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序例》

大学证释作者:列圣齐著发布:汐木

2025-2-20 21:11

序例

《复圣颜子序例》

夫子此次证释《大学》,其误处自当改正然相沿已久,世人不明其故夫子虑或有疑,命于正误处详加述明,并将原本对列互勘,使人易明。至其章节本未分,后人虽别为各章,于圣人原旨未合但叙其次第,无庸分作几章,使人知一贯之义。盖道一而已,用之明德则德明用之止善则善至其详略有差,其本末一致如必分章节,则非将略者详之,缺者补之不可且修身以外之事,皆明德之见于事者而本于格致诚正若分言之,遂疑详于事而略于内岂圣人之原旨乎?

故格致虽若明德之最初工夫治平虽若明德之最终工夫,而实则治平亦格致之事也。盖格致言其学治平言其用学以致用,无初终也。故诚正修齐看是异趣而皆一道道无二致故诚正即可致修齐其必分诚正与修齐为二,则诚正何用乎?故次第言之则可若分别之则不可本无可分别而强分之,则人每忘其本,而以修齐治平为务,竟不复置意于格致诚正也岂圣人之意乎?

故读是经当知纲领有四,其后皆就纲领推而明之当知‘明明德’为用,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明明德之事也。当知‘止至善’为体,而定静安虑得,皆止至善之境也。当知‘亲亲、新民’为仁治之本末,而修齐治平,皆亲亲、新民之功也。当知‘明明德’为道之用亲亲、新民为道之则‘止至善’为道之极则。

大学之教,道也。学者,亦道也。道外无教,亦无学也。则明明德也、亲亲也、新民也、止至善也,皆道之所固有圣人本道而挈之,以教人耳当知四者为道之全,不可缺一。道见于人谓之性性者,生之本则行此四者,即以明道以尽性以全生也。

故动静行止、持己对人、处家理国,皆本此道也充此性也、养此生也。不足者,自亏其道悖其性、扰其生也。故凡书中所述,无非本此旨而示其方立其教而定其则。故明此者,则知圣人之意,而知大学之为大学,儒教之为儒教虽修目并列,章节统贯,无他义也。

《宗主孚圣序例一》

此次圣坛所最应注意者,即宣圣及诸贤所示,与今本训解不同,均须拈出,使人注意。

盖经文已传读数千年,注疏亦阅时已久,人人奉为定义如不声明,人将误会。而宣圣之意,拟将此次订正本单独编印如各儒注疏不悖经旨者,亦可附录但字体略小,使人易明。其有见他书者,或经解中者,能由人事加以搜辑,编为群儒经解,以见各贤所见不可限于一二人如朱注之类。

盖圣人所言,包含至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固不能一一抹煞之也且足以觇前人读书理解及时代学风如何。如此,圣坛虽举其大义,然因时日过费,不及详示,前人已详而不谬者,仍可存之,以为发挥圣经之用如其不合者,则或删之,或正之,以告后人。

凡治经要在通经,即处处贯通是也如断章取义,则非也。圣人之言本于道,故于道未尽者,非经文也惟语录中或有有为而言者,与经文为教之定义者不同故须审慎也。若据有为之言,以牵附经义,则误矣譬如‘子罕言命利仁’及‘子不语怪力乱神’、‘性与天道,不可得闻’诸文,而谓夫子不重神天性命,则误矣!

盖读《易》、《礼》、《春秋》,则知圣人重神天性命矣!又如以‘民可使由之’之语,谓夫子不重民智则误矣!盖读《大学》、《礼经》诸书,则知圣人重民智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要知圣人之教,皆本于道其教义载在六经,当可凭也语录者有为而发,或后人误记,或误解故不可即以明圣人之教读者审之!


《宗主孚圣序例二》

宣圣以圣坛所谕已多,将来须由人事拣选各教教义,及救世新教教义中各章互相参证,以明教无二义而释世人门户之惑。如各教有信律戒修等项,即《大学》中纲领是也。各教有度人度世、自利利他等说,即《大学》明明德诸目是也。各教中以神道为重而说皈依,即《大学》主诚意而慎独也。各教中重修持以成道,即《大学》止至善与诚正之工夫也。

推而言之,内外功行天人道德凡各教所有者,《大学》中皆俱备之不过所述繁简详略不同非有人从事于此以尽量发挥之,则圣教不明矣。世人或有已注意及此而苦无贯通各教之作且为前儒诸说所囿而不得明其真义故必赖本教诸人将此书重加说明,务使人人能知圣教与各教毫无异义而精粗本末毫无遗漏也。

诸子侍圣坛日久,已备闻圣人之言必知儒教与各教之真相而有以证明之,使与新教教义并传万古不复为俗说所误则功德不在曾孟下也。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