读书,不知疲倦的例子,曾子在七十岁时才开始读书,最终也能名闻天下,荀卿在五十岁时,才开始岀来四处游学,但却成了很有学问的人,公孙弘在四十岁时才开始读《春秋》,并因此而当上了丞相,朱云也是在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易》和《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时开始学习《孝经》,《论语》,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很有学问的人,而他们都是在年轻时不勤奋而到老来才开始读书的。世人在二十多岁时没有开始学习,就认为即使学习也太晚了,因此而自暴自弃,这是很愚蠢的想法,年轻时学习就象太阳初升之光,老了学习,就象端着灯在黑夜行走,但这总比到死还不学习的人要强。

正体原文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𡒄,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