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3 10:17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佾,列也。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為列,八八六十四人。魯以周公,故受王者禮樂,有八佾之舞。季氏僭於其家廟舞之,故孔子譏之。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儒行】:『禮節者,仁之貌也。』『歌樂者,仁之和也。』言不仁之人,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國之患也。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易,禮有餘之意,或為喪之易色易行之類。【檀弓】:『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孔子答以毋重禮之末,敬實而不貴華。【易傳】:『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故寧儉、寧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夷狄,諸夏之外。諸夏,中國。亡,無也。【襄七年】:『陳侯逃歸。』為時喪亂,故有此言。此篇專言禮樂之事,夷狄有君而無禮儀,諸夏雖無君,禮儀之道猶存。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汝不能救歟?」旅,祭名。禮,諸侯祭山川在其封內者。今陪臣祭泰山,非禮也。冉有,弟子冉求,時仕於季氏。救,猶止。」
對曰:「不能。」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若有爭必為射。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倩,笑貌。盼,目黑白分明貌。絢,文貌。素,蓋猶後世素粉也。
子曰:「繪事後素。」繪,畫文也。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佈其間,以成其文。白者賁之終,故素為繪事之終。
曰:「禮後乎?」以素喻禮。禮為成之終。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起,啟發。予,我也。商,子夏之名也。孔子言子夏能發明我意,可與共言【詩】。
【定州本】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征之矣。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禮運】: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征,成也。文獻,或為所獻之文,一曰獻,賢也。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褅之說。子曰:「不知。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戫戫乎文哉!吾從周。監,視也。二代,夏、殷。鬱郁,文章貌,言周禮。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
子聞之,曰:「是禮也。」雖知之,當復問,慎之至也。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贛欲去告朔之餼羊。牲生曰餼。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廟享。魯自文公始不視朔。子贛見其禮廢,故欲去其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羊存猶以識其禮,羊亡禮遂廢。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時事君者多無禮,故以有禮者為諂。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以禮樂節好色之情,故樂而不淫。不得此人,不為滅傷己愛,故哀而不傷。又或為言關雎歌之音聲。
【定州本】哀公問主於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粟,曰使民戰慄也。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為之說,因周用栗,便雲使民戰慄。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蓋不責宰我已成之過,不揚其惡而欲使慎其後。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言其器量小也。
或曰:「管仲儉乎?」或人見孔子小之,以為謂之太儉。
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三歸,家三處。攝,兼任。禮,國君事大,官各有人,大夫併兼。今管仲家臣備職,非為儉。
「然則管仲知禮乎?」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定州本】允如也,以……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定州本】二三子何患於喪?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者,吾未嘗不得見也。」
從者見之,從者,弟子隨孔子行者,通使得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久矣,語諸弟子,言何患於夫子聖德之將喪亡邪?天下之無道已久矣,極衰必盛。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春秋緯】:『丘為木鐸制天下法。』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韶】,舜樂名,謂以聖德受禪而致天下太平,故盡善。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又【史記】言武王『天下未寧而崩』,故未盡善。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其餘不足為觀。臨喪,臨他人之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