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亡也。以亡輸命,以喪術行。
輸環遠近,窮而不竭;周轉生死,是其自然。生養者,窮竭盡利,以萬功一。喪死者,化屍為望,以一宿刑。是生,對死而向盡;是亡,烈命而銘洐。
農以亡命,故害怪自然而養人。利者,輸命而向生而已。欲圖天下,不以害命為謀,不以生養為樹,故王者,周轉自然,刑性天下,已而能周流萬方。
周第一
全農術者,非強。銜九穗者,非弱。強制弱者,在竭盡驅盛。全農勢者,非盡。全民偏者,非揚。揚抑盡者,在繹揠當時。揠苗非上,雜草否下,上勝下者,在掘永冢。欲以術勝策者弱,欲以絕盛綿者亡,欲以下制上者滅,欲以有驅無者揚。天下非一時盛衰,故能安民者,聖;安天下者,王。周用不壞者,皇。
一年之種,百工之行半備。十年之計,天下運轉參節。百年之流,如水入江海。萬年之朽,方見斟酌之始。時非一時,以時見勢者,可強。
愚以揠苗,民以守節,鄉以安賦,府以廩藏,聖以均輸,王以歸藏,帝以陰陽。
非不能節,在節者,必生殺,自然之蹈,窮輸環轉,存亡之道,有無相向,高下並揚,生殺並敘,塊晦相嘗,不以自然為自然者,雖安一時而後世必亡。故能明月日者,人。通行藏者,君。劌千歲者,虞。窮而不竭者,帝。
流第二
農,勢,非一術而盡,一勢而亡。近其近者,非近。遠其遠者,非遠。遠近之思,必以嘗人,見勢後進,則非。
若聖賢用勢,必以甘甜與愚,愚見其甘,故以共苦,或疑,已過萬重山。人心百變,仿佛自然,欲自然者,必修人,人在下,變不過自然,故制治者,可尚。
農勢者首,農策者次,安民再次,山川最後,此亡國滅種之道。
自然先人,安序次之,遍宕再次,農時死節,此安物養人之刑。
周流之道,十萬年之行,用者非一,典者一房。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故以一人之行安天下者,盡。以一勢窺全貌者,藏。雖然,輸道,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