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卷一 禁耕第五

【鹽鐵論】白話文版作者:西漢桓寬發佈:靈台宸行者

2024-10-18 20:23

禁耕第五

【本篇導讀】

本篇為『禁耕』,意謂鹽鐵官營極大地傷害了農耕。大夫認為,鹽鐵私營為諸侯反叛提供了經濟基礎,促進了豪強勢力膨脹,造成不法奸商壟斷市場,形成了『一家害百家』的惡果,因此不能放任鹽鐵私營。文學指出鹽鐵官營對農耕造成了諸多不便:『縣官籠而一之,則鐵器失其宜,而農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則農夫罷於野而草萊不辟。草萊不辟,則民睏乏。』文學來自民間,他們反映的鹽鐵官營的負面影響。是高局廟堂之上的大夫所不知道的。

【原文】

大夫曰:『家人有寶器,尚函匣而藏之,況人主之山海乎?夫權利之處,必在深山窮澤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異時,鹽鐵未籠,布衣有朐qu二聲bing三聲,人君有吳王,皆鹽鐵初議也。吳王專山澤之饒,薄賦其民,賑贍窮乏,以成私威。私威積而逆節之心作。夫不蚤絕其源而憂其末,若決呂梁,沛然,其所傷必多矣。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家害諸侯,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今放民於權利,罷鹽鐵以資暴強,遂其貪心,眾邪群聚,私門成黨,則強御日以不制,而併兼之徒奸形成也。』

【注釋】

1. 朐邴:又作曹邴氏,以經營冶鐵成為富商。他是朐地今山東菏澤人,故又稱朐邴。

2. 太公:姜太公,姜姓,其先居呂,為呂氏,名望,字尚。有姜太公、姜尚、呂尚、呂望、太公望等稱呼。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

【譯文】

大夫說:『平民有寶貴器物,尚且放進箱、籠、櫃、廚裏面收藏,何況君主的山林河海呢?出產鹽鐵的地方,一定是在深山窮澤之中,不是豪強富商就不能開採鹽鐵。過去,鹽鐵尚未收歸國有,布衣平民中有朐邴,君主中有吳王劉濞,他們都是最初引起鹽鐵官營的話題。吳王劉濞壟斷山林川澤的豐饒特產,減少對老百姓的賦稅,賑濟窮人,成就私人的威信。私人威信積累了,叛逆心思就產生了。如果不早日斷絕他的經濟來源而憂患他的反叛後果,就如同挖開呂梁的決口,水勢浩大,所傷害的民眾一定很多。姜太公說:「一家傷害百家,百家傷害諸侯,諸侯傷害天下,這些都是王法所禁止的。」現在如果放任民眾私自經營鹽鐵,廢除鹽鐵官營來幫助豪強,滿足他們的貪心,眾多邪惡之徒群聚一起,豪強私門結成黨羽,那麼對豪強就日益難以控制,割據勢力作奸局面也就形成了。』

【原文】

文學曰:『民人藏於家,諸侯藏於國,天子藏於海內。故民人以垣yuán牆為藏閉,天子以四海為匣匱guì,櫥櫃。天子適諸侯,升自阼zuò,大堂前東面的台階階,諸侯納管鍵,執策而聽命,示莫為主也。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於民,遠浮利,務民之義;義禮立,則民化上。若是,雖湯、武生存於世,無所容其慮。工商之事,歐冶之任,何奸之能成?三桓huán專魯,六卿分晉,不以鹽鐵。故權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蕭牆,而不在朐邴(bǐng)也。』

【譯文】

文學說:『平民把財富藏在家裏,諸侯把財富藏在封國,天子把財富藏於海內。因此平民以院牆作為箱籠,天子以四海作為櫥櫃。天子駕臨諸侯國,從大堂前東階登堂,諸侯交納城門鑰匙,手執寫有自己姓名和官職的策書而聽命天子,表示不敢以主人自居。所以君王不積聚財富,而是藏富於民,遠離工商浮末財利,用禮儀去教化民眾。禮義確立了,民眾就會被在上位的人所教化。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即使商湯、周武王還活在世上,也用不着憂慮。工商業的事務,像歐冶子那樣鑄銅煉鐵,又有什麼奸邪能形成呢?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桓在魯國專權,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六卿分掌晉國大權,並不是因為他們掌管了鹽鐵。因此權勢財利深藏的地方,不在山林河海,而是在朝廷;一家害百家,是在蕭牆內部,而不是在平民朐邴。』

【原文】

大夫曰:『山海有禁而民不傾;貴賤有平而民不疑。縣官設衡立准,人從所欲,雖使五尺童子適市,莫之能欺。今罷去之,則豪民擅其用而專其利。決市閭巷,高下在口吻,貴賤無常,端坐而民豪,是以養強抑弱而藏於跖zhí也。強養弱抑,則齊民消;若眾穢之盛而害五穀。一家害百家,不在朐邴(bǐng),如何也?』

【譯文】

大夫說:『山林河海有了不得私自開發的禁令,平民就不會互相傾軋;物價貴賤有了公平標準,民眾就不會生疑。朝廷設立衡量器具,規定公平標準,人人都稱心如意,即使讓五尺兒童到集市去買東西,也沒有人能夠欺騙他。現在如果廢除了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那麼豪強就會壟斷資源,獨佔財利。決定市場物價高低的人住在民間裏弄,物價高低由他們說了算,或貴或賤沒有標準,他們端坐在家裏而成為富豪,這是培養豪強,抑制弱民,將財物藏於盜跖手裏。培養豪強抑制弱民,平民就受到損害;如同雜草多了必然會損害五穀。一家傷害百家,不在平民朐邴,又怎麼解釋呢?』

【原文】

文學曰:『山海者,財用之寶路也。鐵器者,農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則仇讎chóu,仇敵,此處比喻田間雜草滅;仇讎滅,則田野辟;田野辟而五穀熟。寶路開,則百姓贍而民用給,民用給則國富。國富而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而工商不相豫,人懷敦樸以相接,而莫相利。夫秦、楚、燕、齊,土力不同,剛柔異勢,巨小之用,居句之宜,黨殊俗易,各有所便。縣官籠而一之,則鐵器失其宜,而農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則農夫罷於野而草萊不辟。草萊不辟,則民睏乏。故鹽冶之處,大傲皆依山川,近鐵炭,其勢咸遠而作劇。郡中卒踐更者,多不勘kān,責取庸代。縣邑或以戶口賦鐵,而賤平其准。良家以道次發僦jiù運鹽鐵,煩費,百姓病苦之。愚竊見一官之傷千裏,未睹其在朐邴也。』

【譯文】

文學說:『山林河海,是財用的寶貴來路。鐵器,相當於農夫的敢死衛士。敢死衛士出動,田野雜草這些仇敵就被消滅;仇敵被消滅,田野就開闢了;田野開闢,五穀就豐收了。將財用的寶貴來路打開,老百姓就會豐足,民眾的財用就得到保障;民眾的財用得到保障,國家就富裕起來。國家富裕起來後對民眾進行禮義教化,民眾就會在道路上謙讓,工商業者就不會相互欺詐,人民懷着敦厚樸實的感情相互交接,而沒有人以利相交。秦、楚、燕、齊各地,土地產出能力不同,土質軟硬程度不一樣,農具大小各有用途,曲直各有所宜,地區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的使用習慣。朝廷籠統規定統一規格,鐵器就失去因地制宜的特點,農民因此失去方便。農具不便於使用,農夫就會在田野疲勞不堪,荒原草地就會得不到開闢。荒原草地得不到開闢,平民百姓就會陷入貧困。煮鹽冶鐵的地方,大都依傍深山大川,靠近煉鐵所需山林木炭之處,地勢遙遠,勞動強度大。各郡輪流服役的更卒大多不能忍受,官府便責令他們用錢僱人代為服役。有的縣邑按照戶口徵收生鐵,而壓低收購價格。陝西等六郡按照各道方位挨次出錢僱車僱人轉運鹽鐵,既麻煩又費錢,老百姓對此深感痛苦。我只看到一個鹽鐵官員傷害了千裏之內的百姓,沒有看到朐邴帶來了什麼禍害。』

本節完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