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禮義(中國禮儀)作者:徐俊生發佈:懋基
2017-12-24 21:38
服,【說文解字】曰:『用也』,本指貼身衣物,後統指衣裳穿着;章,【說文解字】曰:『樂竟為一章,十數之終也。』即從頭至尾,一部完整樂曲,後亦借指完整且有內涵的書記文字或圖案,如『文章』。古代天子所穿的冕服為最高等級的禮服,繪繡有十二種圖像,稱為『十二章』。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稱上六章;下裳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稱下六章。故以『服章』泛指禮服、官服,後來進一步泛指士人衣冠。
圖1-6 十二章紋
上圖十二章紋從左至右:第一列,日、辰、月;第二列,華蟲、龍、山;第三列,粉米、藻、宗彝;第四列,黻、黼、火。
在禮儀場合中,服章亦甚為重要。服章與禮儀場合相符,謂之着裝得體,可令人賞心悅目;服章與禮儀場合不相符,則不得體,輕則尷尬,重則鬧出笑話、誤會。有禮必有服章。華夏服章,簡稱華服,它不僅是遮羞禦寒之器具,更與禮緊密相連。服章亦是禮器,而且是最不可缺的禮器。
一、華服緣起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禮記·禮運】
上古蠻荒時代,人們只懂得穿鳥獸的羽、皮。隨着文明發展,開始會製作麻和絲,製作布帛,以此供養生者,送葬死者。以此祭祀鬼神、上帝,都是遵循起緣的理念。禮儀和服飾的發展,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東漢鄭康成注云:『古者田、漁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猶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說芾之元由也。【左傳·桓公二年】』古人最初是在身前用羽皮以蔽羞,後又知在身後亦加羽皮,之後有了布帛,發展出完整的服章,但依然保留蔽前和蔽後的布片,叫做『芾』,亦即後來禮服上的『蔽膝』,以示不忘本。【禮記·禮運】云:『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即謂此類之事。
隨着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到黃帝時代,完整的服飾體系開始建立。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周易·繫辭下】
禮之義在於『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與禮息息相關的服飾,亦如此。服飾與禮同樣體系完整、嚴謹,其內涵與禮義相通。黃帝據乾坤天地之義始制『衣、裳』,堯、舜進一步完善服飾,遂成華服。所謂『衣、裳』,上為衣,下為裳。上衣喻意為天,下裳喻意為地。人着衣裳,如同置身於己之小天地中。所以天子的禮服為『玄衣,黃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下裳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皆是『取諸乾坤』之意。與禮義相通。【釋名·釋衣裳】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相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裳』從其名到其喻意,皆有深刻內涵。
衣裳如何法四時?今人四時所著服飾之差別,僅是考慮寒暖之需,古則不僅如此。【禮記·月令】記載,天子春季『衣青衣,服倉蒼玉』,夏季『衣朱衣,服赤玉』,秋季『衣白衣,服白玉』,冬季『衣黑衣,服玄玉』。春屬木,木為青色,夏屬火,火為紅赤、朱色,秋屬金,金屬白色,冬屬水,水屬黑玄色。四時所著服及配玉之色,與四時,五行相對應,以為『法四時』之義。結合【月令】及【黃帝內經·四季調神論篇】可知,冬季『衣黑衣』,一則提示自己及周圍眾人依冬季之時令及養生安排起居、勞作,二則冬衣黑,易於吸熱取暖;夏、秋、季亦如此,此不贅述。如此,則服章時時提示自己『不妄作勞』,亦是『君子無物不在禮矣。【禮記·仲尼燕居】』
與樂一樣,服飾與禮相輔相成。不同的場合,所用禮儀不同,所著服章亦不同。此即『順人情』之義。
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禮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凡兵事,韋弁服。視朝,則皮弁服。凡甸,冠弁服。凡凶事,服弁服。凡吊事,弁絰服。凡喪,為天王斬衰,為王后齊衰。王為三公六卿錫衰,為諸侯緦衰,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弁絰。大札、大荒、大災。素服。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以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以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其凶服加以大功小功;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其凶服亦如之。其齊服有玄端素端。凡大祭祀、大賓客,其其衣服而奉之。大喪,其其復衣服、斂衣服、奠衣服、廞衣服,皆掌其陳序。
【周禮·春官·司服】
圖1-7漢代皇帝冕服示意圖
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是吉禮祭祀之禮所著禮服;韋弁服、皮弁服、冠弁服是主持政事所著禮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是喪服所著禮服。這是周朝大概的禮服體系,由此可知,禮儀與服章緊密聯繫,制度完備。禮之等差,亦在此矣。君子能衣服得體,則不失長幼、遠近、親疏之義。能知長幼、遠近、親疏,則人倫之序立矣。人倫之序立,而後百姓不惑矣。如此,則禮義立矣。
據【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春秋時期,衛獻公邀請他的臣子孫文子、甯惠子兩位大夫一起用餐。兩位大夫應邀前往,但日上三杆,仍未見侍從召見。原來獻公去打獵了。待獻公匆匆忙忙回來,穿着打獵的戎裝便去見他們。二人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因此而心生嫉恨,於是密謀作亂,獻公慌亂中逃奔他國。由此可鑑,服裝得體之重要。
二、服章為儀表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
【禮記·冠義】
人之所以稱為人,蓋因人知禮義,而禽獸無。禮義之始,在於舉止得體、態度端莊、言談恭順。若要舉止得體,則冠、服俱備而後可行。所以,服章為禮之儀表,禮之必備。『衣、裳』為禮服,先秦時期,自天子至大夫、士皆穿着。但一般是在祭祀、朝會、外交等重要禮儀場合所著,若日常起居皆用禮服,則有所不便。所以,另有一種日常之服,叫做深衣。
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禮記·深衣】
深衣是將上衣和下裳縫合在一起,從天子到士皆穿着的便服。【禮記】云:『朝玄端,夕深衣。【禮記·玉藻】』。同時,深衣又是『庶人即普通百姓』的禮服。
制:十有又二幅,以應十有又二月,袂圓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正,方其義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
【禮記·深衣】
規是即圓規,矩即尺子,繩是用來畫直線的工具,權和衡即秤鉈和秤桿。
深衣制式:用布十二幅上衣六幅,下裳六幅,共十二幅,象徵一年有十二月。圓形袖口,象徵圓規。方形交領如矩,象徵方正。背縫似墨線,從後背直到腳跟,象徵正直。裳的下緣如秤錘秤桿,象徵公平。袖象圓規,舉手時則禮容端正;背縫如墨線、領口如曲尺,表示為人正直、端正。所以【易經】說:『【坤】卦六二爻的動態,內直而外方。』裳的下緣像秤桿秤錘,表示安定志向,平定內心。因有這五法之義,故聖人常著深衣。規、矩,取其無私之義;繩,取其正直之義;權與衡,取其公平之義。見圖1-8 ~ 圖1-10本卷末。
可見,深衣的制式,有很高的道德內涵。同時,深衣也體現孝道。
具父母,大太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
【禮記·深衣】
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深衣的鑲邊用五彩花紋。若僅父母健在,深衣鑲邊用青色。若是孤子,深衣鑲邊用白色。
五彩即青、黃、赤、白、黑,對應木、土、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此五色為正色,故用以製衣服。孟子曰:『少而無父曰孤』。孤子,即父親已去世者。祖父母、父母皆健在,乃天倫之樂,故用五彩鑲五彩邊以示福祥;僅父母健在,則福祥不及祖父母亦健在,故鑲邊僅用青色;若孤兒,則鑲邊用白色以示哀戚。如此,孝之義,禮之等差,俱在其中矣。
即然深衣內涵豐富,那麼,穿着深衣之人必然時刻受到身上衣服的渲染,提示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這也是古人脩身方式之一。
禮以節之,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欲民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於人,不畏於天?』
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
【禮記·表記】
禮可以節制行為,信可以團結眾人,儀容可以文飾外表,衣服可以改變內心,朋友可以互相勉勵,都是希望使人民專一於道。【小雅】上說:『人前不羞愧?對天不畏懼?』謂若身着深衣,卻行非禮之事,則自會慚愧。
所以君子穿上君子之服,就會用君子儀容來文飾自己;有君子儀容,就會用君子的言辭來文飾自己;有君子的言辭,就會用君子之德來充實內心。所以君子恥於穿着君子之服而無君子儀容,恥於有君子儀容而無君子之辭,恥於有君子之辭而無君子之德,恥於有君子之德而無君子之行為。孔子云:
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乎?
【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
生在當今之世,心志嚮往古時的大道;居處在當今的風俗中,穿着古代的禮服,以此為居,卻為非做歹的人,不是很少嗎?
【詩經】中有一段關於德行與服飾的諷喻: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詩經·曹風·候人】
那位候人候人:官名,負責看守邊境、迎送賓客、治理道路、掌管禁令小官,荷著戈扛着祋一種兵器。那些平庸之人,卻在穿赤芾一種祭服的三百人裏。鵜鶘停在河樑上,水沒打濕它翅膀。那些平庸之人,不配他的衣裳。
三、服章是文明的象徵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
『華夏』一詞,今人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文化是民族、國家的重要特徵。不同的民族、國家,必然文化不同。當華服著於體,沒有人會不認識這是炎黃子孫。身為華夏人,卻西裝革履,則永遠是西方的學生。當華服著於體,我們才能領略禮儀之邦的風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服章是器物,它是由人文精神發展而來的,不同的文化,自然會發展出適合自己文化價值觀的服章和器物。對此,古人早有認識:
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
【論語·憲問】
春秋初年,華夏文明區受到南北兩方的重大挑戰,管仲輔佐齊桓公霸領導諸侯,驅夷狄、阻南蠻,『一匡天下』。所以孔子稱讚管仲說『若無管仲,我們就要像夷狄一樣被散頭髪,穿左衽衣服了』。可見服飾對是文化的重要標誌。
我們在【禮起於風俗】一節中引用過一段,茲再略述:
東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
【禮記·王制】
『被髪紋身』、『雕題交趾』、『被髪衣皮』、『衣羽毛穴居』,皆是對東南西北四方民眾不同服飾的描述,可見衣着服飾,是區分文化的重要參照。當時,中原文化的優越,吸引四方民族皆來學習。春秋時期的吳國,本是地處江浙的偏遠小國,雖然吳國的領導者是周文王的二位伯父泰伯和仲雍的後代,但由於年代久遠,他們也同樣是『被髪紋身』的夷人了。春秋時期,從君主壽夢開始,重新接觸到中原文明,迅速學習和發展起來。幾十年後,吳國也出現了季札這樣被孔子稱讚的『知禮』之士。『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禮記·檀弓下】』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孝經·卿大夫章】
服者,身之表也。禮之要在於『敬天、法祖』。敬天,即尊重天道自然;法祖,即效法祖先,學習祖先遺留的文化、知識、技能。如此,文化才能積累、進步、升華。孝道之義亦此。【詩】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詩經·大雅·文王】』亦是告誡世人,不忘祖先教誨,方能提高自身德行。所以【孝經】強調服『先王之法服禮服』,道『先王之法言』,行『先王之德行』,此三者相互關聯,不可或缺。今人有不知其意者,著西服、中山裝、馬褂等服裝去祭祀炎黃或其他先聖先賢,卻不知『事死如事生【中庸】』之意,鬼神若有靈,必瞠目結舌。近年漢服運動在民間悄然而起,實乃華夏百姓『不忘本』之意,有識之士,當引以為鑑。
圖1-8甲【家禮】深衣前圖圖1-8乙著深衣前兩襟相掩圖
圖1-9甲【禮書通故】版深衣前圖圖1-9乙【禮書通故】版深衣後圖
圖1-10朱舜水木雕坐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