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二十年春.齊人來征會.夏.會於廩丘廩丘:在今山東范縣東.為鄭故.謀伐晉.鄭人辭諸諸侯.秋.師還.
白話翻譯
二十年春,齊國人前來召集會議。夏,在廩丘相會。為了鄭國的緣故,商議攻打晉國。鄭國人辭謝諸侯,秋,軍隊回國。
吳公子慶忌驟諫吳子.曰:『不改.必亡.』弗聽.出居於艾艾:在今江西修水縣西.遂適楚.聞越將伐吳.冬.請歸平越.遂歸.欲除不忠者以說于越.吳人殺之.
白話翻譯
吳公子慶忌多次勸諫吳王夫差,說:『不改變政令,一定會滅亡。』吳王不聽。他出行居住在艾地,又去了楚國。慶忌聽說越國打算攻打吳國,冬,請求回國去與越國講和,於是回國,想要除掉不忠的人來取悅于越國。吳國人把慶忌殺了。
十一月.越圍吳.趙孟趙孟:趙襄子無恤。時其父趙鞅方死。依禮,守喪飲食減少降於喪食.楚隆楚隆:襄子家臣曰:『三年之喪.親昵之極也.主又降之.無乃有故乎.』趙孟曰:『黃池之役.先主與吳王有質質:盟誓.曰:「好惡同之.」今越圍吳.嗣子不廢舊業而敵之.非晉之所能及也.吾是以為降.』楚隆曰:『若使吳王知之.若何.』趙孟曰:『可乎.』隆曰:『請嘗之.』乃往.先造于越軍.曰:『吳犯間上國多矣.聞君親討焉.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從.請入視之.』許之.告於吳王曰:『寡君之老無恤使陪臣隆.敢展謝展謝:陳告謝罪其不共:黃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志父:趙鞅得承齊盟.曰:「好惡同之.」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非晉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為大夫憂.拜命之辱.』與之一簞簞:小笥珠.使問問:遺,贈送趙孟.曰:『句踐將生憂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王曰:『溺人必笑.吾將有問也.史黯史黯:即史墨。杜注言史墨曾預言吳國不出四十年當亡,故吳王因感而問何以得為君子.』對曰:『黯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王曰:『宜哉.』
白話翻譯
十一月,越國包圍了吳國,趙孟在服喪,把飲食標準比規定又降低一等。楚隆說:『三年的喪禮,是表示對親人關切的頂點。您又降低,恐怕有別的原因吧?』趙孟說:『黃池會盟,先父與吳王有盟誓,說:「好惡相同。」現在越國包圍吳國,繼承人想不廢棄過去的誓言幫助吳國,卻又不是晉國所能辦到的,我所以飲食降等。』楚隆說:『如果讓吳王知道您的心意,怎麼樣?』趙孟說:『辦得到嗎?』楚隆說:『請試試看。』於是前往。先到越軍中,說:『吳國冒犯上國已經多次了,聽說君王親自討伐他,中原國家的人沒有不高興的,唯恐君王的願望不能實現。請讓我進吳國去看看情況。』越軍同意了。楚隆進城告訴吳王說:『寡君的卿無恤,派陪臣隆前來,謹此為了不恭敬而陳告謝罪。黃池那次盟會,君王的先臣志父得以參加盟誓,說:「好惡相同。」現在君王有了危難,無恤不敢害怕勞苦,只是因為晉國無法辦到,謹派臣前來秉告。』吳王下拜叩頭說:『寡人沒有才能,不能好好對付越國,因而給大夫造成憂愁,謹此拜謝他的關懷。』給了楚隆一簞珠子,讓他送給趙孟,說:『句踐打算讓我在憂患中生活,寡人得不到善終了。』吳王又說:『快淹死的人必然強作歡容,我還有句話要問你:史黯為什麼能成為君子?』楚隆回答說:『史黯在朝廷上做官沒人厭惡他,不做官沒有人說他壞話。』吳王說:『確實應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