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白門柳第三部:雞鳴風雨 第三章(1)

白門柳作者:劉斯奮發佈:福哥

2018-8-12 19:28

    一

    由於得到地方民眾和明軍殘部風涌雲合般的響應,在閏六月中旬才建立起來的魯王政權,到了八月初,已經集結起號稱十萬的龐大軍隊,勢力範圍也從浙東一隅,迅速擴展到浙西、一江一 南的大片地區。儘管陸續加盟的這些府縣,基本上還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而軍隊中的相當一部分,也屬於臨時糾集起來的鄉勇,但是已經形成了一種頗為浩大的聲勢。加上這時候,從更東面的福建又傳來消息:明朝的另一位藩王——唐王朱聿鍵在黃道周、鄭芝龍等人的,擁戴下,也舉義抗清,並且已經公然稱帝,改元隆武。這就迫使志得意滿的清朝浙一江一 總督張存仁大吃一驚,連忙收縮軍力,全力拱衛杭州城;同時飛報南京,請求緊急增援。

    面對這種顯而易見的有利形勢和戰機,魯王朱以海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在紹興府城召開了御前會議,決定派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張國維擔任督師,率領踞守在錢塘一江一 一線的各路明軍,分別向下游的西興和上游的富一陽一兩地集中,對杭州採取渡一江一 夾擊的態勢。按照他們的設想,能一鼓作氣收復杭州,自然最好;即使一時辦不到,也要打上幾個漂亮的勝仗,以便震懾敵人,鼓舞士氣,鞏固已經取得的地盤。

    黃宗羲是八月初十日,在駐紮於蕭山縣瓜瀝鎮龍王堂的孫嘉績軍營中接到參戰命令的。由於孫嘉績的薦舉,如今他已經被新政權任命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併兼任餘姚軍的監軍。來自上頭的命令還規定他們,以及紹興、慈谿、寧波等府縣的義軍:必須於十二日傍晚之前,把隊伍轉移到與杭州隔水相望的西興渡口,同武寧侯王之仁所統率的正規水師會合,聽候調遣。對於朝廷醞釀西向用兵,黃宗羲雖然事先已經有所風聞,但接到參戰的命令,仍然感到大為振奮。這不僅是由於近日來,他越來越渴望投入戰鬥,更重要的是,從這一果敢的決策中,他感覺到了一種同心同德的決心,一種奮發進取的銳氣,而這,正是那個短命的弘光朝廷所沒有的。『不錯,就衝着這一點,也值得轟轟烈烈投身進去,大幹一場,哪怕因此血灑錢塘,粉身碎骨也罷!』當隨着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出任餘姚義軍督師的孫嘉績,奔走忙碌於鬧紛紛地集結的兵營之中時,他一再壯烈地、感奮地想。

    現在,除了留下小量軍力駐守原地,其餘的人馬,經過一天一夜 溯一江一 而上的航行,已經於十二日的正午,提前抵達西興渡口,同王之仁接上了頭,並在指定的地段駐紮下來。他們屬下的這支隊伍,也就是當初從餘姚縣帶出來的那四千之眾。它與來自其他府縣的五支義軍一道,被統稱為『六家軍』。與方國安、王之仁等武將所統率的正規軍隊不同,這『六家軍』絕大部分都是臨時招募來的四鄉農民,士氣倒還高昂,但基本上沒有經過軍事訓練。對於如何列陣,如何行軍,如何臨敵,如何格鬥,不少人一竅不通,必須一一從頭教起。因此,自從一個多月前,從紹興趕回家中稟明母親,安頓家小,並把那三百鄉勇帶出來從軍之後,黃宗羲一直守在營地中,協助孫嘉績規劃建制,訓練士卒。不過,這方面他們其實也懂得不多。幸而有幾位行伍出身的義士,其中包一皮括黃宗羲在餘姚縣城外結識的那兩個帶頭反剃髮的漢子——汪涵和茅瀚,全力以赴地幫着日夜一操一練,才好歹把這群烏合之眾,漸漸調一教 得有點樣子。這一次,因為是渡一江一 作戰,所以臨出發時,他們已經按照命令,把能夠徵集到的大小船隻,幾乎全都帶了出來,總共有七八十艘之多,如今就在一江一 邊上立起一個水寨;又因為船少人眾,水寨安置不下,在距水寨一箭之遙的岸上,還另外立了一個旱寨,用以屯駐其餘的人馬。

    因為是提早到達,據孫嘉績估計,在命令所規定的傍晚之前,大約不會有什麼軍事行動,所以,眼看着各營已經安頓停當,黃宗羲便按照原定分工,離開中軍大帳,回到水寨去約束部伍,等候下一步行動的命令。

    由各種大小船隻連結成的水寨,參差而又成片地浮泊在一江一 面上,看上去,就像突出於岸邊的黑色洲渚。黃宗羲時而憑藉跳板,時而縱身跨越,從一條又一條的船上通過,邊走邊察看寨裏的情形。發現將士們正靠在桅杆下、船篷旁,在那裏啃乾糧的啃乾糧,擺一弄武器的擺一弄武器,沒有什麼異常的事態,他就逕自回到闢作指揮所的一艘大一江一 船艙中,由黃安——那書童如今已經成了親兵頭兒,官為『把總』——服侍着,先把身上沾滿征塵和汗臭的衣裳脫一下,換過,又在水盆中洗了一把臉,剛剛坐下,忽然想起一件事,於是便翻開隨船帶來的幾本書,把夾在其中的一封信找了出來。

    這是老朋友顧呆從無錫托人輾轉捎來的一封信,送到他手中時,正碰上軍隊亂鬨鬨地開拔,來不及看,就隨手夾進書中。說起顧杲,自從五月間逃出南京監獄,半路分手,各自回家之後,兩人就失去了聯繫。儘管黃宗羲對這位生死之一交一 十分想念,卻苦於兵荒馬亂,音信不通。冷不丁接到朋友的來信,黃宗羲當時的確喜出望外。『是的,我怎麼把它忘了!』他一邊拆着信,一邊暗暗責備目己,正要一抽一出細看,忽然聽見外面『咚咚咚!咚咚咚!』傳來一陣擂鼓之一聲 ,猛烈而又急驟,聽上去,像是來自大一江一 之上。其間,還依稀夾雜着陣陣潮水般的吶喊。

    黃宗羲不禁一怔,隨即推開篷窗,向外望去,卻被泊在旁邊的船隻擋住了視線,除了一小角一江一 水,什麼也看不見。這當兒,那鼓聲和吶喊聲益發高一亢起來。

    『怎麼?難道已經打起來了?』他驚訝地想,連忙把信塞一進懷裏,離開篷窗,快步奔上甲板。這一下,總算看清了:原來,一江一 面上果真出現了許多船隻,其中有張着大帆的一江一 船,也有較小的漁船,還有好些小划子。從船上插着的各色大小旗幟,以及晃動着的刀光人影來看,顯然都不是普通船隻,而是準備參戰的水師。

    『那麼,莫非已經開始渡一江一 攻擊_「?何以我們沒有接到命令,一點都不知道?』

    黃宗羲滿心疑惑地扶着船頭的絞盤,大睜着眼睛向大一江一 上張望。

    已是中午時分,蒙上了一層薄翳的秋一陽一,正在天頂上淡淡地照臨着,蕭瑟的秋風拂過水寨林立着的檣桅,在煙波浩渺的錢塘一江一 上,掀起了層層輕一浪一。現在,一江一 面上的情形可以看得更清楚:那些隨着鼓聲出現的船隻,少說也有三四十艘,就像一群猝然飛集的水鳥,錯雜地散佈在一江一 面上。從來路判斷,這些船隻顯然屬於上游不遠的王之仁軍水寨,因為直到此刻,還不斷有船隻從那裏駛出,參加到前面的行列中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急驟的鼓聲高一陣低一陣地響着。它貼着水面遠遠傳送開去,碰到堤岸又反射回來,在廣袤的一江一 天上震響、迴蕩。隨着鼓聲,一江一 面上聚集的船隻越來越多,並且在幾艘大船帶領下,朝着對岸排一出一字的隊形。

    『大人,快下令起錨吧!要不,功勞都被王兵搶去了!』一個急切的嗓門在身後響起。

    黃宗羲回顧了一下,發現黃安正站在身後,圓圓的臉上現出緊張而又興奮的神情。

    黃宗羲搖搖頭:『我們尚未接到軍令。』

    『尚未接到軍令?怎麼他們又接到了呢——哎,瞧,上去了,上去了!』

    黃宗羲定眼望去,發現王之仁軍的戰船,已經集結完畢,正在五隻大船的率領下,緩緩向上游駛去。看樣子,是準備憑藉一江一 水的衝力,斜刺着向對岸發起攻擊。

    『糟啦,再不開船,我們就趕不上了!』

    『怎麼偏偏我們接不到命令?』

    『是不是給王兵扣起來了?』

    焦急的、壓抑的議論在周圍響起,那是幾個親兵。

    黃宗羲沒有吭聲。不管怎麼說,不等命令擅自出擊,在軍事上是不允許的。

    儘管如此,他卻不免也有點懷疑:會不會進攻的命令已經下達,只是出於某種尚未弄清的原因,沒有送到自己這裏?如果是那樣,自己按兵不動,且別說爭先立功的話,光是因此貽誤了「戰機,就很不應該……然而,要是命令並未讓自己參與行動,自己冒冒失失地出戰,就會打亂整個部署,後果更加嚴重……『嗯,你在這兒守着,沒有本官之命,誰都不許動!』這麼一交一 待了一句,黃宗羲便匆匆轉過身,撇下眾人,向跳板走去。剛走出幾步,遠遠看見孫嘉績由幾個親兵簇擁着,正沿着跳板,急步朝這邊奔來。

    『快!快!趕快進兵!』顯然也看見了黃宗羲,孫嘉績隔着船揮手喊。

    『怎麼?』

    『命令下來了,下來了!』

    黃宗羲『氨了一聲,本能地立即轉身往回走,才行出兩步,又站住了。

    『咦,怎麼還站着?快、快啊!』已經走近來的孫嘉績氣喘吁吁地催促。

    『不是讓我們天黑之前趕到的麼?怎麼現在就下令進攻了?』

    『不知道!哎,別管了,快,快!,孫嘉績顯得急不可耐。

    黃宗羲不再問了。不過,當他奔向中軍大船的船頭,對已經聞聲趕到的部將汪涵、茅瀚下達了進兵令之後,心中仍舊疑惑地想:如此說來,進攻計劃無疑是改變了!然而,眼下才只自己一支義軍提前趕到,其餘幾支義軍尚未抵達,督師行轅到底為何不到約定時問,就下令進攻?雖然這一次渡一江一 作戰主要是靠王之仁的正規水軍,但是……『咚!咚!咚!』『咚!咚!咚!』急勁的鼓聲驀地在身旁震響起來,這是催促進軍的信號。黃宗羲猛一抬頭,發現只這一沉吟工夫,整個水寨已經全動了起來。義兵們紛紛從艙裏擁出來,有的爬上船篷,有的奔向甲板,開始起錨的起錨,扯帆的扯帆。這些義兵,絕大多數都來自浙東水鄉,騎馬也許不大習慣,駕船卻是家常便飯。只見沒費多少勁,各船已經陸續準備就緒。然而,也只是做完這一步而已,到了接下來,照例應該啟航出發時,不知為什麼,那些義兵們像受到某種無形的禁制似的,動作忽然變得遲疑起來,開始你望我、我望你,互相等待着,誰都不肯首先把船撐出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催促進軍的鼓聲益發擂得震天價晌。

    船隊起了輕微的一騷一動。泊在最外邊的兩隻船似乎抵禦不住鼓聲的壓力,勉強向前撐出了丈把二丈,但看見其餘的船隻沒有跟上去,便又遲遲疑疑地退了回來。

    『混賬!開船!快開船!誰不開船我先殺了他!』傳來了茅瀚的怒罵聲。這位在餘姚縣城外帶頭反剃髮的漢子顯然急於響應鼓聲,但是泊在前面的船隻堵塞了他的去路。

    黃宗羲睜大眼睛看着,有片刻工夫,鬧不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但隨後,他渾身的血液就由於焦急,也由於氣憤,驀地沸騰起來。他把手中的令旗朝走近來的孫嘉績一遞,『嗆啷』一聲拔一出佩劍,大步奔向船舷,騰身一躍,跳到剛剛又退回來的那艘船上。

    『撐出去!馬上給我撐出去!聽見沒有?』他扯着嗓門大嚷,惡狠狠地揮舞着手中的佩劍。

    『是、是,大、大人!』被上司的暴怒、也被寒光閃閃的劍鋒嚇了一大跳的幾個士兵結結巴巴地答應着,慌忙擺一動手中的長篙。

    『你們——還有你們,都聾了嗎?快動手!撐出去!』黃宗羲繼續用佩劍向其餘的人指嚇着。看見事到臨頭,手下的兵校變得如此膿包一皮,他當真怒火中燒。

    如果不是那些兵幾乎立即就乖乖聽命,他手中的劍很可能就會狠狠砍出。

    『一媽一的,聽見沒有?快開船!』『快,快!混蛋!』『還呆着幹什麼?想找死嗎?』無疑是受到黃宗羲的行動激勵,附和的呵斥從四面八方一齊炸響。正在縮着腦袋發呆的各船的士兵們,哆嗦了一下,仿佛忽然驚醒似的,開始不由自主地擺一動長篙,抓住絞盤,雖然動作仍不免有些遲疑和機械,但總算紛紛重新行動起來。隨着第一隻船鼓勇離開了水寨,其餘的船也開始擠碰着、避讓着,緩緩向一江一 中駛去……『是的,哪怕前途多麼危險,手下多麼遲疑,重要的是有人帶頭。只要敢於帶頭走出第一步,其餘的人就好辦了!』默默看着已經絡繹駛出到大一江一 之上,並且逐漸擺脫了剛才的遲疑和畏怯,變得緊張、勇敢起來的船隊,黃宗羲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無憬悟地想。現在,在震天的戰鼓聲中,餘姚義軍的船隊也像王之仁軍那樣,開始轉舵向南,溯流而上。這西興渡口一帶,作為連接浙東地區與杭州的一交一 通要衝,本來總是水陸輻湊,商旅雲集,熱鬧非凡。自從清兵南下,浙東起義以來,由於敵我雙方一直處於劍拔一弩一張、一觸即發的臨戰狀態,那種熙熙攘攘的景象固然已經蕩然無存,而目沿一江一 兩岸,還各自臨時築起好些防守用的木壘城寨。如今,在他們船行所經的敵方一江一 畔,就顯眼地立着一個。黃宗羲注意到,上面還隨風飄揚着好些旗幟,看樣子必定有清朝的兵卒把守。不用說,如果明軍打算在這一帶登陸作戰,就必須突破這些城寨的攔截。

    『是的,終於真的到了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時刻了!要同韃子兵刀對刀、槍對槍地幹上一場了!我自然要狠狠地殺,要殺死他們很多人;而我們也會有許多人流血、被殺,說不定連我自己也在內,這是免不了的!既然如此,那就來吧!

    只要他們殺不死我,我就要殺死他們!把他們趕回關外去!這是一定的!』黃宗羲遠遠地盯着那個被一陽一光照得閃閃發亮的木城,發誓般地想。事實上,由於置身於率先出發的船裏,自己作為勇敢無畏的表率,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現在,黃宗羲甚至變得更加渴望儘快投入戰鬥。他緊攥着劍把,昂然挺一立在船頭上,一任強勁的一江一 風撕扯着他的衣巾鬢髮,心中翻滾着一股慷慨赴死的冷酷之情。同時,開始精神亢一奮地設想着,到時候,他如何率領麾下的明軍,在那裏同清兵展開殊死的格鬥,並以無比的英勇,殺得敵人落荒而逃……『轟!轟轟!』幾聲沉悶爆炸傳來,黃宗羲反射地回過頭去,發現清軍據守的木城上方,冒出了幾縷黑煙,緊接着,遠處的一江一 面上『噗通,噗通』地接連升起了三道水柱。

    『嗯,是炮!韃子兵開炮了!好嘛,想嚇唬人嗎?可我們不怕!你們就等着吧,待會兒有你們好受的!』由於終於切近地感知到敵人的存在,也由於不斷飛來的炮彈意味着戰鬥已經開始,黃宗羲的情緒愈加興奮和高昂。他看前面的王之仁軍已經轉舵向西,像是準備朝對岸發起攻擊,於是一邊大聲告誡大家不要驚慌,一邊揮動令旗,打算下令船隊也跟着轉舵。然而,就在這時,錢塘一江一 的東邊——也就是自己一方的營寨中,震天的鼓聲忽然沉寂下去,接着,傳出『瞠瞠瞠!瞠瞠瞠!』的鑼聲。

    『怎麼,要我們收兵?』黃宗羲驚訝地想,有片刻工夫,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然而,沒有錯。『瞠瞠瞠!瞠瞠瞠!瞠瞠瞠!』那鑼聲愈加響得急驟,分明是鳴金收兵的信號。而且不光自己的水寨在敲鑼,連王之仁軍那邊的營寨也在呼應着大敲特敲。

    『好不容易才把船隊帶到這裏,還沒有登岸,也沒有同韃子對上陣,怎麼就要收兵了?』由於看見正在鼓勇前進的船隊,頃刻之間,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巨手忽然擾亂了似的,正在陸陸續續停下來,開始各自在一江一 中打轉,黃宗羲錯愕之餘,不禁為之茫然。『嗯,莫非老孫他們看見敵人發炮,生怕我們要吃虧?但是,漫說那幾炮連我們的汗毛都未曾碰着,就算當真被打中,折損了一兩船人馬,也得拼着命兒攻上去!怎能隨隨便便就收兵?如此一來,豈非前功盡棄?哼,這可是生死相搏,不是做兒戲!哪有如此指揮的道理?』他反感地、惱怒地想,本能地衝動了一下,打算不管它,然而……『大人,王兵的船轉舵了,您瞧我們……』有人在旁邊請示,那是船上的把總。

    『瞧什麼!聾了嗎?讓你收兵就收兵!』這麼爆發地呵斥了一句,為了避開滿船將士投來的疑惑目光,黃宗羲逕自轉過身去,咬緊牙齒,忿忿地盯着依然把大鑼敲得山響的己方營寨。

    二

    突如其來的鳴金收兵,雖然使黃宗羲感到十分惱火,但回到水寨之後,事情也就弄清楚了:孫嘉績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由於看見清兵開炮,而是接到了從富一陽一總督行轅發來的緊急命令,要各營立即停止進兵,變攻為守,全力拱衛一江一 防,不得擅自出擊。

    『聽說,』把令旗連同安頓船隻的職責一交一 給身邊的副將之後,孫嘉績一邊示意黃宗羲走進船艙,一邊壓低聲音說:『朝廷得到諜報,建虜新近派了洪亨九來一江一 南總督軍務。他聞知我兵要攻杭州,親率援軍自留都星夜南下,意欲全力與我相抗。監國惟恐有失,因此急詔富一陽一行轅暫停進兵,瞧瞧情形再說。』

    『洪亨九——哪個洪亨九?』黃宗羲疑惑地問。

    『還能有哪個洪亨九,不就是崇禎十五年兵敗松山,被俘不死,最後投降了韃子的那個洪承疇——洪亨九!』孫嘉績略顯煩躁地說,『嗯,這逆賊不比別人,他曾身為我朝大司馬,總督軍務多年,久經陣戰,對我兵情形知之甚詳,實為一不可小覷之勁敵!』

    黃宗羲『嗯』了一聲,不說話了。他自然知道洪承疇,知道此人除了可惡、可恨、可鄙之外,的確還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對手。說起來,當洪承疇還是明朝的大臣時,因為同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作戰功勞卓著,聲震朝野,以致黃宗羲也同許多士民一樣,曾經熱烈地崇拜、頌揚過他,對他寄予過無限的期望。

    『啊,叛國的一奸一賊!騙子!怕死鬼!怎麼全是這些人?』由於憎恨,也由於憶及往事而羞愧,黃宗羲不由得捏緊了拳頭。

    『聽說——』大約看見黃宗羲皺着眉頭,沒有吭聲,孫嘉績慢慢捋着一胡一 子,又說:『朝廷在商議出師時,此事已在風傳,因此當時也有人主張持重。末了,是張閣老力排眾議,認為目前一江一 南義軍蜂起,南京四面受敵,自顧不暇,洪亨九未必騰得出手增援杭州,監國才作出決斷。不料到頭來……唉!』

    黃宗羲瞥了同僚一眼。如果說,剛才鳴金收兵,是來自上頭的命令,他雖然不以為然,但也不便發作的話,那麼,孫嘉績如今這副憂心忡忡的模樣,就重新撩一起他的反感。

    『怕什麼?』他負氣地朝木床 上一坐,『嘩啦』一聲提起佩劍,橫放到膝上,『只要我浙東軍民同仇敵愾,洪亨九又何足懼哉!』

    孫嘉績搖搖頭:『話不能這麼說。這一次朝廷決意揮師西進,本是瞅准了我方勢眾,敵方勢孤,正是用兵之良機。如今杭城之敵驟得強援,反觀我兵除卻鎮東、武寧二侯屬下,尚算是正規的衛所之兵外,其餘大多是新募義卒,未經陣戰。

    到時能否同他相抗,其實並無把握!』

    『哼,事到如今,已是有進無退。有把握也罷,無把握也罷,亦惟有拼死一戰而已!莫非就此罷休不成?』

    孫嘉績眨眨眼睛,似乎對黃宗羲的話感到意外。『這是不行的。』他嚴肅地說,『仗,只能有把握才打;若無把握,又豈能一浪一戰!』

    『這——憑我們這些兵,既然「攻」不是他的對手,難道「守」就是他的對手?』

    『守嘛,總比攻好辦一點。何況北兵善騎馬,卻不善乘船。我兵憑藉錢塘天險,以逸待勞,他未必就能攻得過來。』

    停了停,看見黃宗羲不做聲,他又告誡地說:『眼下朝廷新立,此番西征,攸關開局,勝則可振士氣、安民心,敗則後果堪虞,不可不慎!』

    孫嘉績說的自然在理,加上總督行轅的命令又只能服從,黃宗羲縱然心中懊恨,也自知其實無可奈何。但是,繼續留在船艙裏,他又感到十分氣悶,於是一挺身。站起來,逕自離開船艙,重新走到甲板上去。

    大一江一 之上,不久前還是戰船一交一 馳,炮聲震天,這會兒,由於對峙的雙方各自偃旗息鼓,已經復歸於平靜與空曠。西斜的夕一陽一從薄翳中掙脫出來,在滔滔北去的波濤上抹出片片閃爍不定的浮光。水寨之內,炊煙四起。分明松一弛下來的將士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賭錢,有的在聊天,顯得懶散而快活……『是的,絕好的一次戰機,就這樣白白失去了!』黃宗羲漫無目的地行出兩步,懊喪地想,『那麼,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像孫碩膚所說的,在一江一 邊守着,等洪承疇打過來?不,這次我師奉命前來,本是為着渡一江一 破敵,一股銳氣全貫注在這上頭。忽然變攻為守,明擺着是畏敵避戰,士氣必定大受挫損。到時想守,也未必守得祝這是萬萬不行的!可是,那又怎麼辦呢?哎,怎麼辦呢……』這麼煩惱着,忽然,一陣喧鬧從鄰船響起。黃宗羲回過頭去,發現兩個士兵,不知什麼緣故在船中追打起來。一個在前面逃,一個在後面趕,引來其他看熱鬧的在一旁起鬨。只見逃的那個身手敏捷,時而躍過堆放着的繩索,時而繞着桅杆轉,甚至從一隻船跳到另一隻船上去。這樣閃避了一陣,卻擋不住追的那個身高腿長,眼看就要被追上。誰知,冷不丁冒出來個助陣的,從背後給了長一腿漢子一拳,打得那漢子哇哇亂叫,回身又去追他,如此一來,倒把前頭那個放過了……『嗯,如果有人像這樣,從後面拖住洪承疇,唔,也不必多久,有那麼幾日,讓我兵渡過一江一 去,打上一仗,就行了!只是,南京附近有什麼人能幫上這一把呢?

    一江一 一陰一?太湖?無錫……』黃宗羲一邊注視着一胡一 鬧的士兵,一邊機械地、模糊地想着,忽然,心中一動,連忙把手伸進懷中,掏出那封早些時候已經拆開、卻來不及看的信,隨即走到一邊去,一頁一頁地讀起來。

    顧杲從無錫寄來的這封長信,是大半個月前就發出的。也許由於路上輾轉阻滯的緣故,直到近日才送到。信的開頭,照例說些別後的情形,無非是清兵如何南下,城鄉如何驚惶一騷一動,人們如何挈家逃難,與浙東的情形也大同小異。不過接下來,顧杲在信中專門介紹了距無錫北邊不遠的一江一 一陰一縣的情形,卻引起了黃宗羲的關注。據說,該縣的軍民出於對『剃髮令』的深惡痛絕,從閏六月起便殺官起事,佔住了城池,清軍曾多次瘋狂進剿,都被他們奮勇擊退,雙方至今仍在對峙之中。但由於從南京前來助攻的清兵越來越多,一江一 一陰一城外援不繼,形勢正在日趨惡化。顧杲是接到當地一位名叫黃毓祺的東林派人士的求援信之後,才決定立即同黃宗羲聯絡的。顧杲希望魯王方面基於同仇敵愾的大義,迅速派兵,馳援一江一 一陰一。顧杲在信中還表示:他已經做好準備,一旦得到同意發兵的回音,他就率領手下的數百壯士,在無錫迎候魯王的軍隊,『負一弩一前驅,先期效死』……『他指望我們這裏能發兵救援,卻不知道我也指望他們出兵相助呢!』把信仔細地從頭又看了一遍之後,黃宗羲心中苦笑地想。儘管如此,一江一 一陰一那邊的激烈戰事,卻也證實了果真存在着他所設想的那種可能。『嗯,從子方信中說的情形看,請他們分兵牽制洪承疇,看來是辦不到了。但一江一 一陰一乃係南京門戶,位置重要。

    如果由這邊派出一支兵前去馳援,說不定就能迫使洪承疇回師自保?嗯,不錯!

    這正合了兵書上的「圍魏救趙」之法!』這麼一轉念,黃宗羲頓時心頭大動,興奮起來。他無心理會鄰船上的情形已經起了變化——一胡一 鬧的士兵正受到軍官的嚴厲申斥——匆匆轉過身,向船艙走去,打算把想法向孫嘉績提出。

    然而,沒等他走進艙門,耳邊忽然傳來一種奇特的聲響,使他把已經伸向艙門的腳不由得又收回來。

    的確,一點不錯,他聽見了鼓聲!一個多時辰前曾經震響一江一 天的那種催促進軍的鼓聲:『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怎麼?又進兵了?』黃宗羲這一次的驚異,比最初聽到的那一次更甚,隨即轉過身,尋找鼓聲傳出的處所。

    『怎麼了?怎麼了?為什麼擂鼓?』隨着船艙腳踏板一陣亂響,神色緊張的孫嘉績一邊登上甲板,一邊大聲詢問。

    『不知道。或許是總督行轅改了主意,還是進兵!』黃宗羲猜測着,眼睛沒有離開上游那邊的方向。

    『可是——』

    『嗯,聽說一江一 一陰一、無錫那邊鬧得正凶哩!八成是總督行轅又得了諜報,洪承疇到底還是給絆住了!所以就……』這麼繼續推測着,黃宗羲的思路開始變得活躍起來:的確,情勢的變化,很可能就是自己所期望的那樣,而且已經改變了高層的決策。這使他不由得精神大振:『哈哈,好哇,姓洪的來不了,可就該我們打過去了!』

    孫嘉績搖搖頭:『這也只是猜想而已,沒有見到將令,難以作準。』

    『那麼他們呢?』黃宗羲朝鼓聲震天的王之仁水寨一指,『又怎麼說?自然是離得近些,先接得軍令。馬上也要下到我們這兒了!』這麼說着,他就朝掌令官一揮手,大聲說:『傳令各船,擊鼓!』

    『慢着!』孫嘉績分明吃了一驚。

    『怎麼?』

    『別急,先等一等,待軍令到了再說!』

    『可是,王兵都開船了!還會有錯?』

    『嗯,等一等,等一等!』

    到了這一步,孫嘉績還在那裏拘執成規,這使黃宗羲十分不滿。他正想再度爭辯,忽然傳來掌令官急切的叫一聲:『二位大人,停了,鼓停了!』

    黃宗羲怔了一下,旋過臉去。果然,不知什麼時候,暮色籠罩的一江一 面上已經變得一片寂靜,王之仁水寨那邊像忽然受到禁制似的,不再擂鼓了。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黃宗羲疑惑地想,不由得回頭看看孫嘉績,卻發現後者一動不動地站着,依然望着王之仁水寨的方向。

    『都堂大人——』

    『嗯,等一等,等一等。』

    黃宗羲感到莫名其妙,但看見對方凝神專注的樣子,只好I臨時閉上嘴巴。

    這種情形一長久,連手下的將士們也注意到了,開始互相提示着,停止七嘴八舌的議論,向他們投來驚疑的目光。

    這樣又過了好大一會,忽然,孫嘉績動彈了一下一身一子,提醒注意似的豎一起一根指頭。黃宗羲眨眨眼睛,正想開口詢問,忽然又頓住了。因為他分明聽見,一陣低沉的隆隆聲正從遠處,從王之仁水寨那邊傳來,像是夜潮拍岸,又像是急雨打篷,但一下子就高一亢激越起來,依舊化作『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戰鼓聲。

    『怎麼,又擂起來了?』黃宗羲不禁愕然。然而,更使他驚愕的是,這一次孫嘉績竟然一改先前的遲疑態度,斷然朝掌令官一揮手,說:『傳令各船,給我擂鼓!』停了停,又補充說:『只是,不許進兵!』

    說完,轉過身來,大約發現黃宗羲一臉驚詫茫然的樣子,他這才微微一笑,說:『我兄看來還不知道那位武寧侯的脾氣!他是不甘心讓對岸的韃子安穩睡覺,想用這個法子嚇唬嚇唬他們哩!既然如此,我們又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哎,且進艙中去等着吧,沒準兒,他們一聽我們這邊給他助威,還會再玩出些新花樣來哩!』

    孫嘉績的估計果然不差。兩位同僚回到船艙中坐下不久,外間便報告武寧侯的使者求見。不過,來的並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王之仁的兒子王鳴謙。當王之仁還是寧紹總兵官的時候,王鳴謙就同賦閉在家的孫嘉績有來往,同黃宗羲也認識,因此倒不是生客。他命手下人把兩壇紹興好酒『女兒紅』、一頭剝洗乾淨的開膛肥豬抬到孫、黃二人面前,代表父親向餘姚義軍『桴鼓相應』表示謝意;同時,還轉達了一個信息,說是鑑於直到此刻,戰爭的勢態還是我強於敵,王之仁認為:與其坐等洪承疇的援軍壓境,不如瞅准他尚未趕到的空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過一江一 去,打敵人一個下馬威,從而收鼓舞士氣之效,以利於將來的大戰。這個建議,已經修成文書,連夜派人送往富一陽一,稟報總督行轅。如果被採納,就會重新進兵。為此,特地知會餘姚方面做好準備,以便到時連帆渡一江一 ,並肩破敵。

    『哎,依老兄之見,總督行轅會聽從他們的所請麼?』當送走了王嗚謙,重新回到艙中坐下之後,黃宗羲不無心動地問。

    孫嘉績搖搖頭:『要進攻,剛才就該攻過去了!既然退下來,又耽擱了這半日,誰知道洪亨九來了沒有?冒冒失失攻過去,鬧不好可是要吃大虧的,張閣老又豈肯孟一浪一!』

    『那麼,聞得一江一 一陰一一帶的士民反剃髮,眼下正同韃子大鬧特鬧,加上吳一江一 縉紳吳日生也已經在太湖起兵,我們何不報請監國派出使者,着令他們急攻南京,迫洪亨九回師自保,我師便可趁機渡一江一 !』由於想起顧杲的來信,黃宗羲忍不住把自己先前的設想提了出來。

    孫嘉績顯然沒有想到這一着。他拈着垂到胸前的一胡一 子,老半天瞅着黃宗羲:『「圍魏救趙」麼……晤,自然也是一策。只是,眼下恐怕來不及,下一步倒是可以計議。』

    『那麼——』

    『晤,光是學生一人力量還不夠。眼下時辰不早了,先着人到下游瞧瞧,看紹興、寧波、慈谿諸軍都到了不曾?若是到了時,明日就會齊章羽侯、錢虞孫、於穎幾位,再商議一下。如果他們都以為可,就來個聯銜上書,看張閣老如何定奪。』

    『哎,救兵如救火,又何必等到明朝?』看見自己的設想得到上司的贊同,黃宗羲頓時來了勁。

    孫嘉績莞爾一笑:『不是說下一步麼?哪裏就用得着急成這樣了?你我都勞累了一天,還是先歇息吧!只是——』他側着腦袋,聽了聽外間傳來的那一陣陣怒濤急雨般的擂鼓聲,『今夜想睡個安穩覺也難!』

    三

    關於洪承疇正在率兵南下,馳援杭州的傳言,使浙東的明軍大為緊張,以致臨時決定更改計劃,停止進兵。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洪承疇並沒有南下,他只是故意散佈了那樣一個謠言,目的正是為了阻嚇試圖渡一江一 西進的浙東明軍,以便爭得時間。實際上,在這期間,他自己卻輕裝簡從,悄悄趕往位於南京以東、戰況更加棘手的一江一 一陰一縣城。

    洪承疇是在六月中被正式任命為一江一 南總督的。在此之前,他其實已經知道消息。那一天陳名夏來訪,他因為不便明說,所以才顧左右而言他。不過,清廷最後也沒有把全部權力都一交一 給這位前明的降官,而是另外又委派了兩位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新近才被封為平南大將軍的多羅貝勒勒克德渾,另一位是戰功赫赫的鑲紅旗都統葉臣。據解釋:前者是王室成員,在滿人中地位頗高,足以為洪承疇壓住陣腳;後者老成持重,可以成為洪承疇的得力助手。當然,這只是一種表面說法,至於是否還有更深的考慮,卻只有攝政王多爾袞自己才知道。不過這麼一來,洪承疇無疑就感到多了一重壓力。因此,一行人自閏六月中從北京出發,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於八月初到達南京後,洪承疇就一面抓緊一交一 割公事,並舉行隆重的儀式,把回京復命的豫親王多鐸送走;一面則全力以赴地投入各種策劃和部署,以圖儘快撲滅正在遍地燃一燒的反清烈火。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且不說在浙東舉義的魯王政權和在福建舉義的唐王政權,經過近三個月的組建,已經初步穩定下來,並且憑藉迅速擴大的政治軍事影響,把勢力擴展到自太湖以南,包一皮括浙、閩、贛、湘、粵的廣大地區,正越來越成為清朝進軍的巨大障礙;即便是光就南京附近而言,東有一江一 一陰一、嘉定,南有徽州,都在起勁地同清朝作對,曾經把多鐸鬧得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特別像一江一 一陰一縣這麼一個彈丸之地,自從閏六月初殺官反叛以來,清軍方面已經先後投入了十多萬兵馬,全力圍攻了兩個多月,死傷了七八千將士,竟然至今未能攻陷。這種情形,可以說是清朝自人關以來,從沒有遇到過的。戰局的這種始料所不及的反覆,雖然不至於使洪承疇驚慌失措,但是卻令他感到頗為棘手。因為這一次清廷派他南來,本意是讓他憑藉既是漢官,又是南方人的身份,對一江一 南地區實行變『剿「」為』撫『的策略,以期達到儘可能不戰而定的目的。如果下車伊始就大開殺戒,不僅會嚴重損害自己所希望樹立的形象,而且也不利於今後招撫策略的推行。但是,發生在眼皮底下的這種無法無天的』叛亂『,又使他不能裝作視而不見,特別是一江一 一陰一的戰事,已經驚動北京朝廷,引起攝政王的關注。因此,別的地方洪承疇還可以暫時放一放,而令人頭痛的一江一 一陰一縣,就成了他必須全力解決的重點。

    現在,經過同勒克德渾、葉臣反覆商議,洪承疇終於制定出一個『以剿促撫,先易後難』的用兵方案,並且立即開始行動。首先,他照例向四方、特別是那些正在興兵作『亂』的地區發出招撫文告,大力宣揚『天命所歸』的不可抗拒和大清朝的浩蕩恩德;對於其中一些可以利用的舊關係,像在六安州商麻山一帶結寨自守的原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在崇明島擁兵觀望的明朝總兵高進忠等人,他還特地寫去了措辭懇切的親筆信,力勸對方放棄反抗,及早歸降,以便造福桑梓,永葆富貴;與此同時,又傳檄各地,命令清軍對反叛作亂者實行堅決無情的打擊。

    他權衡了一江一 一陰一與嘉定這兩處相持得最激烈的戰場,覺得相對來說,後者要比前者好解決一些,便請勒克德渾親自率領大軍,前往助戰,打算先拿下嘉定再說。擺一布完這兩件當務之急的大事,接下來,洪承疇才回過頭去,一邊着手整頓南京城中的秩序,使居民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一邊加緊對已經投名歸順的前明舊官,進行核實和甄別,準備上報朝廷,量才錄用。這樣過了半個月,六安州的那邊首先有了回音,張縉彥表示願意率領轄下的四十餘寨人馬,歸順清朝;接着,嘉定又傳來克敵破城的捷報。於是洪承疇就按照原定方案,請葉臣坐鎮南京,自己帶上一支親兵,乘坐戰船,沿着長一江一 順流而下,準備同已經回師北上的勒克德渾在一江一 一陰一縣會合,對仍舊在那裏負隅頑抗的明軍發動總攻擊。

    現在,經過一天一夜 的航行,洪承疇已經抵達一江一 一陰一城外的一江一 邊碼頭。據前來迎接的將官報告:勒克德渾及其所統率的兵馬,目前尚未趕到;今天,因為一江一 一陰一城的東門外正在擺道場,準備為前些日子在攻城作戰中陣亡的將士舉行招魂法事,清軍主將劉良佐一早就去了那裏主持,所以沒來得及通知他前來迎接。洪承疇聽了,便擺一擺手,吩咐不必驚動劉良佐;同時決定自己也不到中軍大帳去休息,而是在親兵們的護衛下,立即跨上戰馬,由那位將官帶路,穿過北門城郊,朝東門外的方向馳去。

    坐落在長一江一 邊上的一江一 一陰一縣城,以東、南、西三面的地勢最為開闊,但在剛才洪承疇登岸的地方,有一條連通無錫、太湖的河道,緊挨着西城牆的邊上流過。

    據隨行的將官介紹,主要的戰鬥都在東面和南面進行;至於這城北一面,由於離長一江一 邊近,地段比較狹窄,不利於兵馬的進退馳突,所以多數時候,清軍都不從這邊進攻。不過儘管如此,當洪承疇沿着一江一 岸策馬而行時,仍舊發現,所經之處除了清軍和他們的帳篷外,當地的居民幾乎已經逃跑一空。路旁的房舍不是被大火燒毀,就是遭到徹底破壞;斷壁頹垣之間,臨時支起了一個一個鍛制炮彈和兵器的爐灶,爐膛內火光熊熊,一些上身赤一裸一、滿面灰煙的漢子在那裏叮叮噹噹地忙碌着。遠處的開闊地那邊,不久前大抵還是長滿莊稼的農田,如今已經被軍靴和戰馬踩踏得面目全非。那些折斷的雲梯、炸開的木炮、碎裂的灰瓶,以及各種破爛的旗幟和朽折的刀槍,到處支楞着、拋散着,其中還間雜着好止匕人和牲口的白骨,於是又引來成群的烏鴉,在周圍盤旋起落,以它們刺耳的聒噪,打破着荒野的寂靜……不過,出於對未來決戰的關注,洪承疇卻更留意觀察那一道橫亙在晴空下的灰色城牆。他發現,城樓邊上隨風飄着一杆『明』字大旗的一江一 一陰一縣城牆,其實也算不上怎麼高峻。由於地處長一江一 出海口,為着防備出沒頻繁的海盜,它比起別的內地縣份無疑要堅牢一些,但是別說同南京,就是與高一級的州府,也無法相比。現在,城牆的表面佈滿了被炮彈砸出的坑坑窪窪,好些地方都殘留着發生過慘烈戰鬥的焦煳痕跡,有一兩處還程度不同地坍塌過,只是用土包一皮和磚木臨時填塞起來。至於城頭上,排列着女牆的地方,則靜悄悄、冷清清的,既沒有遭受圍困的城市所常見的那種緊張氣氛,也看不見搬運木石、發放武器之類的忙碌情景;直到他們一行兵馬從城下馳過,雉堞後面才有幾個人探出頭來,向這邊張望……洪承疇一邊策馬前行,一邊默默地察看着。雖然尚未開始新的一輪接戰,但是憑着多年馳騁沙場的經驗,他仍舊敏銳地覺察出:在清軍那種可以想像得到的猛烈進攻下,經過長達七八十天的苦苦支撐,看起來,這一江一 一陰一城依舊巍然不動,其實守城的軍民已經疲憊不堪;加上內藏耗盡,外無援兵,到如今,要攻陷它已經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這一發現,使洪承疇稍感寬心,同時又不禁暗暗搖頭。

    因為眼前的情景使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在山海關外的松山城,被清朝大軍重重圍困的往事。當時,他也如同城上這些人一樣,抱着寧死不屈的決心,督率軍民拼命堅守,吃盡了多少難以忍受的苦頭,付出了多麼慘酷的巨大犧牲,結果仍舊免不了城破被俘。如果不是大清朝的太宗皇帝胸襟博大,求賢若渴,自己只怕早就因一時的迷誤,而毫無意義地命喪九泉了。『是的,前明的氣數已盡,如今天命在清。一切抗拒都是愚蠢和徒勞的,只會白白傷殘更多百姓的一性一命!為了使天下早日復歸太平,蒼生得脫苦海,惟一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束這種無謂的頑抗!』

    這麼想着,洪承疇心中的信念愈加變得堅定起來。雖然與此同時,他隱約聽見城東的方向傳來幾聲爆炸般的悶響,但仍舊兩一腿一夾,催動戰馬,更快地向前方馳去。

    有着一片廣闊郊野的東城,軍事對峙氣氛果然要嚴峻得多。雖然距離比較遠,城頭那邊的情形還瞧不大清楚,但是光只城下的清軍陣地,那聲勢就非同一般。

    只見黑壓壓的營帳,有似雲屯一浪一疊,繞着城池一直伸展開去。營帳之上,迎着秋風,獵獵地飄揚着無數旌旗。一架一架攻城用的雲梯、天梯、對樓、望車,像作勢欲撲的怪獸,在如血的夕一陽一映照下,散發出森然殺氣。不過,當洪承疇在隨行將校的簇擁下,從西北角進入清軍陣地時,卻發現:不知什麼緣故,陣地上顯得有點亂鬨鬨的,馬在嘶,人在喊,身穿號衣、手持刀槍的士兵們紛紛從各處營帳中奔出來,由軍官們指揮着,正按各自的編隊集結;整個營地上塵土飛揚,一門一門撤去炮衣的巨型鐵炮,在手持弓箭和盾牌的士兵掩護下,正從各個隱蔽點推向陣地的前沿。而在當中的主馳道這邊,則神色慌張地往回走着一群頭纏白布的士兵。後面緊緊跟着七八個道士打扮的人,其中一個還顯眼地披散着頭髮,手中倒提着一一柄一用來燒符施法的寶劍。『嗯,今天不是說設壇招魂麼?怎麼又準備攻城了?』洪承疇一邊注視着周圍的情形,一邊納悶地想;與此同時,聽見前方傳來了急驟的馬蹄聲。他抬頭一看,發現一位戎裝打扮的將軍,正領着幾個軍官飛奔過來。他估計那是為迎接自己而來的,便控住韁繩,擺出等候的姿勢。

    『不知中堂大人駕到,職等有失遠迎,不勝惶恐!因甲冑在身,不能為禮,萬祈恕罪!』那幾個人果然老遠就滾鞍下馬,急急地迎上前來,躬着身一子大聲說。

    『嗯,你是——』

    『末將總兵官劉良佐,參見中堂大人!』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