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6 00:38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彖:彖辭,即卦辭。材:通裁,有裁斷之義。屈萬裏先生【讀易三種】引吳凌雲【吳氏遺著】卷一:『案古音』『彖讀若彘,材讀若之。』按:甲骨文彖、彘本一字,唐蘭【古文字學導論】下編六十一頁有說。由上文『象也者,像也』及下文『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之讀法思之,當以屈先生引吳說之解為確。
白話文
所以【周易】是講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徵萬物的,彖辭,是裁斷一卦之義的。爻,是效法天下萬物變動的,因此吉凶產生而悔吝顯出。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多陰:陽卦多陰爻。震、坎、艮為陽卦,皆由一陽二陰組成,陰卦多陽:陰卦多陽爻。巽、離、兌為陰卦,皆一陰二陽組成,陽爻多於陰爻陽卦奇,陰卦耦陽卦奇:陽卦是由一陽二陰,以一陽為主,故曰一陽為奇。陰卦耦:歷代有歧,先儒主要有三說:〔一〕陰卦兩陽,兩陽為耦。〔二〕陰卦以一陰為主,一陰為耦。〔三〕陽為一畫,陰為兩畫,陽卦共五畫,陰卦共四畫,五畫為奇,四畫為耦。由下文『一君而二民』、『二君而一民』思之,當以第二說為是。正如來知德所言:『若依舊注陽卦皆五畫,陰卦皆四畫,其意以陽卦陽一畫,陰四畫也,陰卦陽二畫、陰二畫也,若如此則下文陽「一君」「二民」,非二民乃四民矣,陰「二君」「一民」,非一民,乃二民矣。』【易經集注】。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德行:品德行為。陽一君而二民:陽卦一陽爻二陰爻,陽爻為君,陰爻為民,陰二君而一民:陰卦二陽爻一陰爻。
白話文
陽卦多陰爻,陰卦多陽爻。原因何在?陽卦以一陽奇為主,陰卦以一陰耦為主。它的德行如何?陽卦一個國君,兩個臣民二民事一君,是君子之道:陰卦兩個國君,一個臣民一民兼事二君這是小人之道。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此引【咸】卦九四爻辭。其意為:雖然往來心意不定,朋友們順從你的想法。憧憧:心意不定。』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此言天道往來自然感應。同歸:指同歸於『一』,亦即【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塗:同途。即道路。一致:即致一。歲:年。屈:消退。信:通伸,進長。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此言物理屈伸相感。尺蠖:昆蟲。我國北方稱『步曲』,南方稱:『造橋蟲』。【說文】云:『尺蠖,屈申蟲也。』此蟲體細長,行動時,先屈而後伸。蟄:潛藏。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言學問屈伸相感。利用安身:此『利』,當指上文『屈伸相感而利生焉』之『利』,此『用』,當指『精義入神以致用也』之『用』,故『利用』,實為能達到屈伸相感、精義入神的境界,方可安身。或,有見王引之【經傳釋詞】。窮盡知化:窮盡神道,通曉變化。神,陰陽不測,化,變化。【易】曰: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引【困】六三爻辭。其意為:被石頭所困,又被蒺藜佔據,進入宮室,不見他的妻子,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非所困而困:是釋【困於石】。困,困擾。非所據而據:是釋『據於蒺藜』。據,佔據?』【易】曰:『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引【解】卦上爻辭。其意為:某公在高牆上射中隼鳥而獲之,沒有什麼不利的。公:古代職稱。古分公、侯、伯、子、男五等。隼讀:sǔn,鷹類鳥。墉:城牆』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器:器具,此指弓矢。括:一本作『栝』。先儒多認為,古代矢頭曰鏃,矢末曰括,引申為結閡,結礙。『不括』即暢通自如。然案【群經平議】卷二:『括與適通,【書君奭篇】「南宮括」,【大傳】作「南宮适」是其證。然則不括,即不適,言不疾也。』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君子不疾於動,故曰動而不適。』此說極有新義,應從之。』
白話文
【周易】說:『往來心意不定,朋友們順從你的想法。』孔子說:『天下有什麼可以思索,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呢?』天下萬物本同歸於一而道路各異,雖歸致於一,但有百般思慮。因此天下有什麼可以思索有什麼可以憂慮的?日去則月來,月去則日來,日月來去相互推移而光明產生。寒去則暑來,暑去則寒來,寒暑相互推移而一歲形成。往,意味着屈縮:來,意味着伸展。
屈伸相互感應而功利生成。尺蠖屈縮,以求得伸展。龍蛇蟄伏,以保存其身。精義能入於神,方可致力於運用。宜於運用以安居其身,方可以增崇其德,超過這些以求往,則有所不知,能窮盡神道,知曉變化,這才是德性隆盛的表現。【周易】說:『被石頭所困,又有蒺藜佔據,入於宮室而看不到妻子,凶。』孔子說:『不該遭受困危的事卻受到了困危,其名必受羞辱,不該佔據的而去佔據,其身必有危險。既羞辱又有危險,死期將到,妻子還能見嗎?』【周易】說:『公在高牆上射中了隼鳥,獲得它沒有什麼不利。』孔子說:『隼,是禽鳥;弓矢,是射鳥的器具;射隼的是人。君子把器具藏在身上,等待時機而行動,哪有什麼不利的?行動沉着而不急,所以出手而有所獲,是說具備了現成的器具然後行動。』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恥:辱。畏:懼。勸:勉。威:刑威。誡:即戒。易曰:「履校滅趾,無咎此引【噬嗑】初九爻辭。其意為:腳上施以刑具,看不見腳趾,無災咎。校:古代木製刑具的通稱。滅:遮沒。」此之謂也。善不積,不足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弗:不。揜:一本作『掩』。訓為掩蓋,也有訓為逼迫。【易】曰:「何校滅耳,凶引【噬嗑】上九爻辭。其意為:肩上荷以刑具,掩沒了耳朵,這是凶兆。何:即荷。」』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繫於苞桑引【否】卦九五爻辭。其意為:將要滅亡!將要滅亡!因繫於植桑而鞏固,苞:植。」』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知:智,小:唐石經『小』作『少』,【漢書】、【三國志】注引【易】同。任:負。鮮:少。及:達到。此指及於刑。吉之先見者也:【漢書·楚元王傳】引『吉』下有『凶』字。【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引【鼎】九四爻辭。其意為:鼎足折斷,將王公的八珍菜粥倒出來,沾儒了四周,這是凶兆。餗:是一種糝與筍做成的八珍菜粥。形渥:沾濡之貌。」言不勝其任也。』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幾:微。諂:諛。瀆:瀆慢。吉之先見;據高亨考為『吉凶之先見。』俟:等待。
白話文
孔子說:『小人不知道羞恥不明了仁義,不使他畏懼不會有義舉,不見到功利不能勸勉他作好事,不用刑威不能懲罰制服,小的懲罰使他受到大的戒懼,以致不犯大罪,這是小人的福氣。所以【周易】說:「腳上刑具掩蓋了腳趾,無咎。」就是這個道理。善事不積累,不足以成名,惡事不積累,不足以毀滅自身。小人將小的善事視為無益而不去做,把小的惡事視為無傷害而不去掉,所以惡行積累到無法掩蓋,罪大惡極因而不可解脫。所以【周易】說:「荷載刑具,掩滅了耳朵,凶。」』孔子說:『傾覆的危險,是由於只想安居其位所致;滅亡,是由於只想保全生存所致;禍亂,是由治世引發。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危險,生存不忘滅亡,太平治世而不忘禍亂。只有這樣身體平安而國家可以保全。【周易】說:「將要滅亡,將要滅亡,繫於植桑而鞏固。」』孔子說:『德行淺薄而位處尊貴,才智低下而圖謀大事,力量微小而肩負重任,很少有不受懲罰的。【周易】說:「鼎足折斷,把王公的八珍之粥倒出,沾濡了四周,凶。」這是說不能勝其任。』孔子說:『能知曉事理的幾微,大概是神吧?君子與上相交不諂媚,與下相交不瀆慢,這算是知曉幾微了。幾,是事物變動細微,吉的先現。君子見幾而行動,不待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