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第一节 卷首语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4 21:42

《中庸》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礼器》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左传·成公十三年》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言人之动作礼义三百,威仪三千,皆有法则也。以其为礼之大经,曰“经礼”,以其为礼之大义,曰“礼义”,其实一也。以其威可畏,仪可象,故曰“威仪”,以其委曲繁重,故曰“曲礼”,实亦一也。

往来古今,民族、国家无以计数,惟有华夏誉为“礼仪之邦”,何为也?若问待人接物谦和有貌者,古今绝非仅有华夏一族,之所以誉为“礼仪之邦”,概因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大也。其所尊者,道也。其所恭敬者,天地、祖先、人伦也。是以有祭祀天地、祖先之仪,有冠、婚、丧、聘之重。

本卷以朱子《家礼》为据,择祭、冠、婚为列,附学童开笔礼,务当今之紧要时用,以弥时需。以朱子《家礼》为据者,概因今之志于礼者,多在民间。故本卷祭礼之仪,以民间祭祖之礼为底本,类于先秦士大夫所用。若公祭先圣先贤,其仪当同于古之天子、诸侯祭祖之礼,详细仪程,还要视时节、主祭者等情况而定。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