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16:13
非鞅第七
【導讀】
漢家內興制度外伐四夷,在形式上有些類似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因此大夫試圖通過歌頌商鞅,來爲漢家鹽鐵官營政策尋找歷史依據。由此引發辯論雙方對商鞅的評價,評論商鞅實際上是評論漢家的經濟軍事政策。大夫認爲商鞅內立法度,外收山澤之稅,最終實現國富兵強,攘地斥境的強國目標,爲後來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文學指出,商鞅『棄道而用權,廢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爲俗,欺舊交以爲功,刑公族以立威,無恩於百姓,無信於諸侯,人與之爲怨,家與之爲讎chóu』,不僅給自己帶來五馬分屍的悲慘結局,而且也爲秦朝的短命埋下了禍根。
【原文】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chì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是以征敵伐國,攘地斥境,不賦百姓而師以贍。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盡西河而民不苦。鹽鐵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軍旅之費,務蓄積以備乏絕,所給甚眾,有益於國,無害於人。百姓何苦爾,而文學何憂也?』
【譯文】
大夫說:『從前商鞅擔任秦國丞相,在朝廷之內建立法度,嚴明刑罰,整治政令教化,使奸詐虛偽的人沒有容身之地。在地方上興辦獲得百倍厚利的事業,徵收山林湖澤的賦稅,國家富有,民眾強盛,武器裝備齊全,糧食蓄積有餘。所以征伐敵國,開拓疆域,不向百姓徵稅,而軍隊有充足的費用。秦國財利費用取之不竭,而民眾並不知情;疆域拓展到西河,而民眾並不感到征戰的痛苦。鹽鐵官營的好處,是用來幫助老百姓解決急需,補充軍費開支,盡力蓄積糧食,以此防備不足,鹽鐵官營好處很多,對國家有益,對民眾無害。老百姓有什麼痛苦,文學又有什麼憂患呢?』
【原文】
大夫曰:『秦任商君,國以富強,其後卒並六國而成帝業。及二世之時,邪臣擅斷,公道不行,諸侯叛馳,宗廟隳huī亡。【春秋】曰:「末言爾,祭仲亡也」。夫善歌者使人續其聲,善作者使人紹其功。椎zhuī車之蟬攫jué,負子之教也。周道之成,周公之力也。雖有裨諶chén之草創,無子產之潤色,有文、武之規格,而無周、呂之鑿枘ruì,則功業不成。今以趙高之亡秦而非商鞅,猶以崇虎亂殷而非伊尹也。』
【譯文】
大夫說:『秦國任用商君,國家得以富強,其後最終吞併山東六國而成就帝業。到秦二世胡亥時期,奸臣趙高獨斷專權,公平之道得不到伸張,導致六國諸侯紛紛起義叛離,秦朝宗廟毀壞。【春秋公羊傳·桓公十五年】說:「不用說鄭厲公奪權了,因爲祭仲已經死亡了。」善於唱歌的人能夠使他人接續自己的歌聲,善於首創的人能夠使他人繼承自己的功業。獨木輪車的車輞wǎng,是上古諸侯生病時發明的。西周王道的成功,是周公的功勞。有裨諶chén的草創,沒有子產的加工潤色;有周文王、周武王的規矩,沒有周公、姜太公的配合,周朝功業就不能成就。現在你以趙高滅亡秦朝而非難商鞅,如同以崇侯虎擾亂殷朝而非難伊尹。』
【原文】
文學曰:『善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jué。伊尹以堯、舜之道爲殷國基,子孫紹位,百代不絕。商鞅以重刑峭法爲秦國基,故二世而奪。刑既嚴峻矣,又作爲相坐之法,造誹謗,增肉刑,百姓齋粟,不知所措手足也。賦斂既煩數矣,又外禁山澤之原,內設百倍之利,民無所開說容言。崇利而簡義,高力而尚功,非不廣壤進地也,然猶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爲秦開帝業,不知其爲秦政致亡道也。狐刺之鑿,雖公輸子不能善其枘ruì。畚bēn土之基,雖良匠不能成其高。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子產,如之何?故扁鵲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國也。』
【譯文】
文學說:『善於鑿榫sǔn眼的人,鑿出的榫眼周嚴而不脫落;善於打地基的人,砌出的高牆牢固而不倒塌。伊尹以堯、舜之道作爲殷商王朝的基礎,商湯的子孫繼承王位,經歷百代而不斷絕。商鞅以嚴刑峻法作爲秦王朝的基礎,因此到了秦二世就被奪權。刑法已經非常嚴峻了,又頒布相坐法令,制定誹謗法,增加肉刑,百姓膽戰心驚,連手腳都不知道放哪兒。苛捐雜稅已經很多了,又在地方禁止任意開發山林河澤的資源,在朝廷設立牟取百倍利益的機構,民眾沒有說話講理的地方。崇尚財利,鄙視禮義,倡導武力,推崇武功,秦朝並不是不能拓展疆域,但就像一個人得了浮腫病,喝水越多病越重。你只知道商鞅爲秦國開創帝業,不知道他將秦國引向滅亡的道路。歪歪斜斜的榫眼,即使是能工巧匠魯班也不能做好榫頭。由一畚bēn箕土打成的地基,即使是高明的瓦匠也不能砌成高牆。如同秋天蓬草遭到霜打,遇到風吹就會凋落,即使由十個子產,又能怎麼樣呢?因此,名醫扁鵲不能使白骨生肉,仁人微子、箕子也不能保存即將滅亡的殷國。』
【原文】
大夫曰:『言之非難,行之爲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文而已。昔商君明於開塞之術,假當世之權,爲秦致利成業,是以戰勝攻取,並近滅遠,乘燕、趙,陵齊、楚,諸侯斂衽rèn,西面而向風。其後,蒙恬征胡,斥地千里,逾之河北,若壞朽折腐。何者?商君之遺謀,備飭素修業。故舉而有利,動而有功。夫畜積籌策,國家之所以強也。故弛chí廢而歸之民,未睹巨計而涉大道也。』
【譯文】
大夫說:『說起來並不難,做起來才是難事。因此賢明的人腳踏實地,建立功業,不是只說空話而已。從前商君懂得開發什麼和堵塞什麼的道理,憑藉當世的權力,爲秦國增長財利成就帝業,所以能夠戰必勝,攻必取,吞併近鄰,消滅遠國,制服燕國、趙國,凌駕齊國、楚國,山東諸侯整頓衣襟,向西面望風歸服。後來,蒙恬征討匈奴,開拓千里疆域,渡過黃河以北,勢如摧枯拉朽。爲什麼呢?這是因爲繼承了商君遺留下來的謀略,平時加強整頓和準備。因而一舉手就有利,一行動就有功,蓄積財利,運籌策劃,這是國家富強的原因。因此,廢除鹽鐵官營而歸之於民,這是沒有看到國家重大政策,不懂得大道理。』
【原文】
文學曰:『商鞅之開塞,非不行也;蒙恬卻胡千里,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諸侯隨風西面,非不從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商鞅以權數危秦國,蒙恬以得千里亡秦社稷;此二子者,知利而不知害,知進而不知退,故果身死而眾敗。此所謂戀朐qú之智,而愚人之計也,夫何大道之有?故曰:「小人先合而後忤wù,初雖乘馬,卒必泣血。」此之謂也。』
【譯文】
文學說:『商鞅開發和堵塞的思想,並非不能施行;蒙恬驅逐匈奴千里之外,並非無功;威震天下並非不強;諸侯望風西面歸服,並非不聽從;然而這些都是秦滅亡的原因。商鞅用權術危害秦國,蒙恬以得到千里土地滅亡秦國社稷;這兩個人,只知道利益而不知禍害,只知道前進而不知道後退,因此最終自身慘死,而眾人隨之失敗。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淺薄智慧和愚人計謀,哪裡有什麼大道?所以說:「小人先迎合而後背叛,當初雖然乘馬得意,最終必定血淚漣漣。」說的就是商鞅、蒙恬這兩個人』
【原文】
大夫曰:『淑好之人,戚施治所妒也;賢知之士,闒tà茸róng之所惡也。是以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公伯寮liáo愬shuò子路於季孫。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動而地割,兵休而國富。孝公大說,封之於、商之地方五百里,功如丘山,名傳後世。世人不能爲,是以相與嫉其能而疵cī其功也。』
【譯文】
大夫說:『賢淑美麗的女子,被駝背的醜女所嫉妒;賢明智慧的士人,被卑鄙無能的人所厭惡。所以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公伯寮在季孫氏面前詆毀子路。商鞅起於平民,從魏國進入秦國,一年就擔任秦國宰相,改革法度,修明教令,秦國民眾得到大治。因此軍隊出動,魏國割地求和;軍隊休整,國家富強。秦孝公大爲高興,將於、商地方五百里封給商鞅,功勳如丘山,美名傳後世。世俗之人不能做出商鞅的功業,因此互相嫉妒他的才能,誹謗他的功績。』
【文學】
文學曰:『君子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今商鞅棄道而用權,廢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爲俗,欺舊交以爲功,刑公族以立威,無恩於百姓,無信於諸侯,人與之爲怨,家與之爲讎,雖以獲功見封,猶食毒肉愉飽而罹(lí,遭遇苦難)其咎也。蘇秦合縱連橫,統理六國,業非不大也;桀、紂與堯、舜並稱,至今不亡,名非不長也;然非者不足貴。故事不苟多,名不苟傳也。』
【譯文】
文學說:『君子進身仕途一定要以正道,退隱一定不要失去禮義,處於高位而不要驕傲,功勞多而不誇耀,地位尊貴而行爲謙恭,功績甚大而通情達理;因此世俗不會嫉妒他的才能,世人不嫉妒他的功業。商鞅拋棄正道而使用權術,廢除道德而任用強力,嚴法重刑,以殘暴兇狠爲風俗,欺騙老朋友公子卬áng來建立功業,施刑貴族公子虔、公孫賈來樹立威信,對老百姓沒有恩情,對諸侯不講信用,人人都與他結怨,家家都是他仇敵,雖然因爲軍功而被封爲商君,但這如同吃毒肉太飽而遭到毒害。蘇秦倡導合縱,統一協理山東六國,功業不可謂不大;桀、紂與堯、舜並稱,名字至今不消亡,聲名不可謂不長;然而被歷史否定的人不足爲貴。因此對事業不能隨便讚美,對名聲不能隨便傳頌。』
【原文】
大夫曰:『縞素不能自分於緇zī墨,賢聖不能自理於亂世。是以箕jī子執囚,比干被刑。伍員相闔hé閭以霸,夫差不道,流而殺之。樂毅信功於燕昭,而見疑於惠王。人臣盡節以徇名,遭世主之不用。大夫種輔翼越王,爲之深謀,卒擒強吳,據有東夷,終賜屬鏤lòu而死。驕主背恩德,聽流說,不計其功故也,豈身之罪哉?』
【譯文】
大夫說:『白色絲織品在黑色染料中不能避免被污染,聖賢不能在亂世中自我保全。所以箕子被囚禁,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稱霸,夫差無道,殺死伍子胥,將屍體裝進皮袋浮於江中。樂毅在燕昭王時期建立大功,但卻被燕惠王懷疑。人臣爲節操犧牲自己,只是遇到平庸的君主而不被任用。越國大夫文種輔佐越王勾踐,爲越王作長遠的謀劃,最終消滅強大的吳國,占領了吳國的土地,最後越王卻賜劍令他自殺而死,這都是驕橫的君主背棄恩德,聽信讒言,不考慮他們功勞的緣故,難道是他們自身的罪過嗎?』
【原文】
文學曰:『比干剖心,子胥鴟chī夷,非輕犯君以危身,強諫以干名也。憯(cǎn)怛(dá)之忠誠,心動於內,忘禍患之發於外,志在匡君救民,故身死而不怨。君子能行是不能御非,雖在刑戮之中,非其罪也。是以比乾死而殷人怨,子胥死而吳人恨。今秦怨毒商鞅之法,甚於私仇,故孝公卒之日,舉國而攻之,東西南北莫克可奔走,仰天而嘆曰:「嗟乎,爲政之弊,至於斯極也!」卒車裂族夷,爲天下笑。斯人自殺,非人殺之也。』
【譯文】
文學說:『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被裝進皮袋浮於江中,並不是他們輕率地觸犯君主而危及自身,也不是他們強行勸諫以求名。而是憂傷、忠誠的心在胸膛跳動,忘記禍患在身外發生,志在糾正君主過失、拯救民眾,因而身死而不怨恨。君子能做正確的事情,但不能抵禦別人的非難,即使遭到刑罰殺戮,也不是他們的罪過。所以比干被殺死,殷人怨恨紂王,子胥被殺死,吳人痛恨夫差。而秦國民眾怨恨商鞅之法,超過個人的私仇,因此孝公去世當天,秦國全國民眾圍攻商鞅,商鞅東西南北沒有一處可以逃走,他仰天嘆息道:「哎呀,秦國朝政的弊病,竟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了!」商鞅最終被五馬分屍,親族被夷滅,成爲天下笑柄。這個人是自殺,而不是別人殺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