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或問曰:『【東宮舊事】何以呼鴟尾為祠尾?』
譯文
有人問:『【東宮舊事】為什麼將鴟尾稱作祠尾?』
答曰:『張敝者,吳人,不甚稽古,隨宜記注,逐鄉俗訛謬,造作書字耳。吳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呼紺為禁,故以糹傍作禁代紺字;呼盞為竹簡反,故以木傍作展代盞字;
譯文
我回答說:『張敞是吳國人,對古事並未加以詳細考核,只是很隨便地記下了一些事,根據民間的一些訛誤,寫了部字書。吳人將祠把稱作「鴟祀」,所以以祠字代替鴟字,把紺讀作禁,所以用糹傍加禁以取代紺字,把盞讀作竹簡的反切,所以用木傍加展來代替盞字。
呼鑊字為霍字,故以金傍作霍代鑊字;又金傍作患為鐶字,木傍作鬼為魁字,火傍作庶為炙字,既下作毛為髻字;金花則金傍作華,窗扇則木傍作扇。諸如此類,專輒不少。』
譯文
把鑊讀作霍,所以用金字傍加霍代替鑊,另外,還用金字傍加患來代替鐶字,木傍加鬼字來代替魁字,大字傍加庶字來代替灸字,用既下面加一個毛字來表示髻字,用金字傍加華字以表示金華,用木字傍加扇字表示窗扇,諸如此類,想當然地造了不少字。
又問:『東宮舊事「六色罽居例切,【說文】魚罔也𦈓莙」,是何等物?當作何音?』
譯文
又有人問;『【東宮舊事】上面的「六色罽𦈓」是什麼東西?應當讀作什麼音?』
答曰:『案:【說文】云:「莙水中植物,牛藻也,讀若威。」【音隱】:「塢瑰反。」即陸機所謂「聚藻,葉如蓬」者也。又郭璞注【三蒼】亦云:「蘊,藻之類也,細葉蓬茸生。」
譯文
我回答說:『按【說文解字】說:「莙,就是牛藻,讀作威」。【說文音隱】注音為「塢瑰的反切。」就是陸機所說的「聚藻,葉子像蓬草」的那種東西。另外,郭璞注釋的【三蒼】也說:「蘊,屬藻類,細葉子像蓬草柔密地叢生着。」
然今水中有此物,一節長數寸,細茸如絲,圓繞可愛,長者二三十節,猶呼為莙。又寸斷五色絲,橫着線股間繩之,以象莙草,用以飾物,即名為莙;於時當紺六色罽,作此莙以飾緄帶,張敞因造糹旁畏耳,宜作隈音煨。【說文】水曲也。』
譯文
現在水中有這種東西,它的一節有幾寸長,纖細柔密如絲,纏繞成圓形,十分可愛,長的有二三十節,人們仍然稱它為莙。此外,把五色絲線剪斷成一寸長,橫放在幾股線中間用繩子拴住,把它做得像莙草一樣,用來裝飾物品,就把它叫做莙。當時一定是要捆縛六色莙,就製作了這種莙來裝飾繩帶,張敞於是造糹旁加畏的字,應該寫作是隈。』
正體原文
或問曰:『東宮舊事何以呼鴟尾為祠尾?』答曰:『張敝者,吳人,不甚稽古,隨宜記注,逐鄉俗訛謬,造作書字耳。吳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呼紺為禁,故以糸傍作禁代紺字;呼盞為竹簡反,故以木傍作展代盞字;呼鑊字為霍字,故以金傍作霍代鑊字;又金傍作患為鐶字,木傍作鬼為魁字,火傍作庶為炙字,既下作毛為髻字;金花則金傍作華,窗扇則木傍作扇:諸如此類,專輒不少。
又問:『東宮舊事「六色罽𦈓」,是何等物?當作何音?』答曰:『案:說文云:「莙,牛藻也,讀若威。」音隱:「塢瑰反。」即陸機所謂「聚藻,葉如蓬」者也。又郭璞注三蒼亦云:「蘊,藻之類也,細葉蓬茸生。」然今水中有此物,一節長數寸,細茸如絲,圓繞可愛,長者二三十節,猶呼為莙。又寸斷五色絲,橫著線股間繩之,以象莙草,用以飾物,即名為莙;於時當紺六色罽,作此莙以飾緄帶,張敞因造糸旁畏耳,宜作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