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周紀三 赧王五年 張儀說秦武王(之一)

資治通鑑白話文作者:金色轟炸機發佈:金色轟炸機

2023-2-13 19:59

張儀說秦武王

赧王五年辛亥、公元前310年

張儀說秦武王曰:『為王計者,東方有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臣願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王許之。

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

張儀向秦武王建言:『為秦國和大王打算,如果東邊那幾個國家能發生一些變化,大王就能割得來更多的土地。聽說齊宣王恨透了在下,我在哪個國家他就要去攻打那個國家。請求大王,就讓我這個沒用的人就到魏國去吧。這樣一來,齊國必定攻擊魏國,等齊、魏交兵,欲罷不能之時,大王趁機攻打韓國,奪三川洛水、黃河等流過的洛陽周圍之地,挾持周天子,收取天下的戶籍圖冊,這是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啊!』

秦武王允許,張儀連忙去了魏國。

齊王果伐梁,梁王恐。張儀曰:『王勿患也!請令齊罷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謂齊王曰:『甚矣王之託儀於秦也!』齊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而信儀於秦王也』。齊王乃解兵還。張儀相魏一歲,卒。

張儀任魏國宰相,齊國立即發兵攻擊魏國,魏襄王非常害怕。張儀勸說:『就這點事兒,大王別擔心,我很快就讓齊國退兵。』

於是,張儀派門客去楚國,借了一位楚國人充當使者,去對齊宣王說:『很不錯啊大王,您這是讓秦武王更加信任和倚重張儀呢!』齊宣王問:『你這話是怎麼說的?』楚國使者回答:『張儀離開秦國,那是和秦武王串通好的,是個陰謀。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讓齊、魏大打出手,秦國好趁機去奪韓國的三川之地。不出張儀所謀,大王果然討伐魏國。大王這是消耗國力而與魏國無故爭鬥,促使秦王更加信任張儀啊!』齊宣王一聽,立即罷兵。

張儀擔任魏國宰相一年,病逝。

秦惠文王死後,張儀做的這些事,純粹為了自保。已經不再是為秦國效力了。像張儀蘇秦這種縱橫家,屬於職業經理人,對哪個國家都沒有真正的感情,誰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就投靠誰。

儀與蘇秦皆以縱橫之術游諸侯,致位富貴,天下爭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孫衍者,號曰犀首,亦以談說顯名。其餘蘇代、蘇厲、周最、樓緩之徒,紛紜遍於天下,務以辯詐相高,不可勝紀;而儀、秦、衍最著。

張儀、蘇秦都以縱橫術遊說諸侯並取得高官厚祿。當時,天下文人爭相效仿,其中就有號稱犀首的魏國人公孫衍,也以談論遊說名揚天下。其他像蘇代、蘇厲、周最、樓緩之輩,亂糟糟,行跡遍佈天下,都以詭辯、欺詐互相攀比,事跡很多,記不勝記。只有張儀、蘇秦、公孫衍顯著於當時。

孟子論之曰:或謂:『公孫衍張儀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惡足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孟子】上有這樣的記載:有人問:『張儀、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難道他們還算不上大丈夫?』

孟子回答:『這些惡徒,豈能算得上大丈夫!有德行的君子,坐的是天下的正位,行的是天下的正道。理想得以實現則與百姓同甘共苦,不能施展抱負則獨善其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才算得上大丈夫。』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